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 最爱的身份是教师

周其林获得过诸多荣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8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面对荣誉,周其林淡定从容。“我首先是一名教师,也永远是一名教师。”他说,“没有什么比和我的学生一起探索未知更幸福、更快乐的事了”。

CgrZE10uyPSAPxQEAAqyi3U42As627.png

“在大学,同学们要培养独立精神和科学精神。要学会独立思考,凡事有自己的见解,不盲从盲信,不人云亦云;要以科学态度看待评价问题,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说假话。”日前,在南开大学2018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作为教师代表这样寄语新生。

周其林获得过诸多荣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8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面对荣誉,周其林淡定从容。“我首先是一名教师,也永远是一名教师。”他说,“没有什么比和我的学生一起探索未知更幸福、更快乐的事了”。

目录

安静地做响当当的学问编辑本段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让中国学子一片欢腾。当时,周其林还是南京农村一名普通的回乡知青,耕田、除草、收割是他每天的生活。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他重新拾起荒废已久的学业,于第二年参加高考。最终,21岁的周其林考取了兰州大学,成为化学系的一名学生。

从农田到课桌,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周其林万般珍惜。临近毕业,已明确未来的人生方向——从事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此后的十几年,周其林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先后赴德国、瑞士、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一职,周其林来到南开大学任教。南开大学有机化学实力强、根底深,加之学风严谨,为周其林安静地做学问提供了良好环境。也因为一直有颗“安静做学问”的心,周其林的成果才是响当当的。

周其林带领的课题组主要从事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不对称催化、手性药物合成等研究。创造和发展精准、高效的合成方法与技术是当前合成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因具有高效、原子经济性的特点,不对称催化已成为合成化学关注的焦点,并为社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手性物质。手性催化剂是不对称催化的关键,它决定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已出现许多手性催化剂,但真正对多种反应都有效的所谓“优势手性催化剂”仍是凤毛麟角。

周其林潜心十余年,设计发展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从这类骨架结构出发,合成了系列手性螺环配体和催化剂,共计数百个。手性螺环催化剂对多种合成反应有着很高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是名副其实的“优势手性催化剂”。这些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已经成为南开化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同时,也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被全球40多个研究组借鉴使用,还被多家制药公司用于手性药物的生产。

在周其林看来,化学之美在于严谨和创造,通过化学,人们可以尽情畅想未知世界的无限可能。为了更广袤的未知,为了让世界更美好,他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

不忘初心培养栋梁之材编辑本段

勤奋、平和,是学生们对周其林最深刻的印象。从教多年,他不止一次对同事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在高校里做基 础研究的最大意义是什么?周其林的答案是,教育学生,将他们培养成栋梁之材,这是高校科研的根本,也是教师的“初心”。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周其林发展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教育教学方法。

从到南开之日起,周其林就承担了《有机立体化学》《当代化学前沿》等课程的讲授。其中,《当代化学前沿》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新生一入校就要学习的课程。在周其林看来,这是前沿课程,也是基础课程,“要让学生们在大一就知道科研是怎么回事儿,越早接触科研对他们今后发展越有好处”。所以,课堂上,他先是通过大班教学让学生了解前沿课题,再要求学生从能源、环境、催化、材料等方向确定兴趣点,查找资料后小班讲解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尽可能在课堂增加互动环节,将学生提问的多少和回答问题的水平计入平时成绩,以此激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研素质。渐渐地,周其林的课在学生中大受欢迎,真正想学知识的学生多了,想混学分的学生少了。

除了互动性强,在南开大学,周其林课题组的开放性也是众人皆知的。无论本科、硕士或博士,只要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都可以到他的实验室里体验。“我没有理由不接受他们,他们只是实验少了些,我帮他们补上就是了。”周其林说,“化学是一门非常迷人的学科,我要做的,就是花上一点时间、一点精力,为学生们打开创造世界的大门”。

课题组每周开一次组会,学生们偶尔会请假,周其林却从不缺席;有时出差回来,一下飞机就拎着箱子往学校赶。他觉得,组会不是简单的工作汇报,能帮助学生及时整理数据、梳理思路、解决问题,是重要的课堂。他还总是要求在场的本科生尽量往前排坐,坐在他能看到的地方,为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检验教学成果最好的方法是审视其门下学生的素质。2003级哲学系学生宋颂大三时转到化学系,研究生阶段进入周其林课题组,如今已经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名副教授;课题组的大门还曾向2011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部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的陈勇敞开,2014年,陈勇在周其林指导下完成硕士论文并赴奥地利攻读博士学位。周其林培养的学生中有多人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周其林觉得,这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坚守原则树立良师榜样编辑本段

人在一生中会面对很多诱惑,但只要守住“初心”,就不会迷失自我。周其林不忘自己的“初心”,一直做一个踏实严谨的人。

“周老师的实验选题标准从不是‘好发论文’,而是‘国家需要’。”2014级直博生李茂霖告诉记者,周老师经常告诫他们,做实验要负责任,万一数据有错,小到对科研细节、大到对人类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直到我也成为一名教师,才理解了周老师的良苦用心。”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朱守非说。朱守非从2000年读研开始进入周其林课题组,直到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从进入课题组之初,他就发现导师发表的文章数量并不是很多。“在大咖云集、同行文章不断的情况下,周老师仍然守住不为发文章而发文章的原则,这份定力,为后学之人树立了榜样!”

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王宸眼中,周其林是位“规则意识”很强的导师。王宸自2018年初进入课题组,此后半年都在反复进行实验的操作规程训练,只因为周其林要求学生们“遵循规则,练好手艺”。“周老师做人做事都非常守规则。”王宸介绍,比如课题组仪器出现故障,周其林会要求学生按照流程报送相关部门检修,而不是“打个招呼”“说句话”,寻求便利。

“如果制度存在漏洞,我们要积极反应共同完善制度,而不是在制度之外使用‘特权’。”这是周其林常常告诫学生们的话。他是这样说的,自然也是这样做的。他办公室的椅子一用就是七八年,应邀去外地讲座把主办方安排的“特等座”换成“二等座”……这些小事其实不小,被学生们看在眼里,也会立志成为更好的人。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我希望学生们既具有科学精神,也具有人文素养。”这样的“良苦用心”,周其林从未在学生面前提及,只是带着大家一起去“实验”。他会定期安排一些放松的活动,看京剧、歌剧,听交响乐,调节学生的生活,目的就是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有人曾经问周其林,每天做这么多细碎的工作,累吗?值得吗?周其林笑笑,说出的还是那句话:“我首先是一名教师,也永远是一名教师。没有什么比和我的学生一起探索未知更幸福、更快乐的事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街道“摄影师”13年送出7000张照片    下一篇 杨树鹏战友:一声声“爸”“妈”让杨树朋的父母老泪纵横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