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万里海疆见证水下传奇:解读英雄连的“打赢密码”

有这样一群军人,他们的“战场”在深邃的海底,每时每刻都与死神过招,毫不退缩,从未有辱使命,万里海疆见证了他们屡屡书写的水下传奇。

CgrZE101yfiARJRFAAJP6exJCRw011.jpg

有这样一群军人,他们的“战场”在深邃的海底,每时每刻都与死神过招,毫不退缩,从未有辱使命,万里海疆见证了他们屡屡书写的水下传奇——

从成功实现对接所有型号潜艇,到迎战青海高原的极限救援;

从打破480米饱和潜水纪录,到奥帆赛安保零差错;

祖国召唤,闻令而动;人民需要,挺身而出。

他们,就是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救捞中队”称号的北海舰队某防救支队救捞中队官兵。他们用忠诚、使命和血性,写就这支英雄连队的“打赢密码”,成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完美注脚。

目录

忠诚于党,海底是他们永远坚守的阵地编辑本段

家里开着水产公司、自身条件也十分出色,80后潜水员李明在朋友眼里,是属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那类幸运儿。可这幸运儿不仅选择了这身军装,还选择了风险高、收入少的潜水事业。因为这,长这么大,他第一次和父母翻了脸。

入伍后,战友开玩笑地叫他“李三多”:下水次数最多,训练时汗水流得最多,身上伤痕也最多。如今,入伍近10年的李明,已连续5年摘得支队潜水比武桂冠。在打捞沉船、失事飞机、海底鱼雷等任务中,他总是以“我是党员,我先下水”为由,第一个勇闯龙宫。

献身使命,他们始终追求“快一秒、深一米”编辑本段

某军港码头,一群潜水员中间,一个走起路来有点一瘸一拐的人格外显眼。他就是战友们称为“拼命三郎”的李威。

一次水下爆破作业,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导致一块钢板碎片扎入李威的大腿,留下了终生后遗症。“背着炸药下潜有顾虑,背负军人使命下潜不能犹豫!”躺在病床上的李威依旧豪情万丈。

2012年冬天,3名地质研究队员在海拔4862米的青海省豌豆湖调查作业时失踪,包括李威在内的8名潜水员受命驰援。当时,这片“生命禁区”气温低达-15℃,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内地的40%。看着冰窟窿砸了又结,结了又砸,每名潜水员心里都明白:下去就有可能上不来!

“我先下水!”李威毫不犹豫跳入冰洞,迅速下潜。寒流像一把尖刀,穿透潜水服直“刺”胸膛。咬紧牙关,下潜,再下潜……

突然,李威发现自己的口鼻面罩供气骤然减少,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空压机出现故障,指挥组要求你立即撤离!”救援就是和死神赛跑,晚一秒,遇难者生还的希望就少几分。李威决定舍身救人。抵近目标、捆绑救生索……动作一气呵成。“可以实施救捞!”45秒过后,李威从嘴里挤出这6个字。呼吸变得极度困难,残余气体根本不允许他一点点上浮。他果断卸下多余装具,顾不得可能带来的减压病,含了一口带有微量空气的冰冷湖水,快速上浮。两分钟过后,他终于钻出冰窟窿,完成救援任务。

“作为潜水员,深一米、快一秒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在李威看来,第一个下水,虽说危险最大,但也是战友们给他的最大信任。

崇尚荣誉,他们每个细胞都溢满血性编辑本段

作为“英雄救捞中队”的当家人,中队长叶永利保持着480米饱和潜水的亚洲纪录。

2010年,叶永利执行模拟480米氦氧饱和潜水实验任务,期间经历了19个昼夜的生死博弈。潜水员在500米深水底承受的压力,足以把10毫米厚的钢板压弯,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能导致意外。在叶永利的军校同学和战友中,已经有3人牺牲在潜水岗位上。这些都没有阻止叶永利继续试验的决心。随着模拟深度增加,叶永利经受了味觉缺失、呼吸困难、关节剧痛等种种考验。当时,为防不测,他连睡觉都连着心脑监测仪。

那一次,叶永利和队友以“中国深度”创造了饱和潜水亚洲新纪录。

“深潜背负的不仅仅是海水的压强,更是国家和民族的重托。在大洋深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像定海神针,让官兵在各种考验面前始终信念如磐。”政委刘长敏如此点评。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西柏坡:七十年,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下一篇 “新农人”唤醒乡村活力,跳出“农门”的大学生返乡创业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