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胡氏一家祖孙四代皆廉吏

作为朝廷命官的胡质从来不贪污受贿,就连朝廷赏赐他的财物都被他分给下属和百姓了。胡质去世的时候没有多余的财产留给后人,只有一箱子书和朝廷赏赐的一些官衣而已。

360??20200423205158446.jpg

胡质(?—250年),字文德,三国时期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在曹魏政权担任过吏部郎、常山太守、荆州刺史、征东将军等职,被赐爵关内侯、阳陵亭侯。胡质的父亲名叫胡敏,入朝以来素以廉洁著称,曹操曾经问别驾蒋济,说胡敏是年高的长者,他是否有儿孙?蒋济告诉曹操,说胡敏的儿子胡质在处理大政方略的问题上不如父亲,但是办理精细的事情却是一把好手。于是曹操便委任胡质为顿丘令。胡质为官明辨是非,办案明察秋毫,对待下属宽厚,要求自身清廉。作为朝廷命官的胡质从来不贪污受贿,就连朝廷赏赐他的财物都被他分给下属和百姓了。胡质去世的时候没有多余的财产留给后人,只有一箱子书和朝廷赏赐的一些官衣而已。而他清廉的秉性却影响了儿孙,他的儿子胡威也是彪炳史册的一个廉吏。

胡威(?—280年),字博武,西晋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胡威立志要向父亲学习,忠清立身。胡质远在荆州做刺史时,公务繁忙,极少回家,胡威非常想念他,于是便决定前去探望。由于为官清廉,虽生在刺史之家,胡威看望父亲时却连马车和仆人都没有,只身骑了一头驴就孤零零地上路了。为节省费用,每至客店,他一边放驴,一边拾柴,自己做饭,一路风餐露宿到达荆州。胡威在官署住了十多天,准备起程回家,父亲拿给他一匹绢,胡威困惑地问:“大人以清高著称,不知道这绢是从啥地方弄来的?”胡质答道:“这是我从薪俸中节余的,给你路上作盘费。”胡威这才谢过接受。胡质部下的一名都督,心怀鬼胎,想借机巴结公子以博得胡质的好感。当他得知胡威要回家时,便精心设计好路线故意装作同路人陪着胡威走了好几百里。最终胡威发现破绽,知道是父亲下属故意所为后,立即将绢转送给他,并坚持遣归。他向父亲写信禀告了这件事,胡质勃然大怒,将都督开除公职,并杖击一百。自此,胡氏父子清廉的名声就传开了。

胡威在西晋做官,任徐州刺史,不仅勤政廉洁,政绩卓著,还敢于切陈时弊。他看不惯晋武帝纵容权贵,便上书直谏。对于晋武帝“不宽待尚书郎以下的官吏”的答复,胡威并不满意,他说:“我所说的,不单指尚书郎以下的小官,主要是为臣这一级的大官,从这儿开始整顿,使之遵纪守法,方可称得上是肃化明法。”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胡威卒于青州刺史任内。他的儿子胡奕官至平东将军,也同胡质、胡威一样以清廉著称。历史上能够被载入史册的清官凤毛麟角,可见清官难做。而从胡敏到胡质祖孙四代为官清廉,特别是胡质、胡威父子身居高位,廉洁事例能够彪炳史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给后世官员以深刻的启迪:

首先,胡氏父子的事迹值得当代“腐败父子兵”们深刻反思。自古以来那些拉拢行贿者总是善于利用官员们疼爱孩子的心理,从孩子身上寻找权力寻租的突破口,而这种方法又总能屡屡得手。一千七百多年前,胡威作为“官二代”能够自觉抵制他人的拉拢讨好,经受住诱惑,与父亲以身作则、加强教育,身为高官不溺爱自己的孩子有直接的关系。在高度重视廉政建设的新时代,在严厉查处领导贪腐的同时,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不给行贿者任何可乘之机。

其次,“心廉”和“行廉”的关系值得当代官员深思。被晋武帝问及“与父亲相比谁更清廉”时,胡威称父亲清廉怕人知道,而自己清廉怕人不知,因此父亲更加清廉。看似简单的回答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虽然只差一字,且含义相似,但“行廉”只是被动的执行,而发自内心主动为之的“心廉”却是清廉的根本和基础。只有做到内心廉洁才能彻底杜绝领导干部的贪腐事件。当前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其目的就是要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从“不敢贪”向“不想贪”转变。为官清廉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要做到表里如一,只有从实际行动到内心皆清廉,才是真正的清廉。

摘编自《中国廉政史话(人物卷)》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魏廉吏阳固:一生清贫,死后家中都没有办理丧事的余钱    下一篇 张凯:喜得双胞胎,又获第一名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