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中国首位村委会主任韦焕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者

韦焕能,一位身形瘦削、打扮普通的老农民,不熟悉的人很难将他与各种“第一”联系在一起——他住了大半辈子的合寨村被誉为“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他正是“第一个村委会主任”。

记“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韦焕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者

韦焕能佩戴奖章在人民大会堂外留影。廖健 摄

韦焕能,一位身形瘦削、打扮普通的老农民,不熟悉的人很难将他与各种“第一”联系在一起——他住了大半辈子的合寨村被誉为“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他正是“第一个村委会主任”。在刚刚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许多历史性创造往往产生于不经意中,就像38年前的韦焕能也没有想到,自己和几名村干部组成的“村民委员会”,竟然开创了中国村民自治的先河。这个事件,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家庭承包合同上按下红手印,闯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一并被称为“中国农村两次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变革”

大樟树下的选举

合寨村位于河池市宜州区、柳州市柳江区和忻城县交界处,全村有12个自然屯。1978年前后,韦焕能所在的果作屯有6个生产队,他担任第一生产队长。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合寨村,实行分田到户后,村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但同时,原有的生产队管理体制也成了“空架子”,管理一涣散,村里村外的问题和矛盾也多了。村民们概括为“六多一少”——赌博闹事多、偷牛盗马多、乱砍滥伐林木多、唱流氓山歌多、放浪荡牛马多、搞封建迷信活动多、管事的人少,甚至形象地说,生活是“吃得饱,睡不安”。

队干部们坐不住了,韦焕能主动召集其他 5个生产队的干部到家里商量,提出“建立新的管理组织和产生新的领导班子,把村里的事倩管理好”。大家一致同意,可新的领导谁来当?

这令人犯难:过去的生产队长由上级任命,新的组织领导谁来任命?几次开会讨论后,大家决定由群众进行不记名投票选举。

1980年2月5日,在一棵几人合抱的大樟树下,果作屯村民们召开了全村大会,选举村领导班子。全村125户,一家派一个代表,共有85户参加。

韦焕能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我们采用差额选举,6个生产队有6个候选人。选举时,每个代表发了一张纸片,再用一个竹子做的米筒当投票箱。”

合寨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韦增光当年还是个孩子,家中长辈均亲眼见证了选举经过,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韦焕能全票当选为果作屯第一届村委会主任,“5个人组成领导班子,主任一正两副,一个会计,一个出纳”。 

“村民委员会”的诞生

新的干部选举出来,村民们又提出了新问题:“队长啊,选出来的机构叫什么名称?”韦焕能与干部们合计:城市里有居委会,我们是农村,应该叫村民委员会,寓意由村民投票选出,为村民服务。

这一建议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赞成。当年7月14日,果作村村委会再次在大樟树下召开群众大会,表决通过《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有9条,护林公约有6条,一共15条”,韦焕能说,村干部逐条逐条地念给村民代表听,村民同意,便按下鲜红拇指印或盖上印章,表示通过。

会后,细心的韦焕能将盖有村民印章和红手印的《村规民约》保存了下来。不曾想,这几页信笺成为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诞生的历史印记。如今在合寨村村民自治展示馆中,这几页手写的《村规民约》清晰记载着当年的民主决议成果——“不准在私宅、村里开设赌场,违者罚款10元”“严禁毁林开荒,违者每平方尺罚款5角”“不准在育林区放牛羊群,每头罚款1元”……

建立村委会和制定村规民约很快见到实效,赌博、偷盗、乱伐林木等歪风很快刹住了。1981年1月,一名惯偷来到合寨村偷走一头黄牛,村委会组织300多人追捕,罪犯被罚款150元。1987年,一名村民偷砍大队林场的树木,被其他村民发现后及时报案,盗伐者被罚30元,报案的村民得到了15元奖励。

这几件事情对其他自然村震动颇大,“建村委会、制定《村规民约》”的理念也迅速传开。当年,合寨村12个屯都先后建立了村委会,制定了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走向全国

合寨村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注。据史料记载,1982年,宜山县全县2288个自然村中,有598个建立了村委会。1981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调研通讯》刊登了一则调查报告,引起当时正在主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彭真的高度重视。1981年底和1982年春,彭真指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民政部先后到宜山县,就村民委员会问题进行调研。

198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公布,明确地把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确定为村民委员会。1983年起,建立村民委员会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

从全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产生,到1985年2月全国普遍建立村民委员会,合寨村的星星之火,在5年内形成燎原之势。这一件涉及全国农村、涉及8亿农民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改革,顺利开展,一气呵成。

合寨村出了名,韦焕能也出了名。但村里始终坚持“四条制度”:“小票箱”保障群众的选举权,“小人大”(村民议事会)保障群众的决策权,“小宪法”(村民自治章程)保障群众的参与权,“小纪委”(村级事务监督会)保障群众的监督权。韦焕能先后当选六届合寨村村委会主任或副主任,选举、审账、公示等民主管理制度一直坚持,合寨村的财务票据也保存得相当完整。 

“接力棒”一直传下去

2019年11月初,合寨村艳阳高照。村里的1000多亩水稻再迎丰收,村民养殖的蚕茧也销路不错。望着晒坪上金灿灿的稻谷,70多岁的韦焕能一脸欣慰:“看到村民一天天变富,村容村貌一天天变漂亮,当然高兴!”

如今,这名“退而不休”的老村主任,仍然带领村民发展桑蚕产业,走上致富之路。记者问他,当年带头搞起村民自治,就不怕做不好,就没想过失败?

韦焕能沉吟片刻:“也怕,但作为共产党员,要带头解决问题。”

38年来,合寨村通过实行村民自治,多渠道筹集资金,陆续解决了用电、自来水、修建校舍、道路硬化、修葺水渠、安装闭路电视等民生问题。村委会先后经历9次换届,始终保持着高透明度及公正性,没有出现过村干部贿选、决策专断、贪污挪用等问题。

“‘村民自治’的接力棒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合寨村村委会主任兰锋告诉记者,38年前的那场变革,使开拓精神影响着一代代合寨村的年轻人。合寨村先后荣获自治区、河池市“文明村”和“村民自治模范村”等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全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2015年,合寨村获“广西特色文化名村”称号,旅游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合寨村村口的牌坊上,“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题字苍劲有力,韦焕能与它合了影。在这位中国村民自治的开拓者代表看来,村民自治与改革开放40年一直同步——它们扎根于厚土,蓬勃成长,且始终创新。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