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32年来几百名学生通过他搭起的简易桥走出大山

乡下人日子苦,宋祥家也不富裕。他的工资低,妻子侍弄15亩旱田5亩稻田,家里供着两个学生,生活经常入不敷出。可是,发现学生遇到困难,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雨季,简易桥被雨水淹没,宋祥背学生过河。

25户人家的太平屯,静静地躺在距离沈阳250公里的东山脚下。东边是礼泉河,西边是营厂河。

正是由于两条河的阻隔,早已实现了“村村通”的柏油路一直没有“挺进”到这个村的自然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乡村路至今不通公交车。

每天早晨,他到6公里外的三益村去上课,都会穿上高抵大腿根儿的胶皮靴,骑上他的“28”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帆布黑提包,里面用塑料布包着课本和教案。

一开始,他扛着自行车蹚水过河。后来,上山砍来8米多高的松木,拉到河边,铺桥面,钉桩子,搭成简易桥,供行人和学生通过。

32年来,桥垮了,他支起来;冲走了,他再搭;先后搭起20多座这样的桥。几百个学生通过这座桥走出了大山,走到大连、深圳、日本,而他仍然守在这座大山里,继续做礼泉河上的一座“桥”。

他叫宋祥,辽宁省西丰县营厂村太平屯人。1982年,通过考试,他成为太平屯唯一的一名小学老师。学校里有17个学生,分四个年级。他第一天教一三年级,第二天教二四年级。简陋的教室里,缺少桌椅,他就从家里拿来木板和木头墩,搭成简陋的桌椅;黑板坏了,他就用木板拼起来,刷上墨汁;没有笤帚,他就用高粱穗摔掉高粱粒扎成清扫用具。寒来暑往,10个年头,他天不亮就到校,天黑了才回家,没让一个孩子辍学。

1993年,他被调到离家6公里、有3个教师的三益村小学当班主任。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的欠缺,他报考了铁岭师范民师班,学习3年,结业后转为公办教师。迈过了知识的门槛,他的面前又出现了另一道槛儿:三益村虽然距离太平屯只有6公里路,但中间必须经过一条大河——礼泉河。村民们清晰地记着他扛着自行车蹚水过河的情景,却数不清他在这条河上搭过多少次桥。

“一到七八月份,河水暴涨,水面三四十米宽,松木杆搭成的简易桥像一条小船,转眼之间就被河水冲走了。”宋祥告诉记者,这几年水少时,他就用粗铁丝把桥桩和旁边的大柳树捆在一起;暴雨季节,把整个桥卸下来,固定在河堤高压电线杆上。

2001年,合村并校,宋祥又被合并到碧玉村小学。13年来,他仍然年年维修、加固礼泉河上的这座桥。

乡下人日子苦,宋祥家也不富裕。他的工资低,妻子侍弄15亩旱田5亩稻田,家里供着两个学生,生活经常入不敷出。可是,发现学生遇到困难,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班里有个小女孩,家庭变故,跟着年迈的姥姥。一学期3元钱的学费都交不起,说啥也不上学了。我来到她家,先把她的学费免了,孩子还是不答应回学校。我纳闷,忽然间意识到孩子的衣服太破了,于是回家找到两件女孩的衣服,孩子穿上衣服高高兴兴地返回了学校。”宋祥说。

农村孩子,考大学不容易,考上大学后也难。村里有个叫周平的孩子,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可是昂贵的学费把孩子和家长都难住了。“孩子上大学的路,不能卡在学费上。”宋祥从家里口挪肚攒,给周平凑出1000元学费。现在,周平已经在日本学成就业,仍然念念不忘最困难时老师借钱的事儿。

宋祥教了32年的书,可以说桃李满天下,记者问他对哪几个学生印象深刻,他提到了两个名字:一个叫高福生,一个叫宋春艳。原因是这两位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家乡,一个在营厂村小学教书,一个在碧玉村成了他的同事。

宋祥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需要有更多的毕业生回到家乡,像他一样守在大山里。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金牌女运动员吸毒 “警察妈妈”帮她戒掉毒瘾    下一篇 “剪头的小刘”不爱理发了,这是咋回事?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