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这支“圣坝利剑”,16年谱写出一曲名为“奉献”的三峡之歌

“我是一名忠诚卫士,守卫三峡是我的神圣职责……”每次上哨前,中队官兵都要面对营门一块刻有“圣坝利剑”的巨石庄严宣誓。

3

洪峰期间,武警湖北总队宜昌支队执勤十一中队官兵加强巡逻。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5月的三峡景区风光如画、景色宜人。在“185”观景平台,大坝全貌尽收眼底,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色,让人为之惊叹。人们在欣赏江上美景的同时,时常会被一抹橄榄绿所吸引。

被誉为“圣坝利剑”的武警湖北总队宜昌支队执勤十一中队,自2003年以来驻守在三峡大坝,十六年如一日,默默守卫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为我中华,志守三峡。”十一中队的官兵,忠诚报国,以身许坝。他们16年间栉风沐雨,发扬蹈厉,以平凡的执着坚守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谱写了一首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壮丽凯歌。

目录

“三峡标准”,保卫大国重器编辑本段

大国重器,必然要求一流的安全保卫工作。

记者来到三峡坝区,放眼望去,大坝巍然挺立,数十台发电机组轰鸣,负重万吨的升船机缓缓起降,五级船闸仿佛被劈开的“长江第四峡”伫立在坛子岭西侧……

而在大坝几个核心地带,十一中队的战士挺立在哨位上。观景平台上,游人熙熙攘攘,战士们平视前方,纹丝不动;在核心控制区,一有车辆驶来,他们高度警觉、行动迅捷,对车辆的证件、货物都查得仔仔细细。

中队长宋向华向大家介绍坝区执勤的“三峡标准”:“‘一口清,一眼明,一看准’,站在哨位上,神情必须专注,目光必须锐利,远看形、近看证、不远不近看特征,决不能让不明身份的人靠近目标,混入目标。”

随着近年坝区推行“公路扩大开放,景区门票免费”的“一开一免”政策,景区游客大量涌入,坝区安全面临的压力陡增。中队根据关口哨车流量大、进出人员复杂、查验证件难度大的特点,严格组织执勤检查,确保执勤无事故。

2018年6月的一天,哨兵鲍伟正在执勤。一辆大货车缓缓驶来。鲍伟照例先对核心区域通行证进行了检查,而后对着物资外运单一一与车上物资对照。在这过程中,鲍伟发觉大货车里的物资比外运单上写的多出了几大捆电缆。鲍伟表面不动声色,先稳住了货车司机,暗中立刻向中队报告。中队马上打电话给三峡枢纽保卫部核对情况,查明这几捆电缆是司机违规运出。哨兵的细心检查,避免了国家资产的损失。

“圣坝利剑”,名不虚传。16年来,中队官兵处置危害执勤目标事件50余起,抓获不法分子百余人;圆满完成秭归县千将坪特大山体滑坡抢险、“三峡平湖”反恐演练、北京奥运会火炬三峡坝区传递等任务。

庄严宣誓,赓续忠诚之魂编辑本段

钢铁一般的队伍,必然有钢铁般的意志。十一中队16年来一直坚持培养战士的荣誉感、责任感和爱国心。

“我是一名忠诚卫士,守卫三峡是我的神圣职责……”

每次上哨前,中队官兵都要面对营门一块刻有“圣坝利剑”的巨石庄严宣誓。这个传统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铸魂需要仪式感,我们就是要以这种方式时刻提醒官兵牢记职责,忠诚护坝。”中队指导员郑修军介绍。

迈入干净整洁的营院,有点出人意料的是,中队官兵住的不是楼房,而是活动板房。郑修军介绍,这是当年三峡工程建设者留下来的。

“住在建设者们住过的板房,有利于官兵零距离感悟热情似火的‘三峡精神’,从而自觉传承这种精神,丰富了铸魂育人的素材。”因为板房屋顶清一色的红色,官兵形象地描绘“红色屋顶,红色的心”。

在中队营区橱窗栏里,“守天下第一坝,尽卫士第一责”“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我就是主角”等特色教育活动的宣传照片十分丰富。同时,橱窗还展出新兵向大坝宣誓、老兵向哨位告别等活动的照片。

长期的教育、熏陶就像涓涓细流,渐渐地汇成了官兵对岗位的无限忠诚、对大坝的无比深爱。而这份忠诚、热爱,实实在在地化为了克服困难、练好本领、守好大坝的进取心和动力。

2018年9月,来三峡访问的一位外国领导人对纹丝不动的哨兵大为赞赏,伸出大拇指,称他们为“大坝雕塑”。

矢志坚守,谱写奉献之歌编辑本段

奉献,是贯穿整个中队官兵工作生活的主题。

夏日里,坝顶灼热的阳光能让人感受到坚守哨位的辛苦。在坝顶入口处的大坝“第一哨”,守卫大坝12年的丘文斌笔挺地站在哨位上。在中外游客面前,他任由汗水滑落脸颊却岿然不动,似乎同这雄伟的钢筋水泥大坝融为了一体。

入伍时执勤的兴奋,接踵而至的枯燥,老班长开导后的心态调整……在驻守三峡的12年里,每一个细节丘文斌似乎都记得特别深刻。

在这12年里,他也从那个怕黑不敢上夜哨的小伙子,到如今抢着上夜哨的骨干。每一次执勤前的誓词宣誓,以及那誓词中的每一个字,都印在他的脑海之中。

“夏天的时候,坝上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的坝面温度更是到了50多摄氏度,哨楼上的防滑垫和防暑降温药箱都被烫得变形。”丘文斌说。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战斗力,哨位的岗亭里安装了空调。可战士们如果站在亭子里,执勤时就会出现视线盲区。于是,他们依然站在亭子外,面朝烈日,背靠岗亭,前胸忍受骄阳的暴晒,后背感受着微微冷气。这前胸后背冰火两重天的滋味儿,比起单纯的炎热酷暑,有时更让人难受。每一次执勤归来,浸满汗水的衣服脱下来轻轻一拧,汗水直流。

恶劣的天气与环境并没有让战士们退缩,他们仍旧在哨位上纹丝不动,甘做守卫大坝的“雕塑”。

长期上坝执勤,不少官兵都患了脚气病、关节炎、腰肌劳损等职业病,战士们的衣柜里,几乎每个人都放着“三件宝”——红花油、护膝、护腰带。

艰苦的环境,塑造了刚强的士兵。“三峡工程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官兵们时刻准备着用青春和热血来捍卫它,吃点苦又算什么?”教导员望涛自豪地说。

凭着这份奉献,十一中队在10余年间,真正成为三峡大坝的守护神。他们连续10年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三等功11次。

“我们挺立在长江侧畔,用坚守谱写壮美的华章……”尽管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熟悉、不变的《三峡卫士之歌》始终在三峡大坝的上空飘荡……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7岁女孩踩凳子炒菜: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有奶奶才有家    下一篇 老老少少 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