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维吾尔族青年的秦腔缘

如今的塔温觉肯乡,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已成为常态,村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越来越亲。

2018年金秋九月,新疆博湖县农牧民民间文化进景区——塔温觉肯乡专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在板胡、二胡和琵琶等乐器伴奏下,一名维吾尔族青年演唱的秦腔《宝莲灯》选段,赢得阵阵掌声。

fileImg

演唱者名叫吾拉木江·力提甫,是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副乡长、哈尔恩根村第一书记。“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看到周围的叔叔、阿姨们在唱秦腔,感觉它的调子唱出来特别有劲,有点像维吾尔族传统艺术木卡姆的曲调,听过忘不掉。”吾拉木江从小就在心底种下了“秦腔梦”的种子。

此后由于学业和工作繁忙,吾拉木江一直以来只作为票友,关注并欣赏秦腔,没有深入学习。2014年初,塔温觉肯乡在各村成立了农家戏院,乡亲们的秦腔调子又唤醒了吾拉木江的“秦腔梦”,他再次萌生了学唱秦腔的念头。仅喜欢不行,要有人教,到哪拜师呢?热心的村民向吾拉木江推荐了姚炳江。

年过七旬的姚炳江,是当地公认的农家戏院“台柱子”。“秦腔确实比较难学,但只要肯付出,就一定能学会。”知道吾拉木江要拜自己为师,姚炳江非常高兴。“您只要肯教我,我就一定能学会,我有信心。”师徒俩人达成了约定。

吾拉木江从最基本的学起,一步一个脚印。“要培养节奏感,学会拖腔换气。”姚炳江很喜欢这个上进的徒弟,时常上门教学。“唱只是秦腔的一部分,还有动作,要学会走步、手势、甩袖子、转圈、翘指瞪眼睛等,只有这样,唱得才有灵气,别人才愿意听。”师傅教得仔细,徒弟学得认真。

吾拉木江学得非常刻苦,经常摇头摇到头晕,摆手、抖手等动作重复练习上千次,有时累得连筷子都拿不住。经过半年的学习,吾拉木江学会了《辕门斩子》《金沙滩》等唱腔。当年,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举办的秦腔大赛上,吾拉木江获得了唯一的“最佳人气奖”,开始在当地崭露头角。

去年初,吾拉木江受邀到乌鲁木齐参加才艺展示。“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堂上滴血蒙屈冤……”凭借《三滴血》选段,吾拉木江的表演惊艳全场。新疆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季莲认为,吾拉木江学唱秦腔,不仅是传承传统艺术,也拉近了村民间的情感,是贯彻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具体行动。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吾拉木江还带了2名维吾尔族徒弟。师徒3人不仅在“乡村舞台”表演,还把汉语相声翻译成维吾尔语、把维吾尔语小品翻译成汉语演出,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我们通过农家戏院这个载体,发挥像吾拉木江这样的草根艺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塔温觉肯乡党委书记刘宏说,如今的塔温觉肯乡,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已成为常态,村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越来越亲。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南京一派出所9年爱心接力 呵护幼女感动囚子心    下一篇 援藏技术人员张际明:15年扎根西藏,只为瓜果飘香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