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改革是日子红火的唯一途径

“刚解放的时候、按红手印的时候、吃饱饭的时候,到后来越来越富裕,这两年村集体还分红,都在我脑子里”,严俊昌一手指指花白的脑袋,一手端起那杯酽酽的茶水,缓缓喝上一口。

严俊昌,78岁,“大包干”带头人之一,时任小岗村生产队队长。1993年后担任小岗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后在小溪河镇担任镇农委副主任至退休。2006年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建成,担任讲解员,发挥余热。

严德柱,46岁,严俊昌的五儿子。1998年开始种植葡萄,从一开始的几亩地扩展至13亩,如今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严淑淑,22岁,严俊昌的孙女,严德柱的女儿。担任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讲解员。

严俊昌已经78岁了。

年轻时那头倔强的、直挺挺的黑发早已被岁月染白、抚顺,齐刷刷梳向脑后,一丝不乱。41年前按红手印、分田地时那张瘦削、严峻的国字脸,在“越过越舒心”的日子里少了些许的凌厉,变得圆润而富有光泽。不过,那一双说话就瞪圆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见到严俊昌时,他刚从小溪河农贸市场买菜回来,在他身后,位于友谊大道中段路南的平房堂屋里,严俊昌的老伴儿杨美运正在择菜,时不时地看看门口的老伴。

“我现在是五世同堂,全家60多口子,算是小岗村的大家族了。6个儿子都住在小岗街道,家家都是两层小楼,房子加一起有100多间,谁家的生活都没话说。俺们老两口单住,手脚都能动弹,也没必要麻烦孩子。”严俊昌回头指指身后三间宽敞明亮的平房和不远处几个儿子家的方向,一脸满足。

70年弹指一挥间,严俊昌年岁渐老,却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冬夜里18个人带头“按红手印”、搞“大包干”时的果敢和这些年小岗村的点滴变化,“刚解放的时候、按红手印的时候、吃饱饭的时候,到后来越来越富裕,这两年村集体还分红,都在我脑子里”,严俊昌一手指指花白的脑袋,一手端起那杯酽酽的茶水,缓缓喝上一口。

茶叶沉浮间,70年的光阴隐约可见。

目录

严俊昌:“生死契约”带头人编辑本段

1978年,严俊昌36岁,是小岗生产队队长。

“不是没人干,是没干劲,不愿意干。”严俊昌记得很清楚,新中国成立后的那几年,人们分到了土地,小岗的光景是非常好的。1956年成立高级社之后,刚刚吃饱饭的小岗一直走下坡路。

当过三任生产队干部的严俊昌,至今记得当年人们上工时懒散、消极的情景:“队长哨子吹破嘴,催人下地跑断腿,喊了半天人半数,到了地里‘鬼糊鬼’。”

新中国成立快30年,小岗村反倒成了全县出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都要外出讨饭。

“要想吃得饱,只有分田搞”,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满怀与命运抗争的倔强,严俊昌、关友江、严金昌等几个人带头,18个农民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按下红手印,立下“生死状”。

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内,人们仍可以看到那份“生死契约”,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签订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就此开启。

“分地干一年,粮食就丰收。家家锅里都有粮食,直堆到屋笆子(屋顶)”,当年,队长严俊昌上报了13.3万斤粮食,“实际上都有18万斤。秋收结束,大家要去公社卖粮,路太烂没办法拉板车,就催生了小岗村第一条土路,村民‘分段承包’,直通梨园公社。那年过年,小岗生产队杀了19头猪,再没有一个人出去要饭。”

单干之前只有一间土房子的严俊昌,“大包干”当年就新盖了6间茅草房,1993年还盖了砖瓦平房。

从1978年到1990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从3.6万斤增加到48万斤,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630元。

“要说按红手印时怕不怕?当然怕。但是要没有当时的勇气,哪有那么多粮食和好生活”,严俊昌至今感谢时任凤阳县委书记的陈庭元、地委书记王郁昭和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王郁昭书记在会上说,严俊昌是自己救自己,难道他多打的粮食不是贡献给我们党吗?”而1979年6月到小岗村调研的万里同样肯定了小岗村的做法,并将“大包干”推广到安徽全省,继而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岗二代”:寻找发展新思路编辑本段

时光流转至20世纪90年代,“一朝跨过温饱线”的小岗村,再次遭遇发展瓶颈。

1993年,凤阳县撤区并乡,区划调整,县里为了专门扶持发展小岗,把大严生产队和小岗生产队从严岗村分出来单独成立小岗村。51岁的严俊昌从严岗村调回到小岗村担任村支书。

“回小岗,也是想着能办点集体经济产业”,严俊昌记得,在县委工作组的帮助下,小岗村增加了花生种植面积,试种中药材,新栽桑树60亩,还种下了3000棵柿子树,搞多种经营。县里又帮着修了条7000米的标准砂石路,通到小溪河镇,后来这条路又铺成了柏油路。1993年下半年,粮食价格上涨,小岗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千元关。

这个时期,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全国上下都在继续深化改革,小岗村却遭遇了现实问题,严俊昌认为:“一是底子薄,十几年里是挣了点钱,却为4个儿子娶媳妇、盖房子,也没落下什么,村里各家各户也都差不多。二是村委会文化底子差,视野窄,想做点儿事却缺乏头脑和远见。”

“二十年没有踏进富裕门”的小岗村,终于在2004年迎来了转机。严俊昌的几个儿子,对为小岗村带来发展新路的沈浩书记,一直心怀感念。

严俊昌的大儿子严德宽,早几年在小岗村村东头的蘑菇大棚里种双孢菇,2017年又开始养牛,当年养了20多头水牛和黄牛,光这一项,一年能挣十几万元;二儿子严龙,种了20多亩地,加上孙子在外面打工,收入还不错;三儿子严德来,因为车祸,身体不太好,稍微困难些,但有了自己孩子和几个兄弟的帮衬,日子也都过得很顺;四儿子严德友在小岗村西边长江村的润发集团承包葡萄园,自己又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葡萄,年景好的时候一年收入个二三十万元不成问题;老五严德柱也种葡萄,13亩,一年也能收入十几万;六儿子严德九,是家里的老九,现在也种葡萄,种植面积小些,但技术好,年收入也能有十几万元;另外三个女儿,除了一个去世,其他两个过得都不错。

见到46岁的严德柱时,他正在自家的葡萄园里忙活着:“今年雨水少,葡萄甜度高,收成也好。多亏了当年沈浩书记带着小岗村发展现代农业,鼓励我们种葡萄,继续走改革的路子。”

2004年,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小岗村挂职党支部第一书记,带来了“三步走”的改革发展新思路——引进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

改革再出发,“岗二代”们纷纷找到了致富新路。1998年已经开始种葡萄的严德柱,刚开始因为不成规模,销路价格都不好。“准备放弃的时候,沈书记说,不光要种,还要扩大面积。他引进葡萄种植加工企业,帮我们找销路。不少村民也跟着一起种”,如今,全村及周边的葡萄园面积已扩大到2000多亩,很多农户都享受到了种植葡萄带来的“甜蜜经济”,亩产值达到1.5元左右,比过去翻了两三倍。

“农民嘛,终究还是脱离不了土地,安安心心把田种好,虽然辛苦一点,但是生活越来越好就有盼头。”严德柱说。

这几年,小岗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建立股东台账,颁发股权证书,赋予了小岗村村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同时,不断深化“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改革。2018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

从“分田到户”到再次“回归集体”,走过了70年风雨历程的严俊昌竖起大拇指:“改革才能发展。现在的‘集体’和‘大包干’以前的可不是一回事,那时候是‘大锅饭’,现在村民是股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每一步都跟我们密不可分。”

在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严德柱看来,如果没有父辈们“冒着杀头的风险”分田到户,就不可能吃饱饭。如果止步于“大包干”不再深化改革,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富裕生活。所以,“岗三代”也不能再满足于埋头种地,要多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跟上新时代发展步伐,用智慧、技术和知识把小岗建设得更美好。

“岗三代”:传承敢想敢试的“大包干”精神编辑本段

合体的白衬衫、黑裤子勾勒出瘦瘦高高的身形、俏丽的马尾辫、一口标准的普通话——1997年出生的严淑淑,是严俊昌的孙女,严德柱的女儿,也是外人眼中的“岗三代”,现在是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的讲解员。

“成为讲解员,其实也是传承了我爷爷的工作。”严淑淑笑着说,2006年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建成后,退休在家的严俊昌,曾回到纪念馆担任讲解员,现身说法,给前来参观的人讲解“大包干”的酝酿、发生、发展。

从学校毕业后,严淑淑和很多的“岗三代”一样,也曾想过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家乡。“作为一名小岗人,自己更了解小岗村的历史,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承。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让全国人民了解小岗,了解改革精神,我感到自豪。”严淑淑说。

“从小就听着这些故事长大。”尽管出生在小岗迈入“富裕门”的世纪之交,儿时的耳濡目染,让严淑淑脑海中的“大包干”远不只历史课本中的故事。

进入工作岗位后,随着走进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历史故事,让严淑淑对小岗村的历史有了更多了解:“更加理解了长辈们的不易和小岗村历史变迁在新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这些变化真的令人震撼。”

这几年,随着小岗村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很多人慕名来到大包干纪念馆回顾历史、接受教育。旅游旺季时,严淑淑一天就要接待上千名游客。日复一日的讲解中,严淑淑掌握了更加生动、自然,易于参观者接受的讲解办法:讲小故事,并不时穿插提问。“小故事浅显易懂,提问可以增加与游客的互动,让人印象深刻,这样大家才能更清楚我们的‘大包干’精神。”

在22岁的严淑淑看来,小岗村的第三代、第四代们正走着一条与祖辈、父辈都不同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新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站在祖辈、父辈艰苦奋斗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有知识、有远见、有思路,同时也继承了老一辈的吃苦精神。我们要做的,是继续传承敢想敢试的‘大包干’精神,不断深化改革,抓住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大力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思路,让小岗村的好风光、农特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出小岗,走出一条小岗村的特色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金秋的小岗,广袤的田野上稻浪滚滚,又是一派丰收景象。每天早上和老伴漫步在小岗村的街巷时,严俊昌还是会习惯性念叨这片早已翻天覆地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他的儿子们,依然埋头于这片改革发展的热土辛勤耕耘,用汗水和现代农业技术获得比父辈们更好的收入,哺育后代;“岗三代”“岗四代”和看准了小岗村发展新机遇的“新村民”们,则早已成为小岗村新时代加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跟着党走,走改革的路子,错不了!”坐在挂着“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农业改革中的先行者”对联的平房前,严俊昌喝完最后一口茶,斩钉截铁地说了这句话。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民警匡兵和妻子温琦华:当面对歹徒的尖刀,他们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下一篇 7756人捐发给癌症患者有人给头发绑上蝴蝶结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