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越峰: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用上最合适的药
“不开刀,能接骨,弯着腰进门,直着腰出去。”走进北京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寻求帮助的患者,常常用这样的感慨来赞叹他;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样的中国古训激励他不断探索中医技术的新领域,能够创造指尖上奇迹的他,骨子里深藏的是悬壶济世的医者初心;
“只做该做的手术,绝不搞过度医疗。”在医院,他不仅是一位传承中医国粹的大夫,还是一位努力创新的管理者。近年来,他围绕医疗改革、专科建设、医保管理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用上最合适的药。”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他,近年来围绕降低群众医疗负担,得到优质的医疗保健,他不停地鼓与呼。
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院长齐越峰。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工会十四大代表、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院长齐越峰播下理想种子的人,是他的母亲。1971年,齐越峰出生在辽宁抚顺的一个县城,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的母亲不慎摔倒大腿骨折了,县城医疗条件有限,骨折长期不愈合。后来是一位中医大夫来到他家,“他给母亲揉了揉、按了按,打上夹板,又捣弄了一些花花草草敷在患处,他走后,母亲便说感觉好了很多,又静养了月余,母亲竟痊愈了。”齐越峰说,亲眼见证了中医的神奇后,他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博士扎根小医院编辑本段
在孩提时期,齐越峰就坚定了要当医生的理想,想当医生,就要考取医学院,众所周知,医学院的分数要相对高一些,为了接近自己的理想,齐越峰一头扎进书海,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如愿考进中医药大学的中医骨伤系,十余年后又考取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全国中医骨伤名师、“清宫正骨手法”代表性传承人孙树椿教授。“从老师那里,我学到的不仅是学识,更是刻苦的执着之心,救世的慈悲之心,和律己的清正之心。从医这些年来,我也一直以此为勉,丝毫不敢懈怠。”齐越峰由衷地说道。
2002年,齐越峰获得了博士学位,“师从名家”、“医学博士”头顶这些光环,齐越峰本可以选择到大型三甲医院就职,而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来到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当时的丰盛医院只是一家很小的一级医院,同大医院相比,这里的医院管理、医疗水平、学科建设、服务水平都不可相提并论。“当时,不光我们医院,全西城区的医疗系统中都没有这么高学历的人。”张羽是丰盛医院的工会主席,他已经在这里工作近20年,回忆起齐越峰初来医院时的情景,他记忆犹新,那是2002年8月,齐越峰到丰盛医院就职的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还有媒体以《小医院留住大博士》为标题,报道了这件事。
“虽然头顶博士的光环,但是他却一点架子都没有,从一名普通的科室医生做起,无论在门诊、急诊还是病房,他都毫无怨言,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名病人。”张羽说,齐越峰的到来,为丰盛医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家都能感到他是个干实事的人,他想把医院做好,带我们起飞。”
被患者赞“指尖上有奇迹”编辑本段
“宁为良医,不为良相”,这是齐越峰报考医学院时的“初心”,走上工作岗位后,当一名“良医”更成了他的“信念”。在这个信念的激励下,齐越峰一边不断钻研业务,一边积累临床经验,很快,便对骨伤科的多种疑难病有了自己独到见解,他主张引入微创治疗手段,到丰盛医院仅一年多的时间,他便促使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是从小乡村里走出来的,深知小地方的群众看病难。”为了历练自己,更为了造福一方百姓,2004年,齐越峰下到延庆区珍珠泉乡卫生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医疗技术对口支援,那是一个位于深山中的小乡村,各项条件都非常艰苦,但是齐越峰却无怨无悔,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支援期间,他一边为患病村民治疗,一边主动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知识、经验,获得赞誉一片。当年8月,《健康报》以《博士下乡》为标题对其事迹予以报道,并高度评价。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北京派出了医疗队支援灾区,齐越峰作为中医骨伤专家也参与了在四川什邡开展的救援工作,并且在那里一呆就是三个月。当时,齐越峰和其他5名队员被安排在什邡市最大的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根据个人专长,齐越峰进了骨科。这里的病人大多是在地震中受伤,以创伤骨折为主,开放伤、复合伤居多,而且伤情较重。齐越峰的主要任务是参加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操作、年轻医生的临床带教、疑难病例讨论。
在灾区的每一天,齐越峰几乎都有一台大手术。“到医院的第二天,我就参加了一台第二腰椎爆裂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手术很成功。还曾有一次连续做了9小时高强度手术,抢救危重病人。”齐越峰回忆说。“每一次手术成功后,病人对我的声声谢意,都使我很感动。这是对我们首都医务工作者的莫大信任,这更增加了我作为北京医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齐越峰说。
2010年,齐越峰晋升为骨科主任医师,彼时的他,医术手法已经日益成熟,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找他看病,在患者中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丰盛医院“不开刀,能接骨,弯着腰进门,直着腰走出去。”
曾有一位女性患者,因为颈椎病,每每睡到半夜都会痛醒。在半年的时间里,她四处求医问诊,却毫无改善。最后,她慕名来到丰盛医院,找到了齐越峰。第一次治疗,齐越峰采用“清宫正骨手法”,仅用了15分钟,就让这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三次治疗后,患者就大好了。“他的治疗手法让我感觉有一股热流从肩头到手指,而且有种气流涌到头顶,我顿时耳清目明,感觉背部压了快半年的包袱一下子就卸掉了。”女患者激动地说。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那些被“揉一揉”“按一按”病情就得到缓解的患者说:中医手法简直就是指尖上的奇迹啊!而每每有患者称赞齐越峰妙手仁心时,他总是报之一笑。他说,中医手法的确要求将力量凝结在指尖上,但作为现代医学管理者,指尖不光要练习精准的中医手法,还要以指尖联通医学技术与科技智能潮流,这样才能让中医手法真正成为指尖上的奇迹。
“只做该做的手术,不做过度医疗”编辑本段
2016年,齐越峰接任丰盛医院院长,那一年,他刚刚四十出头。论业务,丰盛医院上下无人不敬佩他,但是论管理,他能行吗?上任之初,也曾有人对这位年轻的院长有所质疑。但是很快,齐越峰就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他不仅是一位传承中医国粹的优秀医生,还是一位努力创新的优秀管理者。
齐越峰上任时,正值北京市首轮医疗改革,面对压力,他选择了迎难而上,围绕医疗改革、专科建设、医保管理等方面,他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并总结出了一套适应当今卫生改革的医院发展思路和医院管理方法。
医改中,有一项指标是患者就诊“均次费用”,这一项数据,丰盛医院全市排名较低,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这一成绩,得益于齐越峰坚持多年的一个理念:着力发展丰盛医院的中医特色。齐越峰担任院长不久,致力于打造中医骨伤和微创骨科的学科发展理念,在全院推行阶梯治疗原则,引导全院医生“只做该做的手术,不做想做的手术,手术能不做就不做,能微创就不动刀。”
什么是“想做”的手术呢?从医院的角度来看,做手术更赚钱,所以有些“可做可不做的”手术,医生也会选择给病人做,齐越峰便管这类手术叫“医生想做的手术”。为此,医院专门制定了考核指标,限制医生每月做手术的数量,如果没达到数量,就给予奖励,如果超过了数量,就给予惩罚。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丰盛医院的中医骨科特色得到充分发扬。
在丰盛医院,大家都知道齐越峰有一个“爱好”:在手术室门口拦人。有很多病人,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手术室,又生生被齐越峰给拽了出来。有一位手腕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几天后就要做手术了,可是他的家庭条件不好,听说丰盛医院擅长用中医方法治疗骨伤,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齐越峰,在看过他的患处后,齐越峰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你这个手术,没必要!”齐越峰建议他放弃手术,选择中医正骨治疗。丰盛医院一名医生说,这几年,齐越峰用传统疗法,先后治愈了十几位要动手术的病人。
齐越峰说,中医讲“骨肉相连,筋能束骨”,80%的患者可用正骨手法接上,以夹板再养护5周,拆除夹板后康复一两个月,即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全部费用不足5000元。而若选择开刀动手术,一周内的花费就是3万多。“疗效相同,但价格对比明显,更凸显中医的优势。我们医生有义务消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痛点,尽量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让老百姓看得起病。”
“先救人,不要考虑押金”编辑本段
“齐院长,有一个病人的手搅进了机器,情况很严重,需要立即手术,但是,他没有带钱。”“先救人,不要考虑押金,立即通知相关医生,准备手术,我马上回医院!”有一次,忙碌了一天的齐越峰刚离开医院,就接到同事的电话,挂了电话,他二话不说,调转车头又返回了医院。
病人是东四包子铺的和面工,工作时,不慎被机器绞伤,导致前臂、上臂等多部位骨折,因为押金不够,辗转几家医院均被拒。那台手术,齐越峰和同事连续做了6个小时,最终,病人胳膊保住了。
还有一次,当时正值隆冬,一名离家出走的流浪人员因股骨颈骨折被120送到丰盛医院,齐越峰了解他的情况后,动完手术,又与民政、街道、派出所等多部门联动,冒着严寒,帮他找到了家人。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从医多年,齐越峰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学医的“初心”和“信念”,要当一名“良医”。
在齐越峰的带领下,近年来,丰盛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现在,西城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与上级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实行管理一体化、基本医疗一体化、公共卫生一体化“三个一体化”管理。丰盛医院与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组成了这样紧密型的医联体。
“我们现在在金融街地区设立了6个卫生服务站。金融街社区卫生中心主任是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医院和中心实现人才、资源等共享。在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等方面统筹管理。”齐越峰介绍道。
以检验为例,由于社区没有空间放置大型检验设备,现在医院每天都会派出专车下到社区中心所属的6个站去取采集好的血样,送回到医院检验后再反馈回检验结果。此外,站点医生都是全科医生,有处方权,并且参与到了社区家庭医生团队中。守护社区百姓健康,做他们的健康管理者。
齐越峰说:“学术精、创新快、服务强、效率高,才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大势所在。”
坚持同工同酬 让职工舒心工作编辑本段
“不管有没有编制,医院的职工都是同工同酬,连工会福利也都是相同的。比如有些医生没有北京户口,不能进编,但是已经在我们医院工作了十几年,这在医院里是很难得的。”齐越峰说。
齐越峰表示,医院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单位。医生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受教育程度高。本科,普通院校4年,医学生起码5年,再加上研究生3年,博士生3年,学医的人进入社会,从业的时候,往往不如本科学IT、金融的同学收入高,但是他们为什么还坚守着这份职业?
“医德高尚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从医之路,既然选择了就不是为了挣钱。他们渴望的是被理解、被认可。但是现在社会上伤医事件频发,他们就会感到不被认同和理解,时常会有一种挫败感。所以我希望能从工会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关心、关爱。”齐越峰说,“生、老、病、死都在医院发生,但我们客观地说,不是所有疾病都能治愈。‘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医生的本职,希望大家对医生能有更多的宽容。”
齐越峰介绍,医护人员面临很大的职场压力,也许他们在患者面前始终保持微笑,但实际上他们身心疲惫。有的医生回家后累得连话都不愿意说,有的医生甚至还患有轻度抑郁症。受医院场地的限制,没有办法为大家建设“减压小屋”等设施,但是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目的就是为了给职工减压。除此,也鼓励大家带薪休假,外出放松身心。
“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用上最合适的药”编辑本段
2017年,齐越峰被推选成为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他深知自己的职责,直面民生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政协工作中多次提出关乎民生健康和医疗改革的议案。2017年全市启动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其中,如何合理用药、使用价廉效优的药物更是政府和医院管理者着力要解决的事情。“据我了解,很多医疗机构制剂都是老中医的经验方,有着非常好的疗效,深受患者欢迎,如果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后,可以让百姓进一步享受到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同时也是对中医药事业的鼓励和促进。另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价格低廉,一般在十几元左右,远低于目前中成药几十元的定价,纳入医保管理后,能增加医疗机构和百姓使用的积极性,在临床上可以替代某些中成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全市医保基金的使用,缓解北京医保基金压力。”齐越峰说。
“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后,管理部门还能进一步严格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注册、审批和监管,确保质量和安全,使人民群众能够使用到疗效可靠、安全放心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进一步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切实红利。”齐越峰表示,随着医改的深入,控制医疗费用、合理使用、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必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用上最合适的药。
2018年,他在议案中提出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畴等建议,均为各级领导所重视。2019年6月15日启动的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真正实现了医用耗材零加成的提案目的。齐越峰说,看到医改持续推进,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民生福祉,作为政协委员,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