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既要守护患者,也要保护战友

“设置隔离病区,主要是分流。他是鲁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一批进驻隔离病区的医护工作者之一。确诊的病人送往定点救治病区;如果是“双阴(即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患者,不严重的可以在家休养,严重的就转到其他定点救治病区。 

大年三十,万家团聚之时,他告别家人走进隔离病区,既当指挥长,也当战斗员。

正月十二,他初下“火线”,和“战友”一起接受医学隔离观察。奋战在一线的13天,他累计治疗200余名患者。截至2月13日,24名“战友”无一例感染。

4天后,他再次请战——隔离观察期满,申请再次进驻隔离病区,望批准!

负重前行,只为岁月静好。他是鲁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一批进驻隔离病区的医护工作者之一。

目录

人流量大、患者集中,要尽早确诊、尽早分流编辑本段

“我是ICU主任,如果需要人手,我愿意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早在年前,鲁浩就向院里递交了请战书。年三十晚8时,他接到通知时,其实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4岁的鲁浩,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和家人告别,他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就往医院赶去。

隔离病区设在市一医院东城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除了这里的原班人马,医院还从其他科室抽调了一批骨干。加起来,共有8名医生、17名护士,由鲁浩牵头负责隔离病区的所有事务。

“设置隔离病区,主要是分流。”鲁浩说,不管是发热病人,还是其他有疑似症状的病人,都先来这过一遍“筛”。其中,轻症患者一个区域,与重症、危重症患者不在同一层楼。确诊的病人送往定点救治病区;如果是“双阴(即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患者,不

严重的可以在家休养,严重的就转到其他定点救治病区。编辑本段

“晚上10点加入战斗,当晚就源源不断有病人送来。”鲁浩说。隔离病区共有76张床位,几乎没有空过。一批患者刚分流出去,另一批马上进驻。最多的一天,他们接收了30多名患者,从早8点到次日凌晨,忙得脚不沾地。

人流量大、患者集中,如何尽最大可能避免交叉感染,除了做好院感,时间也是关键,要尽早确诊、尽早分流。

“初期核酸检测试剂不多,仪器和人手都不够,我们从收治一个病人到完全确诊,需要2至3天时间。”鲁浩说,所以从收治到转治,他和同事摸索出了一套高效的流程,尽量压缩检测以外的时间。

“病人一住进来,马上问诊和查体,登记各种信息,包括病例、家庭情况、接触史之类的。然后抽血,看看有没有其他基础疾病,再约CT、进行咽拭子取样。”鲁浩介绍,一旦确诊,立刻转治。

采集咽拭子要跟患者近距离接触,最易被感染。尤其是重症患者,病毒传播力更强。有些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戴着呼吸机面罩,不能取下,采集咽拭子更要快、准。为确保一次成功,鲁浩往往都自己上。

“有时凌晨收到结果,我们就凌晨转院。”鲁浩说。

一起上战场,一起回家,一个人都不能少编辑本段

得知鲁浩进了医院的隔离病区,他的同事、市一医院城中病区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潘杏桂并不意外。“业务过硬是一方面,ICU作为医院的院感重点检查科室,鲁主任对院感管控也很敏锐。”

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指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鲁浩在隔离病区给大家上的第一课,就是如何正确脱防护服。“每一个步骤都得小心谨慎,动作放慢,不能有一丝疏漏,不然就有感染风险。”鲁浩介绍,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护目镜、头套、靴子、手套等十多件物品,脱防护服整个流程要10多个步骤,每做完一步都要消毒洗手。同时,防护服要内面向外反卷着脱下,将污染面向里包裹好,再用两层医疗废物专用袋扎紧装好。

“除了脱防护服,哪个没好好洗手,哪个人帽子没戴好,护目镜歪了或者是领口松了,他都会指出来,并且毫不留情地批评。”隔离病区的石羿辉护士长说,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还关乎你所有战友的安危。

工作时唠叨,回到休息区,鲁浩还要唠叨,“戴好口罩,每个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不要有松懈!”

鲁浩告诉记者,他知道自己很啰嗦,但是没办法,他们是“战友”,一起上战场,就要一起回家,一个人都不能少。

为了让院感管控意识深深扎进每一个人心里,鲁浩鼓励大家互相监督,一旦发现有人疏忽,可以批评,包括他自己。

“有次我看到一位医生在污染区脱防护服,马上冲上去‘嚼’了一顿,话还说的有点重。”石羿辉说,大家都蛮累,在精疲力尽的时候难免有些疏漏,但现在是战时状态,每个人都必须绷紧那根弦。

再难也要坚持,因为我们是他们唯一的依靠编辑本段

穿4个小时防护服是种什么感觉?

鲁浩告诉记者,一层又一层的防护用品下,人就像钻进了蒸笼里,喘不过气,稍一活动,衣服就湿透了。

“呼吸的水气糊住了护目镜,加上戴上2层防护手套,就连写字、打字都困难,更别谈护士们还要给病人打针。”鲁浩说,这种感觉,对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有的甚至要忍受6到8个小时。

“初期的隔离服比较紧张,大家都想着多穿会。我们早上进污染区前,是不会喝水的,怕要上厕所。”一位护士告诉记者,长时间憋尿,有些同事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

这些都能克服,最难的,还是做病人的思想工作。编辑本段

“有些患者喜欢到处乱跑,一会跑医生办公室,一会跑护士站,一会跑别的病房,就是不肯在自己病床上待着。”隔离病区另一位护士长汤静“吐槽”,“他们不听护士的,但听医生的,尤其是鲁主任劝,效果都很好。”

还有个年轻小伙子,CT结果不太好,整天躺病床上唉声叹气,东西也不怎么吃。护士们一劝他,他就说“网上说了,这病没有特效药,治不好的”。

这话被鲁浩听见了,他跑过去跟小伙子说:“没有特效药不代表治不好。1月15日,就有个年轻人在金银潭医院治好出院,还是位重症患者。你是轻症,要对自己和医生有信心!”小伙子听完,一改之前垂头丧气的模样。

还有些患者,第一次检测呈阴性,听说还要接受第二次检测才能解除隔离,立马就不乐意了。

“哪个不希望早点离开这儿,有些脾气暴的,说话难免比较难听。”鲁浩说,医护人员受了委屈也不作声,有的在跟家人视频的时候忍不住哭了出来。但是第二天面对患者时,还是像没事人一个。

“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些待在隔离病区的患者,无论是否感染,都背负着巨大的思想压力,还要忍受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孤独。在这里,我们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鲁浩说。

好消息是,鲁浩这一批进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截至2月13日,无一例感染。他们都希望能重返战场,早日打败病毒,迎来与家人的团聚。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谢寿虎:“蜂”回路转巧脱贫    下一篇 曾旭铭的涂鸦人生:曾因涂鸦被关进派出所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