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神刀手”梁庆莲:25年割胶生涯 在枇杷树上磨炼绝技

无数个深夜到凌晨,晨曦又划过黑幕,在数百亩莽莽橡胶林,一盏小小的胶灯下,梁庆莲已走过25年割胶生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梁庆莲凭着一颗匠心,一份执着,成长为海南垦区人尽皆知的“割胶技术状元”。

2018071021455177013.jpg


无数个深夜到凌晨,晨曦又划过黑幕,在数百亩莽莽橡胶林,一盏小小的胶灯下,梁庆莲已走过25年割胶生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梁庆莲凭着一颗匠心,一份执着,成长为海南垦区人尽皆知的“割胶技术状元”。

今年45岁的梁庆莲是海南省一家天然橡胶企业的割胶总辅导员,一位多年来一直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共产党员。

目录

一把胶刀:炼岁月铸就精湛技术编辑本段

1993年3月,梁庆莲从广西邕宁来到了海南省国营山荣农场18队,成为一名农垦割胶工,从此她便与这海南橡胶结缘。

之前,梁庆莲曾在广西老家有过2年采割松树的经验,所以她就认为割橡胶跟割松树是一样的原理,不会有什么难的,但当她拿起胶刀时,才发现现实与想象总是差距甚远。

姿势不正确,手脚不协调,一不小心割线就深浅不均匀,一不留神又割伤了胶树。所以“头戴胶灯,手拿胶刀,切片四溅”的模糊形象变成了记忆里割胶的最初画面。

那时梁庆莲的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其他胶工,甚至当月就被评为级外胶工。她看到割胶辅导员和老胶工得心应手地操作胶刀,所割的橡胶割面光洁,割线流畅,深浅到位,她既深感愧疚,又从内心对他们充满了敬佩,并暗下决心: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还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从那以后,这个不服输的 “犟”妹子为了熟练掌握割胶技术,找来有关橡胶树的学习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橡胶树的结构,以达到精准割胶的切入口。她还积极参加分公司组织的培训,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割胶辅导员和老胶工请教,细致观摩他们的每一个示范动作,从手握胶刀、下刀割胶、挪步转身都看得入神,并且跟在他们的身后反复模仿。

对于梁庆莲来说,单单掌握了技术远远不够,每天除按规定割好每一株胶树,她为了使自己手法更加娴熟,充分利用树位上被淘汰的不同品系的残桩树练刀,甚至特地从山上找来树皮厚的枇杷树绑在家门前,不顾天气潮热和蚊虫叮咬,反复琢磨练习。有一阵子,她每天都要练10多个小时,不仅自己废寝忘食,甚至有一次,为了练好阴刀技术,直到晚上八点,孩子吵着肚子饿时,她才想起竟然忘记给孩子做饭了。

勤学苦练换得苦尽甘来。梁庆莲练就了一套稳、准、轻、快的割胶技术,能根据胶树的皮质情况来掌握好割胶深浅度的均匀,控制好耗皮的厚薄,做到下收刀整齐,树位的株平均产量也从原来的3.5公斤提高到4.5公斤。但她从不因自己技术好就不再勤学苦练,每年割胶前的上岗培训及复训,她都坚持参加,从未错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同时,梁庆莲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更高的追求,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06年9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7年5月被农场聘为割胶辅导员。

一颗匠心:秉坚持追求无悔事业编辑本段

即使专业技术已炉火纯青的梁庆莲,对待其他各项工作依然走在前面,在生产中总能按时完成或提前、超额完成分公司和队里布置的各项任务。

在割胶过程中,梁庆莲从不片面的追求产量,而是从保证胶树长期稳产、高产、延长经济寿命出发,注重养树割胶、胶园管理、施肥压青等工作;保持割胶岗位行带长年无杂草,保护带无高草。

除了认真完成分公司规定的施肥作业任务外,平日里,梁庆莲还注意收集自家的鸡、鸭肥,挑到林段施放。有时生产队里的肥料施完了,她就自己掏钱购买牛栏肥施,每个坑施肥达到20公斤以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部分胶工为了增加收入,将产量放在首位,放松了技术要求,她身为割胶辅导员,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为了不断巩固提高生产队的总体割胶技术,她经常上门对胶工做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通过算经济账等方式去启发引导说服胶工扎实工作。她在严格要求胶工的同时,自己先起好表率作用。

她每天都要起得比别人早,然后上林段进行督促、检查和辅导胶工割胶。在指导过程中,只要见到有人还没有割完时,都要帮助割上几十株,还经常为技术差的胶工和生病的胶工代割,不丢掉练习割胶技术的任何时机。 

一展身手:努力再上一层楼编辑本段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梁庆莲心里,这句话从来不是虚的。

2008年3月,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即将在海南举行的消息传来,打破了梁庆莲风平浪静的内心。虽然曾参加过无数次的割胶比赛,但毕竟那些赛事的规模和声势影响远不及全国性比赛。

下定决心,梁庆莲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在技术、技能和思想上的差距和短板。同时,她把自己在以往比赛中所得,学以致用到日常的割胶生产中,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技术比赛,割胶技术再上一层楼。

在分公司的选拔赛上,虽然梁庆莲依靠自己出色的树桩割胶技术取得了参赛资格,但在海南省农垦总局举办的选拔赛上,她却因为磨刀技术分稍低而未能晋级。这次挫折没能抹灭她的进取心,此后她更加认真学习磨刀工艺,相信熟能生巧。尽管每次都磨得她双臂胀痛、浑身酸软,甚至有时伤手流血,但她都没有放弃前行的脚步,磨刀技术水平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著提高。其他考核方面她依然没有停滞,在树桩割胶上狠下功夫,努力修正技术上的小瑕疵,做到精益求精。

梁庆莲辛勤苦练的毅力和追求卓越的心态终于没有被辜负。在2009年公司第三届“割胶神刀手”技能大赛乐东片区选拔赛上,她凭借超群的实力勇夺桂冠;2010年2月,她又在海南省“农垦杯”首届农村实用人才实用技能竞赛活动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割胶技术状元”称号,终于获得了参加全国第二届割胶工技能大赛的资格。

2010年3月,在强手如林的全国第二届割胶工技能大赛上,她以理论、磨刀、树桩三项比赛中的不凡表现,荣获大赛总分第五名,跻身全国割胶技术能手的行列。

并且梁庆莲在从事割胶工作以来,平均技术分始终高达91分以上,年年都超额完成干胶计划20%以上,累计完成干胶产量78吨。

一脉传承:诚心传递扎实本领编辑本段

勤说、勤跑、勤看,这是梁庆莲为帮落后胶工提高水平,将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技术要领编成的“口诀”。

2011年3月担任割胶总辅导员后,梁庆莲将主要精力放在传、帮、带上,每年负责分公司2500多名胶工的割胶技术。

她细心照料胶工生活,常常叮嘱胶工早点休息。有胶工出去喝酒,不回来她就不放心,甚至睡不着。到12点还不见人影,她就打电话催促。第二天凌晨,她又要第一个起床,一个个去喊、去催。

各个岗位和班组形成强大凝聚力,迅速汇聚成团队的巨大创造力量,使荣发队胶工一、二级率、年平均干含指数、完成干胶产量都排在全分公司前列。这支由梁庆莲指导的队伍逐渐成为分公司乃至海南农垦干胶生产的标杆队,曾多次荣获包括全国“模范职工小家”、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及海南省农垦“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她还培养出一批优秀割胶手,促使全分公司的割胶技术从原先的一、二等率90.2%提高到93.6%。 

梁庆莲积极参与指导地方胶农的割胶技术,每年为地方培训胶农1200人次,深受胶农的欢迎,为分公司橡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围环境。2001年以来,她先后获得全国“割胶技术能手”、海南省农垦“割胶技术状元”、“产胶能手”、“割胶神刀手”等称号。

如果你问如何成为一名割胶界的“状元”,梁庆莲的答案永远只有2个字——苦练。

本文刊发于央视网2018年7月11日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彝族列兵玛赫格日:“为了梦想,就要敢于豁出去”    下一篇 从“水土不服”到“如鱼得水”,看博士军官如何一路逆袭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