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油井华佗”陈其亮:为钻研业务撰写10万字工作笔记

这位从踏进油田开始就立志“当一名懂技术的采油工”的石油人,一直将目光聚焦在生产第一线,“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厚积薄发当好一名采油工人”,这是陈其亮的座右铭。

360??20200417144509350.jpg

无论是在去年开展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会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千场宣讲活动中,还是在今年克拉玛依市总工会启动的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大讲堂现场,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第五采油作业区巡检三班班长陈其亮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位45岁的西北汉子,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采油一线,从石油新兵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和创新能手。

这位从踏进油田开始就立志“当一名懂技术的采油工”的石油人,一直将目光聚焦在生产第一线,“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厚积薄发当好一名采油工人”,这是陈其亮的座右铭。

目录

自学成才的“油井华佗”编辑本段

1994年,陈其亮技校毕业后来到新疆油田采油二厂第五采油作业区,开始从事采油工作。工作后,他虚心向技术骨干取经学艺,购买大量采油工艺书籍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总结生产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先后收集整理5万组油井对比参数,绘制了1000多张井站工艺流程图和井身结构图,根据理论和应用心得撰写工作笔记,将各项工作重点记录成册。迄今为止,陈其亮已撰写了10余本累计10万字的工作笔记。只要油井出现问题,他通过“望、闻、听、摸”就能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赢得了“油井华佗”的赞誉。

个人专业技能突飞猛进的同时,他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少花钱、多采油”,更好地提高油田现场生产效率和降低消耗成本的方法上,并带领班组搞起了“小创新”。

一次巡检中,作业区一台抽油机突然出现盘根刺漏,现场大量原油喷出,“赶紧断电、拉闸……”正在巡线的陈其亮发现情况后一边喊着,一边和班组成员一起奔向抽油机,并迅速拉停了机器,而此时他们已是满身油污。

“那时,更换一个盘根盒压芯需要专业作业队配合进行,整个更换过程至少需要45分钟,严重影响油井生产效率和产量。”拿着换下的压芯,陈其亮在心里琢磨,能不能研制一个新压芯,不仅让当班职工可以自己换,而且把时间缩到最短。

通过认真研究、反复试验,陈其亮研制的新型“盘根盒压芯”,通过现场15口井的试用,反应效果很好,更换时间由45分钟缩短到10分钟,班组员工可自行更换,单个加工费用也从5000多元降到150元。

据统计,多年来,陈其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产品达14项,在生产一线推广应用6项,节约费用近百万元。这些发明成果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现场难题,做到“从现场中来,到现场中去”,更使生产一线班组的采油管理技术得到有效提高。

热心传帮带的“火炬手”编辑本段

“一个人技能再高,毕竟力量有限。在年轻人身上培养‘工匠精神’同样是我的责任。”把自己20多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传授出去,带动班组同事提高技能,陈其亮一直在努力。

陈其亮的徒弟冯孝强第一次参加技能竞赛测试时,实操能力不俗但理论成绩不佳。陈其亮认为,冯孝强的理论成绩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但其本人常有侥幸心理,一直这样下去他将很难成功。于是,陈其亮狠心“摔打”徒弟,取消了他当年的参赛资格。第2年,冯孝强通过选拔再次进入赛前集训队,这一次,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最终以理论满分的成绩通过选拔,并在油田公司第六届职业技能竞赛中夺得了采油工种三等奖。

2017年9月,中石油职业技能竞赛在华北油田闭幕,由陈其亮担任总教练的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大工种代表队斩获1金1银5铜、4人集体项目银奖、团队优胜单位的骄人成绩,实现了近20年来新疆油田几代采油人的金牌梦。在荣誉光环的背后,少不了陈其亮多年不变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比赛前两个月,身为教练的陈其亮带领8名选手组成的参赛队进行系统训练,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封闭式训练一度让队伍中的女选手们想放弃。对此,陈其亮施行了“分项分步”训练法,一步步带着女选手们进行体能力量训练,并帮助她们不断缩短完成项目的时间。最终,20岁出头、第一次代表新疆参赛的李虹萱获得了此次技能竞赛采油大工种铜奖,成为队伍中最年轻的获奖选手。

多年来,陈其亮始终注重技术“传帮带”作用的发挥,大力挖掘培养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实施分级、分类、专题和少数民族强化培训的“四培训法”,形成了“基础理论自觉学、基本操作跟踪学、疑难问题讲解学、整体提高比武学”的互动学习模式,先后培养高级工58人、技师10人,高级技师5人。其中有19人当上站长、班长,成为油田生产的中坚力量和技术骨干。

增强民族团结的“加速器”编辑本段

2017年,陈其亮被自治区授予“三好职工”“十佳民族团结之星”等荣誉称号。能够获得这些荣誉并非偶然,是因为他深知,民族团结不能光喊口号,最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中。

陈其亮所在的巡检三班共有35名职工,由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多民族职工共同组成。在办公室墙上,全班组成员和他们各自亲属的合影被张贴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展板中,照片中一个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让每一个看到照片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温暖。

2007年,维吾尔族姑娘买合拜尔被分到陈其亮所在的班组。陈其亮发现,这个女孩虽然在技能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她声音条件很好,适合在播音主持方面发挥特长。于是,陈其亮建议她在工作之余,多参加朗诵比赛,锻炼提高。在陈其亮的鼓励下,买合拜尔尝试参加各类朗诵比赛,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名次。与此同时,她在陈其亮的帮助下又取得了高级工资格证书,工作也在不断进步。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90岁的护理服务志愿者章金媛:我要奉献到100岁    下一篇 “太行公仆”吴金印:10多年带领乡亲造田2000多亩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