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期盼是我前行的动力”
路美与战友们分享“红区”护理工作体会。
路美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护理六组组长,娇小的身躯里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她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
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救援现场,如今,又出现在抗疫最前沿的医疗队伍中。
用心值守“红区”编辑本段
路美的父亲是一名老兵。支援武汉出发前,老爷子撂给她一句话:“啥也不要怕,那是爸爸战斗过的地方,等你凯旋。”
进驻泰康同济医院当晚,医疗队接到命令:第二天一早接收病人。这意味着,要在不到12个小时内改造出可容纳50人的感染病区。
路美二话不说,主动协助护士长隔离通道、整理病床、摆放仪器、归置药品,忙活了一个通宵。
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状态,路美并不陌生。两次刻骨铭心的救援经历,让路美更加敬畏生命。
“很多患者刚进来时都惊慌无助,但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对生命的渴望。”路美说,医护人员的使命就是守护这份希望,哪怕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深夜的“红区”,不少患者已进入梦乡,空荡的走廊里不时有鼾声传来。
此时,路美和同组护士还在忙碌着:治疗室药品分类、病房门把手消毒、地面卫生清洁。
作为护理组组长,路美需要配合科室护士长完成护理流程的制定与实施,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分级护理,还要和组员一起承担繁重的“红区”护理工作。
“红区”护理不同于平时,护士、家属、保洁的活样样都得干。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护理难度更大、要求也更高。量体温、做穿刺、收垃圾、协助患者大小便,每天走出缓冲区时,路美和队友已经累得说不出话。
走进患者内心编辑本段
由于大多数患者对疾病本身不了解,思想包袱重,加之语言沟通不顺畅,他们本能地将自己封闭起来。
“刚开始那段时间彼此比较陌生,话题很难打开,更别说走进病人的内心了。”路美说,她相信用真心能够打破隔阂。
32床的老大爷患有肺心病,一躺下就憋气,整宿睡不着觉。也许是压力大,他起初对医嘱不是很配合,不吸氧气、不让按摩,就连心电监护也不愿上。
路美每次当班都会多跑几趟,陪老人说说话。老大爷手脚肿得厉害,血管不好找,穿刺难度大,她总是尽最大努力做到一针出血。最终,老人的情绪渐渐稳定,病情也一天天好转。
有的患者咳痰很费劲,她就主动上前,一手拿痰盂,一手帮着拍背;有的老人下不了床,她就像子女一样伺候大小便;有的患者想家想孩子,她就把自己1岁4个月双胞胎女儿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慢慢地,路美和患者成了朋友、亲人。
30床的奶奶担心长时间接触会增加医护人员感染风险,每次都捂紧口罩背对着路美说话,还主动要求扎留置针,尽量减少接触次数。
50床的大爷患有脑梗后遗症,平时不爱说话,腿脚也不太方便。路美帮他换上新床单后,老人第一次露出笑容。
在路美和队友的悉心照料下,感染十三科已有大批患者康复出院。一次次转身告别,对患者来说是重生,对路美而言是最美好的收获。
防护精益求精编辑本段
15年护理经历、7年护士长岗位锻炼,两次参加急难险重任务,让路美能够很快适应抗疫一线的节奏。她担心最多的,还是队友的自身防护。
护理小组组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科室,她们在任务一线临时编组而成。身为小组长,路美既要带领她们完成护理工作,还要确保每个人不被感染。
再洗一遍手、慢点脱防护衣不要着急,刚进“红区”那几天,路美时刻将这些话挂在嘴边。她说:“自身防护细节做不好,就绝对过不了我这关。”口气虽严厉,但队友们都非常理解配合她。
队友吴海洋长期在某疗养院工作,“红区”临床护理对她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考虑到路美护理经验丰富,科室护士长安排她俩同组值守。
一次,吴海洋在下班脱防护装备时忘了步骤。“没事,慢慢想,我等你。”直到吴海洋按标准流程完成动作,路美才彻底放心。
让路美欣慰的是,经过她一次次提醒,吴海洋成了穿脱防护装备的示范兵。一次,科室组织流程示范,感染控制专家专门指派吴海洋去当观察员,路美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病区中老年患者比例大、合并症多,需要全科性护理专业知识。驰援武汉前,路美长期在神经内科工作,对骨科疼痛护理、高流量吸氧装置操作等技能还在摸索学习。晚上睡觉,她还想着第二天护理操作的每个步骤。
她时常想起父亲说的“不要怕”,仿佛有股力量在推着她往前走。这力量是父亲的嘱托,是队友的信任,更是患者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