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兵匠”肖海生: 中国潜艇AIP系统士官专家
40年前,他出生在湖北应城一个农村里,小时候,身为战斗英雄的外公是他的骄傲,也因为外公,参军报国成为他的理想。
40年后,他工作在海军某潜艇支队的一艘潜艇上,这时候,他已经是全军乃至国家的骄傲。
向海而生,他,叫肖海生。
他是海军某潜艇支队二级军士长,AIP专业技师,被誉为操纵中国潜艇AIP系统第一人。
自入伍以来,2次荣立二等功,7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曾被表彰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海军“军事训练标兵”。
近日,中国军网记者来到肖海生所在部队,近距离感受“大国兵匠”的风采。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是中国海军首位AIP技师编辑本段
初见肖海生时,不高的个头,有点黑的面庞,粗糙的双手,一双眼睛大而有神。面对记者的采访,刚开始还有点羞涩,一提到AIP,便打开了话匣子……
据他介绍,AIP是一种不依赖空气的推进装置,常规潜艇安装AIP系统后,水下续航能力成倍增加,大幅降低了潜艇在巡航中的暴露率,从而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
当年,当得知部队要组建新型AIP潜艇艇员队时,肖海生第一个报名,战友们提醒他,“这新潜艇随身携带的燃料就像是一个个‘定时炸弹’,你不怕吗?”
怕啥?就是要当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然而,AIP系统构造复杂,全世界能够设计建造该系统的国家屈指可数。无经验可学,无先例可循,更无规章可守。
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做彻底。没有丰富经验,边学理论边实践摸索;没有充足时间,少睡一点挤时间;没有规章遵循,便自己制定规章。
艇员队首次独立加注燃料那天,肖海生顶着舱内历史最高温,连续操作数小时一举成功。当晚,他觉得头皮刺痛,抬手一抓,几块头皮掉了下来。第二天,肖海生就上交了一份《高温操作注意事项》,至今沿用。
10多本笔记,半人高的稿纸,那几个月,他每天都是晚上11点多才睡觉,早上5点就起床。终于把AIP系统的“五脏六腑”都摸透了,并以全优的成绩通过考核,被任命为中国海军首位AIP技师。
从此,肖海生便开始了“大国兵匠”之路……
“定海神针”,出海时候有他在就特别安心编辑本段
入伍22年,肖海生也有他自己的一组“大数据”——
先后完成AIP潜艇首次极限深潜、首次远航等50多次重大任务,累积出海1100多天,安全潜航18万海里,始终做到“零失误、零差错”。
一次,他们组织专项试验,途中一个阀门垫片被损坏,燃料瞬间弥漫舱室,四周全是烟雾。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战友生命。
肖海生迅速戴上防冻手套、护目镜,拽开盖板从2米高的铁梯滑下,顺手将盖板反盖,冲向“烟雾区”。
当时什么也看不清,但他却能凭着记忆,在数十个阀门中准确拧死其中一个,成功摆脱危险。
“你当时将盖板反盖,不是把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境地当中吗?” 记者问道。
“潜艇兵的身份比较特殊,我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安危,艇上所有战友的生命安全都在我的手上,当时情况很紧急,我有义务去处理吧。”肖海生笑笑说。
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AIP兵吴坚富接受采访时说:“肖技师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他在的时候,出海都特别安心。”
是啊,多年的不懈努力,从未停止的刻苦钻研,凭借对专业的熟练掌握,他常常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去解决问题。
几次危机的及时处理,在战友心目中,他已经接近于“人艇合一”。
控制板烧糊后,一时间没有备用件,是他,拆下电灶控制板,经研究后发现二者性能基本一致,用以替代;
某处管路“结霜”被判定为微漏点后,大家都无计可施,是他,首创“冰封疗法”堵住了漏点,确保试验的成功;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舱室报警音越来越急促,没有人知道问题出在哪,是他,利用半瓶矿泉水检查出了泄露的阀门,才能解除险情。
“大国兵匠”,他的人格魅力“无可替代”编辑本段
几番采访下来,笔者深深感受到,肖海生之所以被称为操纵中国潜艇AIP系统第一人,这个“第一”不仅是指他专业技能上的“无人能及”,更代表了他人格魅力上的“无可替代”。
领导和战友们在谈到肖海生的时候,“执着”这个词频繁出现。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在潜艇兵这个岗位上,坚守22年,从未动摇。
都说潜艇兵是所有兵种中最辛苦的一种,那么,到底有多辛苦?
狭窄、封闭的空间仅仅是出海时需要克服的第一关。
艇上淡水资源有限,大家经常是20天洗一次澡,就这一次还像“打仗”一样,分秒必争,洗衣服根本无望;艇内长期高温,食物难以储藏,到了后期,蔬菜几乎都坏了,只能天天吃还未腐坏的土豆、南瓜、洋葱;休息场所只能是可拆卸式吊铺,吊铺分为三层,睡觉时只能侧身而入,还需要绑上安全带。
潜艇在水下没有任何信号,手机、网络、电视机都不能使用。
“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孤独、封闭的环境里,会反应迟钝,人会变呆滞。我们的睡眠一直是处于昼夜颠倒的,在艇内根本不知道白天黑夜,所以刚上岸之后都会长时间失眠。”肖海生说得很平淡,这一切,他早已习惯。
但是,当有些厂家院所许以几十万的年薪想“挖”走他的时候,却被肖海生拒绝了。
“我在部队已经待了十几年了,早就习惯了一身军装,而且当时正在列装新型潜艇,我走了,谁来管?钱嘛,够用就行。”肖海生的语气坚定又从容。
相反,对于军营、战友、专业,他从未拒绝,而且是毫无保留地付出。
他只有大专文凭,却被聘为海军潜艇学院教授。数十名AIP骨干,全海军的AIP兵,都是肖海生带出来的徒弟。
多年来,他在实践中总结梳理经验、编写教材、制定规章,如何让徒弟在最短时间内能出海远航、独当一面才是他最操心的。
为此他制定了很多学习方法,是针对不同层次新兵的分层教学法:义务兵是以简单操作为主,士官就需要掌握机械原理和障碍排除;针对学习能力弱的新兵的反向教学法,用实操带动理论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拼凑式学习法,将整体图细化为多个部分,逐一攻克……
“他对我们来说就是亦师亦友,不仅教会我们做事,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改变看事情的高度和角度。”班长吴坚富笑着说道。
对专业执着钻研、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战友全心付出、对家人用心爱护……
这,就是“大国兵匠”肖海生。
结束采访的时候,一群身穿浪花白的新兵走过来,请我帮他们和肖海生合张影,人群中有人大声说道:“他可是我们的偶像”。
是的,我们的部队需要这样的“偶像”,他们扎根军营,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身上的使命和责任,也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一批批爱国青年,他们身上有着最明显的军人气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我想,在这个潜艇支队,还会诞生出许许多多的“肖海生”,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