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法:用真心真情为百姓“拔穷根”
阳春时节,淄博市博山区上小峰村,乡亲们老早就忙活起来。打扫庭院,拾掇房屋,备足山货,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搁在过去,即便到了3月底,村里也格外冷清,因为山高偏远,没啥赚钱的营生,年轻人外出务工,只剩老弱病残留守……
今非昔比,是因为“第一书记”刘昌法。驻村3年,他带着老少爷们修塘坝、搞旅游。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已是全省生态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
“在农村工作,对自己,是一生的骄傲”编辑本段
“刚进村那天,晚上8点不到,屋里屋外见不到一点亮光。”“村里没饭店、没有肉菜店、没有卫生室。”从位于张店的家到上小峰村,刘昌法要倒3趟车,耗时3个多小时。“快到村口,还得有人开三轮车来接,不然走路进村要近1个小时。”
通过反复尝试和论证,刘昌法发现脱贫还得靠山吃山,只不过要换个吃法。通过与村民反复沟通,刘昌法利用100万元的中央扶贫专项资金,帮助上小峰村成立山东上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搞起了“农家乐”乡村游。村里的贫困户,人人是股东,既可实现就业,还有年底分红。
“就我这个小院子,一年能有五六千块钱的收入。”提起“农家乐”,村民牛思恩有说不完的话,“这事原来想都想不到,现在俺们有了希望,生活更有奔头了。”
3年时间,刘昌法为上小峰村争取各类建设项目14个、资金200多万元。道路硬化、环卫设施等10多个惠民项目,让村庄面貌大为改观。原本“空壳”的村集体,如今每年从“农家乐”项目管理中获得的收益就达十几万元。村里还办起了饮用水加工项目,每年可为集体增收5万元。
“在农村工作,你做出来的成绩,对群众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对自己,是一生的骄傲。”刘昌法说。
“下派已3个年头,最难割舍的,是百姓那份暖人肺腑的亲情”编辑本段
亲戚越走越亲。刘昌法跟群众打交道,靠的就是两条腿、一双眼、一张嘴。村里青壮劳力多在外打工,常住人口是老弱病残,平时难得有人上门。刘昌法每隔十天半月,就挨家挨户走一遍,跟他们聊聊天、说说话。碰上村民生病或婚丧嫁娶,刘昌法也不落下,主动上门看一看。在处理一些单位、组织与群众关系的问题上,刘昌法宁可得罪某些领导干部,也不亏待、欺瞒群众。
去年初雪降临的前一天,刘昌法冒着小雨走访西沙井村的老人。推开张可炎老人的门,寒意扑面而来。老人蜷缩在被窝里,面无表情。刘昌法出门直接去了外村的卖煤点,安排好送煤的事。当天傍晚,刘昌法又跑到老人家里,眼见着生上了炉火才放心。
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下派已经3个年头,最难割舍的,是百姓那份暖人肺腑的亲情。”刘昌法厚厚的工作日志中,时常可见这样的文字。
“他们有实干的精神,关键在于如何引导”编辑本段
因对帮扶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建设产生分歧,刘昌法和上小峰村现任村支书牛占月曾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理想与农村现实的差距太大,很多时候有劲使不出,有想法实现不了。”刘昌法知道,乡村的持续发展,终究还是要靠当地的干部群众。“他们有实干的精神,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也正是这次争吵,两个人的配合反而更加默契,上小峰村的发展真正走上了快车道。
其实,刘昌法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农村干这么久。下派前,刘昌法已在机关工作28年,年龄已近半百。而且他的身体不好,当时已经调整出主要科室。
“就想换个环境,进村工作3年,然后回来再上1年班,差不多就得离岗了。”刘昌法坦言,自己当时的感觉,就是已经看到头了,“结果现在完全适应农村的生活了,如鱼得水,再回机关都不习惯了。”
去年,刘昌法被提拔为淄博市扶贫办副主任,但他还是选择了留村。“我们走了之后怎么办?此次扶贫的投入、形成的资产,几年后是否还在?”一连串的问题,促使刘昌法开始新的探索,“希望能够找到一种长效的办法,让我们的成果传下去,而且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