吴书瑞 做文物“医生”绘百年古建
吴书瑞(右)正在和另一位彩画专家王菊花探讨工程施工情况。
古建重焕生机离不开彩画修复编辑本段
他十年磨一剑坚守了整整40年 吴书瑞编辑本段
做文物“医生”编辑本段
绘百年古建编辑本段
出生在工匠世家的吴书瑞,中学毕业后就跟着老师傅学习古建彩画,但真正上手画画儿,却是十年以后的事了。头三年,他干的是最苦最累的基础活儿;出徒后,学了三年“规矩活”;最后三年,才真正学习绘画技巧。回想起自己的学艺生涯,吴书瑞自己也不禁感叹:“真是十年磨一剑。”如今的吴书瑞,已经是著名的古建彩画修复专家。从事古建彩画的四十年间,他接手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工程。天安门城楼、中南海瀛台、故宫的乾隆花园这些古建筑上的珍贵彩画,都是在他的一双巧手下重新焕发出异彩。
古建彩画光彩夺目,但彩画修复这个行当却充满了艰辛。“这是一个学起来难、干起来苦的行当,很多同事学着学着就改行了。”吴书瑞感慨道。吴书瑞的祖父专事象牙雕刻,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他对美术十分痴迷。中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古建公司,和老师傅学习古建彩画,连他自己都觉得幸运。不过,等到他真正上手之前,却坐了十年的“冷板凳”。从最苦最累最单调的基础活儿,到“规矩活”,再到真正学习古建彩画技巧,这本身就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不能坚守就学不到真经。”吴书瑞对古建彩画充满了敬畏之心。他说,中国的历史有多长,彩画的历史就有多长,每一个朝代都有用彩画记录的历史。“上得了脚手架,坐得了冷板凳”,正是做古建彩画的基本功。“规制”,是吴书瑞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专业词汇。“文物修复就得按照原来的规制走。”吴书瑞说,宋代有宋代的,清代有清代的,不同等级的建筑用什么样的比例、图案,都规定好了。既然是修复,规制不能乱。
在吴书瑞的技术要求中,修复工作必须按照传统规制、传统工序进行,不能有半点偷工减料。故宫里大量运用的和玺彩画,单单一个小样制作就需要一个月。就拿“沥粉贴金”来说吧,要把胶和一些辅料调成糊状,然后再“拍谱子”,在“谱子”上面把龙凤纹饰都要“沥出来”。“沥粉”之后刷色,最后再贴上金箔,龙凤的图案才能显现出来。
从现场勘查、揣摩图样,到制作图谱、沥粉贴金,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非凡的手工技艺以及超出常人的体力和毅力,很难胜任。吴书瑞说,修复工作不能破坏文物的历史信息,要把人为干扰降到最低,这是古建修复必须要遵从的原则。
吴书瑞至今仍记得三十多年前他在第一个工地上工作的情景。当时他还是学徒,一心想着早日出徒作画。老师傅让他试了试,结果水量没有把握好,做到一半的活儿只好铲了重做。如今,吴书瑞已是古建彩画修复领域的专家,在带徒弟时,他经常用这个例子教育他们坚守传统。他常说,过去所说的“规制”,其实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持之以恒,这点是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