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邓攸:这个太守带着口粮上任,不受俸禄

晋元帝时,德才兼备的邓攸被皇帝委任为太子属官。当时富庶的吴郡太守缺额,很多人都想谋得这个肥缺,元帝一概不应许,最后把这个职位给了邓攸。

360??20200423205112562.jpg

邓攸(?—326年),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东晋良吏,仕元、明、成三帝。他年少时便以孝著称,历任吴王文学、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吏部郎、河东(今山西夏县)太守等职。

西晋怀帝永嘉末年发生了永嘉之乱,洛阳城破,邓攸被羯族首领石勒俘虏。由于有名操,邓攸被石勒任为参军。他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在石勒南征途中,伺机逃脱。在逃亡的过程中,由于考虑无法两全,他舍弃亲生儿子,而带侄子逃生。最终经友人的帮助辗转逃到江东,被东晋元帝司马睿任命为太子中庶子,后迁任吴郡(今江苏苏州)太守。此后邓攸又历任侍中、吏部尚书、护定将军、太常等职,后来迁任尚书右仆射,于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去世。

晋元帝时,德才兼备的邓攸被皇帝委任为太子属官。当时富庶的吴郡太守缺额,很多人都想谋得这个肥缺,元帝一概不应许,最后把这个职位给了邓攸。为了躲避利用职务之便捞取钱财的嫌疑,邓攸带着自己的口粮赴任,且不受俸禄,所用吴郡的东西只有清水。

就任伊始,正好遇上大旱灾,邓攸立即上表奏报,请求朝廷开仓赈济灾民。可是左等右等却等不到朝廷的答复。这可急坏了邓攸,等着官府粮食救济的百姓生命岌岌可危,这么干等下去可不是个办法。情急之下,邓攸便自行开仓救济灾民。要知道官员擅自开仓赈济在当时是要担很大的风险的。果然邓攸因此受到了牵连,收到奏报后尚书台派遣散骑常侍桓彝和虞??等人慰劳饥民,顺便察看和打听邓攸为政好不好。此二人果真弹劾了邓攸,说他擅自发放谷物给饥民。最终,元帝鉴于情况特殊,宽赦了邓攸。

经受旱灾之后,邓攸更加体恤下民,努力为政成为东晋中兴时期有名的好太守。后来邓攸因疾病缠身,要求辞职。按照当时的惯例,凡是郡守,在离职的时候可以使用迎来送往官员的送迎钱。出人意料的是,带着口粮上任的邓攸在离开时竟对这笔可以动用的钱财分文未取。百姓得知邓攸要离开的消息后,到尚书台请求让他留任,但没有得到准许。在邓攸离开吴郡的这一天,数千名百姓拦住他的船不让他走。邓攸只得暂时停下,等到夜深,趁人们入睡,才命令开船离去。邓攸不受一钱,把钱留在吴郡的同时,把怀念也留在了吴郡百姓的心中。民间作歌云:“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所谓“谢令”,即百姓不喜欢的谢姓郡守,大概是邓攸的继任吧。

邓攸幼年父母俱亡,孤苦穷困,从而形成他清平俭廉的性格。辞官后,邓攸又被任命为朝官,做侍中,一年后又迁为吏部尚书。地位在变,而他廉吏的本质却从未改变过。依然是粗茶淡饭,旧衣敝屣,对困乏之人尽力赈济。他为人谦和,善于交际,宾客不论贵贱,都一样看待。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邓攸去世,官至尚书右仆射。

邓攸作为吴郡父母官,能够保持清廉,“载米之郡”,不受俸禄,也不受一钱就已然难能可贵了。而他在人民遭受灾难的时候能够置个人前途于不顾,挺身而出开仓放粮,又显现出他勇于为民请命、敢于替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的作风。邓攸这种计民生之命而不计个人之私的精神,在当今时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的。

摘编自《中国廉政史话(人物卷)》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少年审判庭副庭长邵存霞:孩子们信任的“法官妈妈”    下一篇 “巾帼茶王”扶贫忙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