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乡村教师马东花:跟学生一起成长 是件幸福的事

这些问题常常让马东花头疼,有时她会陷入沉思:“十年过去了,怎么还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不过马东花是雷厉风行的人,“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

1

2019年7月,正在讲课的马东花收到短信:“恭喜您入选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9月份,她又接到教育部邀请乡村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到北京参加表彰大会的通知。当了近10年乡村教师,马东花得过很多奖,但比奖项更让她兴奋的,是这十年她身边的变化。

马东花的家乡甘肃,自古被描述为“春风不度”的“百丈伟雄关”。粗犷的边塞水土,赋予这个身材纤细的姑娘一股柔韧而倔强的气质。马东花任教的学校在甘肃东乡自治县,作为东乡族发祥地和丝绸古道南路上的重要通道而闻名;她所在的考勒乡,则以老师们回一次家要跨乡镇乘车3小时而闻名东乡教师界。

做老师,是马东花从小的愿望。“我读书的时候遇到太多优秀教师,所以觉得老师是个崇高又神圣的职业。”读大学、考教师资质,一切按部就班,顺顺当当。直到2011年来到东乡县三塬学校,马东花才真正遇到困难,感觉无从下手。

1

“除了上课以外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了,真的要疯。宿舍不够、老师也缺,甚至没有好好上学的学生。”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东乡族“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女童入学率一度很低。马东花回忆,由于教育公平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女童得以入学,但仍有一些后续问题。比如虽然上学不花钱了,家长愿意报名了,但是回家带弟弟比上学重要,可以请假;干农活比上学重要,可以请假;学习不好也可以请假,“既然读不了大学,不如小学就别读了”。

这些问题常常让马东花头疼,有时她会陷入沉思:“十年过去了,怎么还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不过马东花是雷厉风行的人,“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

“改变家长的思想不是国家政策补贴多少钱能达到的,那只有我们老师一点点去说服、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真的是这样。”她开始频繁地家访,把行程安排得相当紧凑。“学生都喜欢我,即使我上课有时候挺严厉的。”这让马东花觉得干劲儿十足。在学生眼里,马老师是一个具有“反差萌”人格魅力的人:负责、刻苦、威风凛凛,同时又乐观、热情、够有意思。

她常常拿自己做例子,鼓励学生:“我也是东乡族的小孩,现在我不是在当老师吗?女老师和男老师哪里不一样?只要能读书,走出去,那就都是一样的孩子,你看学生们喜欢谁?”

在讲台上的马东花,“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她了解学生中谁需要鼓励、谁需要“瞪眼”,谁跟不上进度要单独留点作业,尽量对学生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农村家长不懂,又很难像城市的家长那么重视教育,老师只能多负责一点。”马东花说,“在农村工作,你真的在改变孩子的命运,你是希望的核心,真的有无可替代的成就感”。

1

下了课,马东花也喜欢跟学生天南地北地聊,讲大学里看过的那些书、讲大学同学的人生故事、当然也讲“你课文背好了没?要检查了”。这样的技能不是一天练就的,马东花形容自己“好在一直在成长”。

一个又一个去向乡村的教师都同马老师一样,不断地给小城带来新奇的故事。把一批批孩子“养”大,送一批批孩子去更好的地方读初中、高中。“教他们去看外面的世界,给他们树立父母不能给的世界观,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

在同事和老乡眼里,马东花是什么都懂的“临夏州马代表”:针对教育提建议能娓娓道来,关于哪里路还没通、农村面对哪些困难也能说上几句,因为“学生来上学太麻烦,我怎么能不知道呢”。不过,这些困难都在一项一项解决。学生入学率一直在提高,家长越来越配合重视教育,老师教学终于有了电子黑板可以使用,新校舍也即将动工建设,“最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

这几年,马东花得的荣誉奖项可以摆满一排书架了,却拒绝了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当老师是有情感反馈的,跟这里的孩子在一起挺幸福的,没必要走。况且学校越来越好了,挺骄傲的。”

学校之外,马东花的身份还是一个新手妈妈,每周能回家一次陪伴孩子。但无论是谈起在学校还是家里的孩子们,马东花的眼睛里都带着一样兴奋的神采。回顾从教十年的经历,这个神经大条而又像向日葵一样充满阳光的姑娘笑了起来:“好像没什么职业倦怠期,挺奇怪的,是我反应慢还是太忙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小区“小保安”成了国庆阅兵方队“大教官”    下一篇 拍全家福 过年最有仪式感的事儿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