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10年间两度成为孤儿,如今投身公益
小雅这个称呼,属于江苏南京和山东德州的一群失独妈妈。在她们心目中,小雅,也就是杨雅舒,是她们的亲生女儿。
2018年1月25日,南京玄武鸡蛋壳公益服务促进中心注册成功,这是小雅搭建的互联网公益慈善平台。
鸡蛋壳,寓意小鸡已经破壳而出。实际上,小雅在公益之路上已经奔走了10年,并且在2014年成立了杨雅舒公益工作室。
小雅现在是南京女孩,她也是云南女孩。此外,她还有一个最显眼的、和巨大灾难联系在一起的身份——汶川孤儿。
10年间,她两度成为孤儿。
她不记得父母的模样。那时家里也是太穷,他们在她年幼时就出去打工,从此再也没回来过。家里也没有电话,他们也没写回来过书信,杳无音讯,就像一粒沙消失在了大海里。
小雅只记得,云南昭通大山里的故乡,上学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那山路弯弯曲曲,永远走不完的感觉。那里成了回不去的故乡,永远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记挂。
2008年,爷爷病重,小雅被送到四川汶川映秀镇的一位远房亲戚家。但“5·12”巨震,让11岁的小雅在惊惧和懵懂间再次失去亲人,失去了家。
小雅再次成为孤儿。此时,对她来说,比成为孤儿更可怕的,是那种孤惶无助的感觉。
小雅的境遇被很多好心人关注。后来,她和表姐被经年从事公益事业、素有“中国好人”之称的邵建波收养。(邵建波事迹详见《中国青年报》2016年4月3日一版《四十三年的感恩传承》——编者注)
现在,小雅对邵建波的称呼,是亲亲热热的“老爹”。但是最初她很抵触这个“老爹”。
对邵建波来说,做公益是平常行为,也因此常把小雅带在身边,让她参与公益。不过那时候的小雅,是既疑惑又委屈,心里对这个邵伯伯很有意见。
她想:公益不是有钱人才做的事吗?难道被帮助的人不应该是我吗?为什么要我去帮不认识的人?
很久以后,小雅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肤浅。如今,小雅已经成了失独妈妈们的“贴心小棉袄”。小雅发现,这些阿姨内心很孤独,害怕寂寞,渴望有人陪伴。
闲暇时,她就去陪阿姨们聊聊天、谈谈心,还借助社会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的力量组织公益活动,带她们出去旅游、散心。
“老爹”的生意在山东德州,因此,小雅每年都会到德州过假期。德州有一位失独妈妈张阿姨,总是叫她到家里去玩。
有一年春节,小雅去看望张阿姨,阿姨非要送给她一个包。怕她推辞,阿姨说得情真意切:“这么长时间了,没送过你东西,你不接受,阿姨心里过意不去。”
等回到南京,小雅打开包,发现里面有个红包,包了2000块钱。她赶紧打电话:“阿姨,你有2000块钱忘在包里了。”阿姨说:“这红包就是我给你的。你现在也不容易,还没工作,又做公益。”
给小雅带来触动的不是红包,而是张阿姨的举动,让她感受到“一种来自妈妈的感觉”。
被妈妈疼,这种感觉,小雅不曾有过。
南京的失独妈妈朱阿姨,经常去小雅家去看她,带着水果、洗发水什么的,还手把手地教她炒菜烧饭。
这都是妈妈对女儿的日常。
“时间久了,觉得不是我帮她们,而是她们在帮助我。她们给我的爱,对我,是一种疗愈作用。”小雅说,她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关照别人,其实就是关照自己。
南京有一位叫刘成根的残疾人,从小就瘫痪。他有个心愿:到玄武湖边 “走一走”, 晒晒太阳,唱唱歌。
这个对平常人来说简简单单的愿望,刘成根实现起来很困难。多年照顾他的妈妈已经90多岁了,一家人的依靠,是他当保安的弟弟。弟弟的女儿刚上大学,要交学费,弟弟为了生计忙碌,顾不上哥哥这个朴素的愿望。
选了个好天气,小雅叫上几位志愿者,大家轮流推着刘成根,到玄武湖边,一边走,一边聊天。那天说了很多话,唱了好多首歌。刘成根大声唱了《中国》《北京欢迎你》,开心得像个小孩。他说:“我很少有机会出来走走,谢谢你们帮我实现愿望。”
小雅感觉自己比他还开心,比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还开心。
做公益多年,小雅的感受是,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她希望通过鸡蛋壳公益服务促进中心,汇聚更多公益力量。小雅想用这个互联网平台,向相关公益慈善组织和个人提供贴心服务,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她举例说,比如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公益项目的创意研发和运作,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公益领袖等,更好地为相关的社区公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