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茶王”扶贫忙
虽已入秋,但河南信阳市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桃园万亩茶叶基地里却仍是满眼青翠,几十个村民正在茶园里忙碌着。
“我们都是茶园附近村子里的村民,每天在山上栽茶树苗,一个月下来能有几千元的收入。”罗山县周党镇桃园村村民刘志芳说,有活干,有钱挣,大伙儿都跟着“巾帼茶王”干,“如今,跟着茶王已干了20多年”。
刘志芳所说的“巾帼茶王”,正是“全国十佳农民”、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钱晓玲。多年来,她通过开荒种茶,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远近闻名……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信阳市罗山县周党镇提起钱晓玲,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的“金玲制衣厂”红红火火,很多乡亲们都在她的制衣厂里打工,慢慢过上了好日子。
1997年3月份,钱晓玲患上了急性胰腺炎。那些年,制衣厂关闭了,钱晓玲又断断续续做了胰腺、肝、胆、阑尾等5次大大小小的手术。与病痛的较量没有让这个坚强的女人退缩,可当她得知乡亲们因制衣厂关闭而失业,生活陷入困难时,她却抑制不住满腹的心酸,暗暗下定决心:既然自己得到了“重生”,那就要带领乡亲们再向贫困宣战。
2000年,钱晓玲开始把目光聚焦在茶产业上。信阳素有“中国茶都”之美誉,拥有2000多年的产茶历史,品牌地域有优势、政府还重视,钱晓玲敏锐地意识到,发展茶产业,正当其时。2001年3月份,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17年弹指一挥间,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成长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省十佳科技创新单位”……
而不管公司做多大,钱晓玲一直没忘记自己的初心——让乡亲们早点过上好日子。17年来,她帮助乡亲们脱贫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流转了8万亩荒山荒坡,成千上万的农户有了租金收入。其中,流转92户贫困户的荒山1080亩,年支付租金25万余元;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户以茶园入股、参与分红,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2200多农户成为社员,年增收超过600万元;公司每年可为当地群众提供2400余个就业岗位。
租金、股金、薪金、现金……这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实惠。而技术上的无私帮扶,更是让他们增强了自我发展的本领。
钱晓玲介绍,公司免费对茶农尤其是贫困户实施技能培训,先后组织茶叶生产、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等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9期,累计培训群众1800余人次,其中精准识别的贫困户420人次。通过培训并在实践中练兵,让越来越多的农户掌握了种茶炒茶技术,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
49岁的朱楼村贫困户黄义超长期在外面打零工,一年到头仅有微薄的收入。有一年他的妻子生了场大病,为了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债务。无奈之下,老黄回到老家,边在灵山茶业公司打工挣钱边照顾妻子。看老黄踏实能干,而且很有天赋,钱晓玲派他到浙江大学茶学系学习深造,在成功拿到了浙大茶学系的毕业证书后,黄义超成为了公司的炒茶骨干。很快就有茶企向黄义超抛来了高薪的橄榄枝,要挖他走,他果断拒绝,“没有钱总哪有我老黄的今天,我就跟着她干了”!在灵山公司结对帮扶的819户贫困户中,已有219户通过精神帮扶,辅以其他帮扶,拔掉了“穷根子”。
灵山公司帮扶的贫困户分布在周党、莽张、潘新3个镇15个村,这些村大多基础设施较差,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改变这一状况,灵山公司出资帮助贫困村修建了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推进整村脱贫,目前已修建改造公路28公里、整修小型水库11座、水塘40余口,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