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的“出山路”
“山高坡陡,山多地少,喝的是望天水,吃的是包谷饭。”山区脱贫,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坪村铆足了劲。
不等不靠、克服万难,关坪人矢志开山辟路,用6年时间修出4公里出山路,又发展起山地葡萄产业,依靠内生动力在产业转型中脱贫,努力实现“吊角”不掉队。
困山: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出得去才能有出路编辑本段
关坪村有8个村民组,生活在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这里距火花镇25公里,山路崎岖,车辆进不去,农产品运不出。路,成了阻隔山里人与外界交往的最大屏障。
坡汉组、烂坝组只有两条出山路:一条往南,走5公里到村委会,再往南20公里,才能到乡政府,耗时4个多小时;另一条往北,下山、过河,走近3个小时才到公路边。
大山里不仅缺路,条件也不好。坡汉组村民韦吉雄一家四口,只有不到两亩田,夫妻俩种水稻、包谷、桐树,能种的都种了,农闲时,韦吉雄还到附近寨子做木工,可生活还是拮据,一年至少要有一两个月吃包谷饭。
“原来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还不觉得自己穷,别的村组路通后,才发觉掉队了。”韦吉雄说,“再不修路,两个儿子都娶不到媳妇。”
2002年的一天,外出打工回村的韦吉云和坡汉组组长韦吉辉“吹壳子”,描述起外面的世界,感叹山村的未来:“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什么产业都上不了,再这么下去,非得困死在这片山坡上!”
“出路、出路,出得去才能有路。”韦吉辉、韦吉云和党员王由忠、韦成喜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打算修一条宽敞的出山路。
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修路任务“抽签分段、落实到户”。那年春节一过,坡汉组、烂坝组53户人拿着凿子、斧子,一米一米地干了起来。
农忙种粮,农闲修路。山里人自己测量、开山、铺土,全靠村民投工投劳。
“等路修通了,就能有车坐了。不晓得,到那时我还在不在。”80多岁的韦老奔天天到工地,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没有钱、没有炸药,他们向上级争取;没有挖机、没有铲车,他们用凿子凿、用斧子砍。大山石头多,劳力不够,党员干部带头挖、换路挖,直到一块块山石被卸下、一段段山路被踏平。
开山:施工难、齐心难、资金难,党员干部带头解难编辑本段
“通路,整整比计划晚了两年。”现任关坪村支书的韦吉云回忆,“第一年只挖了300多米。第四年进度最快,因为土山多,修了1公里。第五年进度最慢,因为有3.95公里的路属于其他村,幸亏乡政府帮我们协调。”
“太难了,有几次差点干不下去了。但一想到放弃了就捡不起来,只能抹干泪继续干。”韦吉辉说。
一难是施工。2004年,“开山”工程遇到以前没有的难题,开挖路段都是大石方、大陡坡。八十度陡坡,难倒全村人。村民韦吉美丈夫身体不好、孩子上学,她成了家中唯一劳力,这一年,她家抽到的是一段陡坡路。看到这种情况,干部韦吉辉二话不说将自己抽的缓坡路同她家“置换”了。
二难是齐心。“能不能挖通?”“会不会干到一半不挖了,白忙活了?”路修到第二年,有的村民打起了退堂鼓。村干部修路之余不断做工作:“人心齐、大山移,外面发展那么快,要是路通不了,以后真的只能困在山里了。”苦口婆心,鼓起了大家的信心。
三难是缺钱。因为修路,不少村民把过去在外打零工的时间用上,本来就不鼓的荷包更瘪了,日子过得越来越苦。千难万难,党员干部带头解难。对于缺劳力家庭,干部主动把担子接到自己肩上;对于困难家庭,村里想办法接济。
“6年时间确实很艰难,但大家咬咬牙,都坚持了下来。”韦吉辉说,党员干部先上,遇到急难险重,主动“扛大旗”。村民们看到眼里,记在心里,干劲更足了。
刚修路时,两个村民组只有3名党员,现在发展到8名党员。2006年入党的韦吉云说:“村里的事是大家的事,多出一份力,带着村民一起发展,心里觉得暖暖的。”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2008年底,一条宽4米、长4公里的土路在陡山上划出了一道印痕。
“路真的通了!”这一天,韦吉云对过世的韦老奔大声喊着,大山里许多村民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出山:因地制宜兴产业,脱贫离不开带头人编辑本段
有路了,怎么致富?
“外出务工是个好营生。”2009年正月初二,刚当选关坪村村主任的韦吉云决定成立“打工协会”。大伙儿凑车费,让有劳力、头脑活的村民到外面闯世界,然后再一拨带一拨。到义乌装饰厂打工的韦吉辉,第二年回村带着10多个村民一起外出。
“见过世面”的村民越来越多了,村民日子也渐渐好起来,村里开始发展产业,试种天麻、芦荟、李子,但都没有成功,找准脱贫产业不容易。
脱贫离不开先尝先试的带头人。2013年,韦吉云到湖南考察山地葡萄。“咱这里的气候适合那个品种,山地葡萄亩产4000到1.2万斤,收入几千块钱,比种包谷划算多了。”
随后,韦吉云带着4名党员1名群众在荒坡上种起山地紫葡萄。找专家、学技术、吃住在山上,这一次终于成功了。
县里科技局结对帮扶,政策扶持到户,技术指导到田。短短两年时间,全村利用荒山种植山地紫葡萄3700余亩,还有两户村民发展起养殖业,养牛存栏60余头。
今年,关坪村的葡萄迎来第一个丰收年,亩产4000斤左右。然而,守着基地里的千吨葡萄,听着酒厂急需原料的信息,村民们又犯了愁:“葡萄还运不出去。”因为出山路还是“毛路”,弯道多、坡度大,一下雨就坑坑洼洼,大货车开不上去,小车成本又高。
大伙正愁葡萄会烂在架上时,紫云县政府协调葡萄酒厂将打浆机运到葡萄园,按每斤2.1元至2.3元收购葡萄,直接打浆后运出山。
明年就是丰果期,看着坑坑洼洼的毛路,村民又犯愁了:“明年仍然运不出去怎么办?”“葡萄被抖坏了怎么办?”
“没有过不去的坎。”把4公里“毛路”硬化成村里最大的事,关坪村正计划着另一次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