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人大87岁教授吴易风为贫困生捐百万奖金:还将捐遗产

“我出生在江苏高邮农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没有机会受到正规的中小学教育,只读了几年私塾和乡村初级师范。”在穷困中长大,吴易风内心深知寒门子弟对教育的渴求,一次援手或许就能让一颗幼苗成才。

CgrZE10r7aSAGcL1AACEPAVb2oE532.jpg

“我深知贫苦家庭出身受教育的困难,所以我把这次获得的全部奖金贡献出来,设立贫困生奖学金。” 鹤发银丝,腰板笔直,吴易风走上领奖台语调清晰,“我马上就87岁了,来日无多。我已经跟我的继承人——两个孩子商定了,并且写入遗嘱,在我过世后,部分遗产将加入这笔贫困生奖学金。”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他肯定会这么做,不觉得意外。”2018年12月11日,吴易风的学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的王珏向澎湃新闻表示,这对吴老先生来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目录

捐百万奖金和部分遗产设贫困生奖学金编辑本段

12月11日,在第七届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奖项“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92岁的华中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章开沅和87岁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指导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吴易风获得上述奖项。

据公开资料介绍,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是吴玉章基金委员会为表彰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学者设立的专门奖项,于2012年首次颁发。该奖项面向全国,经专家提名、工作小组初选、遴选委员会遴选和基金委员会投票选出,每年表彰2-3位卓有成就的学者,每人奖励100万元奖金。

但对于100万元的奖金,吴易风分毫不自用,像曾经将3500余册藏书全部赠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将北京市劳动模范奖金作为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一样,这一次他也果断捐赠。

“我出生在江苏高邮农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没有机会受到正规的中小学教育,只读了几年私塾和乡村初级师范。”在穷困中长大,吴易风内心深知寒门子弟对教育的渴求,一次援手或许就能让一颗幼苗成才。

不仅是这100万元,吴易风现场还认认真真地算了一笔帐:自己还有住房,面积不算小,以后保守估计能至少值四五百万,加上今天的一百万,一共至少有五六百万可以用于资助贫困生。

“我马上就87岁了,来日无多,我已经跟我的继承人——两个孩子商定了,并且写入遗嘱了,在我过世后我的部分遗产将加入这笔贫困生奖学金。”吴易风说道。

但实际上,澎湃新闻了解到,吴易风患有心脏病等各类疾病,而老伴在跌过一跤后,病倒在床,需要要全力以赴照顾,这笔奖金或许本可以让他的老年生活更为容易。

对于老师的慷慨,王珏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吴老师总是在各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每一年都自掏腰包,请我们在校的老师和学生吃饭。”她向澎湃新闻表示,同时,吴易风对学生要求严格,读博期间“我们每个星期都要做读书笔记,他会帮我们规定到每周要读多少书,书读到多少页,做到很仔细”。

吴易风的另一位学生,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室主任郭冠清也表示,吴老师待人诚恳,对学生耐心细致。“在上博士的时候,每两周都会向吴老师做一次汇报。每一次汇报中,吴老师都会对我们在正在做的东西了如指掌,哪怕某一次提及的一个小观点,吴老师都还记得清清楚楚。”郭冠清告诉澎湃新闻。

“我是学校里学历最低的教师”编辑本段

在颁奖词里,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林岗评价吴易风先生为“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一级教授,他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三个重要领域都取得了学界瞩目的丰硕成果”,“治学严谨,坚持真理,不跟风,不唯上,不媚俗,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系统的批判性研究的领军者,是很早就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旗帜鲜明的抵制和批判的经济学家之一”。

虽然是众人心中大师级的人物,但吴易风从来都说自己是“学校里学历最低的教师”。

“我是什么学历都没有,不是博士,不是硕士,连学士证书都没有,因为我们那时候只给一个毕业文凭,没有学士学位,所以我常常跟同学说,我是什么士都不是。”吴易风自我评价道。

但在郭冠清眼中,正是如此,吴老师才更让人钦佩,“吴老师的一生都在奋斗,靠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学者”。

靠自己成为“大家”,这其中的辛酸艰苦旁人往往难以想象。

吴易风曾在《经济学动态》的一次访谈中提到,1953年自己被调入刚成立的江苏省转业干部速成中学工作,成了一名中学教师。当时除了讲授语文课和历史课外,学校还让他讲“经济建设常识”课程。

“要教这门课,我只好自己赶快先学。先是反复学习《经济建设常识》读本,后又开始自学当时被列为干部必读的一部翻译过来的《政治经济学》。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政治经济学。”吴易风说道。在此期间,他还在抓时间自学了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的主要专业课程,并先后在苏北俄语学校和上海俄语广播学校学习俄语,取得了上海俄语广播学校的毕业证书。

而到了1955年,吴易风凭借着“高中毕业的相当程度”幸运地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他分外珍惜难得的大学深造机会,啃英语,啃数学,啃电脑,爬过一道道难关。

据光明网报道,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只教授俄语,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方经济学,吴易风就从国际音标开始自学,硬是把英语啃下来了。而经济学还需要数学的底子,他就向当数学教师的妻子学习数学,攻微积分、做习题、再交给妻子批改,这样,数理经济学需要用到的“线性代数、概率论”等他都掌握了。20世纪90年代,他又开始自学电脑教程,一通百通,成了真正的“三通经济学家”。

“做学问的都知道,通一门就很不容易,要努力一辈子,哪能通几门?对于有关我的各种溢美之词,我只能说‘受之有愧’。”吴易风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郑久强:砥砺26载 把自己炼成一块好钢    下一篇 面对尖刀,这个“编外警察”挺身向前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