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他与“核”共舞26年,连续56000步操作“零”失误

每十八个月,核电站要进行一次大修,这是核电站最重要的时间,三分之一的核燃料要被置换,同时要对破损的核燃料组件进行修复,此时便是乔素凯与他带领的团队大展身手的时刻。

乔素凯是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与核燃料打了26年交道。

至今,其所在团队共为国内22台核电机组完成了100多次核燃料装卸任务,创造了连续56000步操作“零”失误的纪录,实现了燃料操作“零”失误及换料设备“零”缺陷,堪称守护核安全的典范。

被称作“国家名片”的核电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地方。乔素凯的工作岗位就在核电站的最深处,那是一个有如大海般的蔚蓝水池。

美丽的水面下,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核燃料。每十八个月,核电站要进行一次大修,这是核电站最重要的时间,三分之一的核燃料要被置换,同时要对破损的核燃料组件进行修复,此时便是乔素凯与他带领的团队大展身手的时刻。

“修复是最难的,也是要求最高的。”乔素凯带领的团队,是国内唯一一支核燃料组件特殊维修专业技术团队,全国一半以上核电机组的核燃料都由该团队来维护和维修。“运行过的燃料棒里边有将近200帕的压力,这个气压是非常大的。一旦破损整个放射性气体就会迅速扩散到这个厂房里边,所以我们为了防止整个厂房不受放射性沾污影响,所以就把全部通风都停了,要戴面罩不能说话。”乔素凯介绍。由于核燃料棒有很强的放射性,因此必须放置在含有硼酸的水池中来屏蔽辐射,这也就意味着修复的工作要在水下完成,修复的第一步就需要打开组件的管座,这个过程需要在水下拆除24颗螺钉。不同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拧螺钉,乔素凯需要用一根四米的长杆,伸到水下三米进行操作,这是一个对精度有严格要求的动作。

“核燃料无小事”是乔素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也一直以“不允许毫厘之差”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身边的同事。作业过程中,他们仅靠手势指挥,就能做到分毫不差。

有一次,在大亚湾电站核燃料组件修复过程中,当破损燃料棒拔出后插入替换棒时,该棒位置比其他棒位低了几毫米,担任项目负责人的乔素凯坚定地表示:“必须返工!核燃料无小事,我们不能在核燃料组件上留下任何安全隐患,一次就必须把事情做好。”最终,在大家的反复试验下,将替换棒拉到了正常高度,成功修复了组件,保证了组件再入堆后的安全运行。

乔素凯有着一个保留多年的习惯,那便是随身携带一本小本子,换料现场和PMC(核燃料装载贮存系统)设备哪里有缺陷,哪里需要改进,他都会一一记下来。“将需要修复的燃料棒取出时必须慎之又慎,核燃料工作干得时间越长,就会越谨小慎微。”乔素凯如是说到。

2012年以前,我国核电站使用的水下耐高辐照光导管摄像机需要从国外购买,一套60多万元。“那时候,水下摄像机坏了还得请老外过来维修,他们从上飞机开始按小时收费。”为实现技术与产品国产化,乔素凯与相关机构花了7年时间,成功研发了自己的摄像机。

十年磨一剑,二十年磨一心,二十六年来乔素凯一直用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不断探索,艰难攻关,只为打破国内技术空白,完善操作工艺,他常对同事和家人自豪地说:“我们中国人的核电出口了,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去帮外国建设运营核电站,我特别骄傲!”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他是一个网红主播,直播帮50名流浪汉回家    下一篇 一座寨子守护一座“红军桥”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