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抗疫创收两不误,手工挂面“宅家”产

村里一边抓疫情防控工作,一边安排复工复产,目前,全镇有166户挂面户陆续开始生产。针对当前疫情,镇上还专门联系了邮政公司分批次、分时段去农户家中取货,保障手工空心挂面销路畅通。

image.png

早春时节,黄土高原上枯黄的野草迎着凛冽的寒风摇曳,阳光下背阴处还留有些许未曾消融的残雪。走进陕西省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远远望去,只见坐落在山峁之间的一排排窑洞前,半坡斜阳下,手工空心挂面从窑顶垂直而下,如线如丝,散发着阵阵清香。

“所有村民不要聚众、聚餐,不要互相串门……”伴随着村委会的大喇叭声,村子里的妇女们在自家庭院里忙得不亦乐乎。吴堡县妇联主席薛柏林介绍,张家山镇的妇女几乎人人都掌握了空心挂面制作绝活。凭此手艺,许多人实现了居家创业致富。

59岁的刘艳清和老伴早早就起来加工挂面,到上午10时许,他们已经挂完了院子里的两个面架。仔细数了数,每个面架上有50挂,轻轻触摸,面条上有着不同于机器加工的细微毛刺,稍微用力扯一下,竟弹性十足。

“每挂正好1斤面,超出1斤,面条就粗了。”刘艳清说,两年多来,除了阴雨天,她和老伴每天都是三四点钟起床把面和好,再经过搓条、盘面、醒面、上杆等一系列工序,将挂面上架后拉直,进行晾晒,“现在串不成门了,不如在家多做点挂面。”

村妇联主席桑翠介绍,刘艳清的老伴天生聋哑,以前四处揽工也赚不几个钱。2015年,村干部特意邀请村里手工空心挂面传承人手把手教他们做挂面。

当年,夫妇两人就生产挂面3000多斤,净收入1万多元,第二年产量翻了三倍,净收入达到4万元。刘艳清文化程度低,但人很勤快,做手工空心挂面是一把好手,搓面、加盐等关键步骤,都由她一人把关。

“在村里住着,能顾孙子,还能挣钱,这事啊,偷着乐吧!”刘艳清高兴地说。

大伙忙着做挂面,桑翠也不得闲。她在村里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和村干部一起为村民发放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每天巡查全村挂面户的安全生产情况,要求农户劳作时全程戴口罩、戴手套,并对家中进行消毒……

“姐妹们,非常时期,咱们待在家里、少出去。这是苹果和胡萝卜味手工空心挂面的做法,大家试着做做看。”最近一段时间,村妇联建立的“高家塄村妇女说唱开心群”每天都会出现干货满满的自制视频和新闻链接。

在桑翠的组织下,群里的158名妇女宅在家里学技能,做挂面,既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又增加了家庭收入。

“从大年初二开始,我们一边抓疫情防控工作,一边安排复工复产,目前,全镇有166户挂面户陆续开始生产。”张家山镇镇长王娜说,全镇手工空心挂面年产量3900多吨,产值5000多万元。针对当前疫情,镇上专门联系了邮政公司分批次、分时段去农户家中取货,保障手工空心挂面销路畅通。

“我们将借助网络新媒体,开设创业微课堂,将线下课程搬到线上,让妇女姐妹们在创业就业、春耕生产等方面交流学习,同时,积极发挥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和家庭工厂中妇联的作用,引领全县妇女助力巾帼脱贫。”薛柏林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钳工张学海:从0.05毫米的合格走向0.01毫米的卓越    下一篇 病毒“痴迷者”朱华晨:使命感让我战胜恐惧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