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李永强:把生的希望给战友 死的危险给自己
如果不是那次突如其来的巨浪,“烈士”“英雄”的称谓将和李永强没有一点联系。他只是日夜驻守祖国南沙的一颗凡星。
如果不是他在惊涛骇浪中,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将继续和一代代守礁官兵一样,鲜有人知道,少有人关注。
当被巨浪抛翻陷入波涛之中时,李永强奋力将战友推向浅滩,自己却永远留在了大海。妻子张志靖哭着说:“永强用生命推开的其实是一扇门——让所有人认识了解南沙军人情怀的大门……”
“部队培养我这么多年,我不能怕苦怕累拍屁股走人!”
1993年,军校毕业,李永强主动申请来到南沙,一干就是21年。
妻子张志靖记得,那年,家里人好不容易说服他转业到南方城市,连安家的房子都选好了。可一夜之间,他却变了卦:“部队培养我这么多年,我不能怕苦怕累拍屁股走人!”
“良心”“良知”,是李永强说得极多的两个词:“看看军帽上的军徽、肩章上的‘五星’、工资单上的数字,再摸摸自己的良心,国家把南沙交给我们,不守好就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信任!”
永暑礁气象观测站是我国受联合国委托建立的,采集的气象数据都要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参与国际间的交换共享。那年,第一次登礁的李永强,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有几张旧桌椅、一些简陋的人工观测仪器,连一本专业教材都没有……
从此,李永强铆足了劲。从第一本南沙水文观测教材,到第一套大气波导站;从第一份电子气象数据报表,到第一套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李永强带领官兵创造了南海气象史上10多项第一。
长期以来,李永强带领气象分队官兵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50多万组,创造了连续6000多天零差错的纪录。先后撰写了《水文气象保障与战场数字化》《信息化战争中气象保障的几点思考》等10余篇学术论文。
成绩用数字说出来很枯燥,但李永强为之付出的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甚至辛酸。
2009年7月的一天,身为气象分队分队长的李永强在抢运物资时被器材击中头部当场昏迷,头上划出了一道几寸长的口子,鲜血直流,缝了9针。
去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肆虐南海。气象观测塔顶端新安装的某型气象观测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数据无法采集。当时,10级大风把气象观测塔吹得摇摇晃晃,大风刮到脸上如刀割一般。李永强把安全绳往腰间一系,拦住身边的战友:“这套系统是我装的,情况我熟悉!”说完,他艰难地爬上20米高的塔顶,打开仪器盒,连续抢修1个多小时,终于排除了故障。当险情解除爬下观测塔、解开安全绳后,李永强一下瘫倒在地上。
每次想起李永强裤袋里藏着的卫生巾,已经转业的战友袁峰就直掉眼泪。上世纪90年代初,南沙生活条件艰苦,李永强患上了痔疮。为了不影响工作,每次守礁,李永强总是悄悄带上一大包卫生巾。
一次观测气象数据,李永强的迷彩服被海水打湿。正当他在房间换衣服时,袁峰推门而入。看着地上沾满血迹的卫生巾,袁峰鼻子一酸……
“我们所做的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但我们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国家……”在第三次荣立三等功后,李永强语重心长地说了这样一段朴实的话。
“哪怕有一天我倒下,也要倒在南沙这片热土上!”
李永强的日记中写着这样一句话:“哪怕有一天我倒下,也要倒在南沙这片热土上!”
他牺牲的消息传来,战友们说:“老李是‘一诺千金’”——
“人在礁在国旗在,誓与礁堡共存亡!”这是李永强第一次奔赴南沙守礁时,面对国旗的庄严宣誓。
烈日炎炎,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永暑礁1号战位上,年过四十的李永强两鬓斑白,海风吹来,古铜色的面庞刻满了沧桑,透过观察镜,双眼紧盯着前方碧波暗涌的海面。这样的场景,战友们司空见惯。
他担任过永暑礁气象分队分队长、守备分队分队长和指导员,并且一直担任永暑礁指挥所1号战位战位长,是目前南沙守备部队资历最老、职务最高的战位长。
“虽是一名技术员,更是一名战斗员,必须时刻保持冲锋姿态,随时准备打仗!”李永强清楚,守卫南沙,保护好祖国的寸土寸海,不能光有一腔热血豪情,更需要瞄准常态化守礁,开展实战化训练,全面掌握克敌制胜的招法、能打胜仗的本领。
5公里武装越野,李永强冲在最前面;技战术训练,他给官兵一遍遍进行动作示范;实弹射击,他练就弹无虚发的本领……在他的带领下,气象分队人人熟练使用7种以上手中武器,擒敌拳、捕俘拳、匕首操,人人娴熟自如;400米障碍、5公里武装越野、3公里武装泅渡,个个都是好手。
在2010年度军事大比武活动中,李永强带领分队官兵夺得9个单项第一,打破守备部队3项纪录,分队连续3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近年来,随着高新装备陆续列装,李永强率先在分队兴起“学高科技、钻信息化、练新战法”热潮,参与组建“特战队”,有针对性地开展爆破、射击、侦察、港口反潜等特战技能训练;带领官兵成功处置突发海空特情500多次,摸索的防空袭、防炮火攻击、防蛙人和小股敌人偷袭等10多种新战法训法在各礁推广,趟出了“以特制特、守礁备战”的岛礁防卫作战新路子。
“老李虽是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但他始终把战位当战场,把守礁当打仗。”站在永暑礁1号战位,油机分队四级军士长张文忠眼圈泛红,“现在每次战备拉动,大家都会把老李的头盔摆在战位上,看着它就像看到了带领我们冲锋陷阵的老李……”
“等我们老了,倚窗遥望南沙会很幸福!”
“不知你的生日是怎么过的,是否快乐,我的窗前,只余下一滴燃熄的烛,如想念你时而零落的——泪。”这是妻子张志靖过生日时,李永强写的一段话。
这些年来,在李永强的日记里,太多太多的篇幅表达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亏欠之意。
为了守礁,李永强两推婚期,婚礼前一天才赶到家,妻子张志靖说:“你就是个来参加婚礼的客人!”新婚第5天,李永强返回南沙。孩子出生都满月了,李永强才回到家,照顾妻儿仅13天后,再次远涉大洋。
在张志靖心里,“等我有空了……”永远是丈夫无法兑现的承诺。一袭婚纱,她梦想了21年,直至去年,夫妻俩才补拍了一套婚纱照。
“等我们老了,倚窗遥望南沙会很幸福!”而今,怀抱着婚纱照,回想起丈夫说过的话,倚窗远眺,张志靖数度哽咽,泪水顺着镜框而下。
当年,为了支持丈夫守礁,张志靖辞去工程师的工作,从老家随军到驻地当了一名清洁工人,月薪仅450元。然而,随军后夫妻俩仍是你在这头我在那头,只能隔海相思。
2005年夏,李永强刚登上开赴南沙的补给舰时,张志靖不幸被一辆疾驰的货车撞倒。送到医院后,手术前却联系不到一个亲人。没人签字就不能手术,望着昏迷不醒的妈妈,年仅10岁的儿子李帅鹏在医院的走廊对医生边哭边喊:“我爸爸在南沙,他回不来,求求你快救救我妈妈……”孩子凄厉的呼喊让在场所有人都潸然泪下……
采访时,李帅鹏昂头指了指下颌一道长长的疤痕:“小时候摔的,爸爸不在家,是妈妈疯了一样抱着我冲到医院!”
2008年5月,李帅鹏即将迎来13年来最期盼的一个生日,因为爸爸李永强终于能和他一起过生日了。
晚上8时,当一家三口同唱《生日快乐》歌时,李永强的手机响了:任务紧急,请速回单位。
原来,永暑礁某气象观测仪器出了故障,采集不了气象数据,需要李永强通过遥控指导维修。
次日早上,当李永强完成修理任务,满眼血丝回到家时,发现妻子趴在客厅的饭桌上睡着了,一桌饭菜还好好地摆着。
而桌面上还放着一张儿子写给他的小纸条:“爸,你又欠我一个生日!还有一张全家福!”那一刻,李永强泪水模糊了双眼……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李永强,一名普普通通的共和国军人,把一生献给了南沙,把身心融进了大海。一名书法家了解到李永强的事迹后含泪挥毫:南沙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