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平:千锤百炼为了“一把准”“雕琢”出一个个飞天重器
航天产品不仅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器,更是一国制造实力的重要象征。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作为我国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单位之一,成立15年成功发射41颗卫星,被称为“小卫星的摇篮”。
这些成绩的背后有着一群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小卫星人”,其中就包括奋战在卫星总装第一线、荣获过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优秀职工许国平。
2004年许国平进入卫星创新院工作,5000多个日日夜夜,经过他的双手总装的卫星,从创新系列通信卫星到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从40公斤的神舟七号伴星到1.86吨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他心中始终坚守着一份航天强国梦。
这是一份执着编辑本段
在很多人看来,总装是一份枯燥乏味、又苦又累的工作。但在许国平眼中,这个岗位是神圣的、充满使命感的。
许国平说:“航天产品不像汽车等精密技术或机床类产品,可以通过后期干预来调整最初输入,可以不断修正,换言之,这些产品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容错的。但航天飞行器是要求零差错的,一个很小的螺丝钉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灾难。”对差错零容忍的工作态度,使他一直督促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匠人。
在天宫二号伴星的总装过程中,由于这颗卫星的内部空间非常狭小并且部分单机安装螺钉的位置较深,需要在视线不可见的区域完全凭借感觉盲操作安装直径只有3毫米的螺钉,可操作空间只能容下两根手指。
面对这一挑战,许国平通过对卫星结构的深入研究找到了准确的切入点,在结构星内多次练习,精准到位,不掉不偏。一遍不达标就再来一遍,一天不达标就加班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国平在发射星上顺利完成安装,并且在后续的螺钉盲操作中,可以做到微小螺钉安装“一次成”,紧固力矩“一把准”。
在一次总装过程中,由于供应商未在材料表面留出排气孔,卫星框架面板或将报废,重要型号任务面临推迟发射的重大风险。此时重新制作已经来不及,但因为材料原因报废而延期发射更让人不甘心。这时许国平挺身而出,花了两天时间,用0.2毫米的钻头在14块材料板上打了12600个孔,并且每一个孔都精准对应到需要排出空气的位置。凭着十多年工作养成的“螺丝钉”精神出色完成了这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任务,使这颗卫星“起死回生”。
这是一份责任编辑本段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道道工序维系民族尊严”。对于航天工程而言,安全、准确、可靠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卫星发射入轨后,需在恶劣的空间环境中长期工作并且具有不可维修性等特点,这对卫星总装工艺提出了细上加细、严上加严、慎之又慎的要求。
许国平充分体现了航天人“严慎细实”的精神,不管是多么简单的操作,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对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总装完毕后多次检查。他将卫星的每一个部件、每一项操作都当作工艺品对待,对品质决不妥协。
多年来凭其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益求精的态度、精湛高超的技术、迎难而上的钻研,许国平赢得了“疑难杂症克星”的美誉。他多次在系统试验、总装过程中将多项安全隐患、故障难题一一排除,保障了一项又一项型号任务的圆满完成。
这是一种精神编辑本段
事实上,从一开始接手设计师交付的零件到组装完整的卫星产品,这些并不是卫星总装工作的全部。许国平表示,从组装好的产品完成各种地面试验,一直到它装到火箭上,甚至目送它上天,这都是他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党员,许国平总是战斗在最前线,坚持“永远在现场”。卫星发射前在火箭上进行不间断的充电作业,须在发射前30分钟内拔除脱插,并撤离塔架。火箭发射刻不容缓,一旦点火周边环境将变得十分危险,哪怕在不点火的情况下,燃料一旦有泄漏也会造成中毒。面对这一危险,许国平总是自告奋勇成为最后一批撤离人员,指挥大家有条不紊地完成撤离,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十几年来,许国平在技术上毫无保留,工作中通过“传、帮、带”培养出一批卫星总装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提高了装配中心的整体技术,年轻人都亲切称呼他“队长”。
默默奉献,追求卓越,这是许国平的真实写照。他既平凡又伟大,用双手练就精湛的技艺,“雕琢”出一个个飞天重器。他用实际行动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汗水和努力诠释了一颗温热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