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他是小岗村的一面旗
今天讲述的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原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一些小故事。
沈浩精神和“大包干”精神,是小岗文化中的两面旗帜。今天我们说小岗,必然要说沈浩。没有小岗,不可能有沈浩;而没有沈浩,小岗也不可能有当下丰富的文化内涵。
沈浩来到小岗,给小岗注入新的理念,让小岗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原本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庄,变成了一个充满现代城镇气息的社区,没有昨天的沈浩,就没有今天的小岗。用当年凤阳县委书记马占文的话说:沈浩是一个英雄。他生活在小岗的6年,是小岗的英雄年代,他创造了小岗的历史。
一顿饭编辑本段
2004年2月,沈浩从省财政厅来到了小岗村。小岗“偏”,尽管离县城直线距离只有20多千米,但到县城要绕过镇里走上40多千米,路面坑坑洼洼,乘车至少需要1小时;小岗“穷”,因为位于高岗,缺少资源,生产条件恶劣,十年八旱,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2300元;当时的小岗“散”,村庄乱,环境差,没有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核心。
沈浩坚信:小岗是“中国改革第一村”,这个品牌全国独有,只要找准了一条发展的路子,只要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实现小岗的快速发展指日可待!
然而村民们对这位省城选派干部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认为他是来“镀金”的,并不信任他。“他恐怕在小岗待不了两个月。之前下来的干部,有的来这‘镀镀金’,回去就提拔。”村妇女主任韩巧兰和村里人的想法一样。
“我要一家一户吃顿饭。你陪我去关友林家。”在村里刚安顿下来,沈浩就对韩巧兰说。一听说要去关友林家,韩巧兰有些担心地说:“沈书记,他家老婆孩子精神都有问题,吃的像猪食,卫生条件很差。苍蝇嗡嗡叫,床上、锅台上都是,多得像牛毛。村上人都不愿进他家门,我看你就别去了。”沈浩点了点头,随即又用力一摇头,说:“村上人不去他家,我更要去看看到底有多难。”沈浩不但去了关友林家,而且还在苍蝇嗡嗡的环境里,和关友林一家一起吃了一顿饭。
“这书记一来就下农户家,而且一点也不嫌弃关友林家的穷和脏,看来和别的干部不太一样。”看着沈浩亲切的样子,韩巧兰的想法开始改变。不久,沈浩找来工匠粉刷了关家的3间平房,给地面打了水泥。有关方面为关家办了低保和特困户手续,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1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在不少人家吃了“一顿饭”。这“一顿饭”让沈浩摸清了小岗的家底,对“小岗怎么发展、要实现什么目标”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沈浩把小岗创新发展的路径归纳为“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他还紧紧围绕“三步走”的发展规划,设计实施了一些子项目,比如扩大优质葡萄种植面积,兴建大包干纪念馆,引进一些工业企业,等等。第二件事是改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条件,比如修路、打辐射井、推塘筑坝等。第三件事就是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大包干”的带头人到大寨、南街、华西等村考察学习,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一条路编辑本段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所有发达地区的共同经验,小岗人自然知道。村里友谊大道东边2里多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伙都盼望着改成水泥路。新官上任的沈浩跑上跑下争取支持,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万元。
在村委会上,沈浩给大家算了笔账:如果通过招标来修路,需要58万,但政府仅仅拨下来50万的修路资金,资金不够;如果我们村干部带领村民来干,不仅村民可以从中得到实惠,我们还可能会为村里省下一笔活动经费。当时绝大多数人都表示同意自己带领村民来干,但个别村干部坚决反对这么干,坚持把工程招标,让别人来干。当时有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如果不是大家伙极力劝阻,两人都有可能动粗。
因为沈浩的意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经由村委会表决,友谊大道延伸工程最终还是选择了由村民们自己来做。
2004年8月17日是道路开工的日子,沈浩在日记中写道。开工第一天先是由村干部带头上阵,大家都表现得很卖力。尤其是一位姓唐的四川籍妇女干得特别出色,一位女同志用机油擦板,实在令人感动,如果都能像她那样出力,公路何愁早日铺不好?!谁说小岗人不能干,这位妇女的行为做出了强有力的回答。由于事先灯没有装好,大家摸黑还在干,没有锹,干部们就用手捧,这难道不该表扬吗?收工时已是晚上9点多了,干部们还要留下来研究明天的工作,直至深夜11点。”
因为村务繁忙,沈浩不能时时顶在工地上,为了确保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及时完工,他叮嘱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和几个村干部不能有丝毫松懈,一定要和群众一起干。而沈浩自己,一有时间就来到工地,和大家一起干。有一次,车子轧到了水泥模板,刚拌好的水泥熟料撒到了地上,一时找不到锹,情急之下沈浩用手把水泥料一下一下捧回到路基。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谁都不浪费一点材料。
经过全村干部群众两个多月的努力,小岗人顺利地完成了这个道路延伸工程。经过计算,人工加材料总共花了27万元,比招标的方式节省了31万元。村民们也从工程中得到了实惠,参与修路的村民每户都挣了1000多元。
行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一条路修好了,小岗村的凝聚力加强了,沈浩的形象在村民的眼里变得更加亲切了,大伙的气也顺了许多。
一次“捞”人编辑本段
沈浩挨打,今天说起来,可能没有人会相信。
但沈浩在小岗村,确实挨过打,而且还让人家打得不轻。那是2004年夏天一个漆黑的夜晚,从村民家里走访出来,沈浩一个人返回住处,在村西口被几个人围住了。他有些吃惊,刚想开口说话,脸上就挨了几拳。他一边护着头,一边大声喊:“别打了,我是小岗村新来的书记!”
黑暗中有人冷笑一声,咬牙切齿道:“书记?打的就是你这个新来的书记!”
说着,又是一阵拳打脚踢。在塘里洗澡的村民勇敢子听到了声音,摸块石头冲上来,才把几个人吓跑了。临走还有人撂下话:“姓沈的你给我听好了:从哪来的,给我滚回到哪里去!”
勇敢子就是关正银,前文说过,他是“大包干”带头人关友申的二儿子,当时任小岗村的治保主任。因为天太黑,到今天我们也无法知道,那天夜里打沈浩的到底是些什么人。
而敢于公开和沈浩叫板的,是另一位“大包干”带头人的儿子,他家开着小饭店,用着村里的自来水,却不愿交水费。沈浩到他门上,要他交水费,不想他跳起来,冲上去,照着沈浩的肚子,飞起来就是一脚。这一脚踹得够狠的,沈浩捂着肚子,蹲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
当即就有人报了警,等沈浩从医院里检查回来,打他的人已经被派出所带走了。这不是激化矛盾吗?沈浩顾不得休息,赶紧去了派出所,和所长通融,把他给“捞”了出来。
对于沈浩的被打和“捞人”,温跃渊在《人民村官沈浩》一书中曾这样写道:
乡村是个人情社会,村干部在处理问题时,光公对公、硬碰硬不行,还需要点人情,需要点智慧,需要点灵活性。更何况小岗的情况特殊,有人说小岗村的某些村民,是“中国最牛村民”,不乏通天的人物。在小岗,任何一件小事,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很快传得全国人民都知道。
2004年8月27日下午2点左右,有人把电话打到了沈浩的房间,对他进行恐吓。根据日记,当时有严余山和严德宝两个人在场。沈浩特意记下他们的名字,不光是真实记录,也是为了日后万一有什么事情,好让两兄弟做个见证。
沈浩在小岗的6年间,写下十几本日记和工作笔记,有些地方记得很详细,有人物,有场景,有气氛,有对话,为我们还原事情的真相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接到恐吓电话的第二天,2004年8月28日,沈浩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小岗村20多年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正气压不住邪气!
公有资产。待到了工地,吴广兴等人反映,10袋水泥在没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被强行拉走,说明天还要拉。村民只有议论,不敢当面反对。
但小岗村的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支持沈浩的,几个月踏踏实实工作,很多群众已经喜欢上了沈浩,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让沈浩看到了改变小岗的希望。在2004年8月29日的日记中,沈浩写道:
昨天下午和晚上都有村民来住处与我谈话。有的是当年的带头人。谈小岗20多年没有发展的根本原因,谈个别“村霸”的作恶多端。然而谈得更多的是,让我挺直腰板,要坚持住,小岗村95%以上的村民是支持的。还剩12名“大包干”带头人,有10个人是支持的。说不要让我走,假如回到合肥,还是要把我请回去。说3年后,若我非得回去,一定敲锣打鼓把我送回去。我能听得出,他们说的都是真心话。
在2004年下半年的日记中,曾多次出现“小岗村正气不扬,无以发展”这样的话,可想而知,沈浩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多困难。对沈浩的恐吓最终是否实施,我们无从知道,从日记中我们也看不出,恐吓他的人究竟是哪一个。沈浩没有退缩,他深知只要表现出哪怕一点点胆怯,自己就输给了对手。深谙乡村人情世故的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在小岗站住脚跟,必须有胆有略,有勇有谋,一手软一手硬,有的情况下要和颜悦色,有的情况下则要疾言厉色。他握紧话筒,挺直腰板,义正词严地说:“你来吧,我等着!”
果然,他的凛然辞色,把电话那头的人给镇住了。从1993年起,挂职干部就如走马灯一样,在小岗进进出出,来来去去,上级还派过一个刑警队长来当书记。可是因为“村情”太复杂,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站住脚跟。
所以沈浩刚来的时候,大多数小岗人,才投以怀疑的目光——刑警队长都镇不住,你能镇得住?!
沈浩面皮白净,体态偏瘦,看上去比较文弱。
让小岗人万万想不到的是,看上去文弱书生样的沈浩,非但没有被吓跑,反而站稳了脚跟,在小岗安营扎寨了。他自己受委屈不要紧,对打他的人,自己去把对方“捞”出来,用他的宽容、大度感化你。那些一开始想和他捣蛋的人,或是想看他笑话的人,后来大都成了他的拥护者,包括个别扬言要和他动手的人,最后也都对他口服心服。有些开始对沈浩不够理解的“大包干”带头人,在他第一个3年任期满后,要留他时,也毅然按下了红手印。
小岗人看见了一个敢于碰硬的沈浩,也看见了法律的神圣。法治观念开始更多地融入小岗人的生活。在一系列制度的规范下,村两委的素质首先提升,带动的自然是群众。在今天迅猛发展旅游经济的小岗,小岗人的良好素质已经让前来投资和旅游的人深有感受。
一张纸编辑本段
汪静静是省委组织部第一批选聘生,被分配到小岗村给沈浩当助理。虽然只有短短的1年多,但汪静静却是他生活工作中点点滴滴最真切的见证者。
汪静静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沈浩见面是2008年的8月14日,她初次到小岗村报到的时候。那时沈浩正忙着接待客人,村里的干部就让汪静静在旁边的办公室等一下。之前汪静静就听到有人说沈书记“大大咧咧,心直口快,很容易相处”,也有人说沈书记“很抠门、很严厉,训起人来不留情面”。沈书记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汪静静充满了好奇,对未来的工作也充满了忐忑。可是汪静静左等右等,沈书记还是没有谈完,汪静静有点着急了,好不容易等到他送客人出门,汪静静就急忙跟了过去。他只是看了汪静静一眼,便说:“我知道了,你就是新来的大学生。村民找我有事,我要马上过去。你先熟悉情况,有时间我再找你谈。”汪静静一句话也没来得及说,他就转身往村子里走了,汪静静看到的只是他步履匆匆的背影。本以为书记会关照一下自己这个刚到农村的大学生,结果得到的却是几句硬邦邦的话语,所以,当时汪静静就觉得这个书记有点不近人情。
然而,当汪静静真正开始工作了才发现,原来沈书记真的很忙,汪静静看见他的时候他在忙,汪静静看不见他的时候他也在忙;工作时间在忙,吃饭和应该休息的时间还在忙。每天早晨,汪静静都会泡一杯清茶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可是他上班以后经常一口茶也顾不上喝,一天下来,那杯茶还是原封不动地摆在那儿。他吃饭从来没有准点,有时中午一两点钟才吃上饭,中途可能还会接到五六个电话,饭都凉了,电话却没有打完。他的事情总是忙不完,他忙着走家串户了解群众情况,忙着为村里筹钱修路,忙着制订新区规划,忙着为孤寡老人建一个温暖的家,忙着招待一批又一批来村里洽谈业务的客商……时间在慢慢地推移,汪静静对小岗村的情况渐渐熟悉,对沈书记的了解也在一天天地加深。沈书记的忙碌,汪静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汪静静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真正想为小岗村做点事情、真正想让小岗村的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人,他的忙碌是为了小岗村的发展和小岗人的福祉。
汪静静和沈浩的第一次深谈是在2008年年底的一天。汪静静接待一位给小孩办户口的村民,因为不符合政策,汪静静只能耐心地给他解释。但那位村民性子急、嗓门大,甚至有些蛮不讲理,和汪静静大吵大闹,让汪静静很生气,也觉得很委屈,当时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心想:这样的工作太受气了,以后还怎么干啊?后来汪静静到沈浩那里诉苦,没想到他听了之后,非但没有安慰汪静静,反而乐呵呵地让汪静静坐下,对汪静静说:“这点委屈都受不了,那以后你在小岗村还怎么干下去啊?”听了这句话,汪静静心里更生气,不客气地对他说:“不是受不了委屈,凡事总得讲点儿道理吧?”听了汪静静这些没好气的话,他盯着汪静静沉默了几秒,语重心长地对汪静静说:“汪静静啊!你讲的话我理解,我在小岗这几年,比你了解得清楚。村里有些事情也的确不好做,但是我们到这里不就是帮村里干事、为村民服务的吗?当个村官不容易,要有长期与困难做斗争的准备。尤其像你这样刚走出校门的女孩子,在小岗、在农村工作更要坚强!”看着沈书记睿智而坚定的眼神,此时的汪静静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怒气与委屈,反而有些惭愧,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坚强起来!其实,汪静静也知道沈书记刚来的时候,村民们不理解、不支持他,他比汪静静受到的委屈多多了。可是,在这么多日子以来的朝夕相处中,汪静静从来没见他表现出委屈,更没有气馁。汪静静想,即使有委屈,他也一定独自承担;即使他也流泪,但是擦掉眼泪,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还是那样一个乐观坚强的沈书记。
熟悉沈浩的人都觉得他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在沈浩留下的东西中发现了7双沾满泥巴的鞋,沈浩的衣服也都是他爱人帮他买的。他爱人每年都要帮他买很多衣服,但是沈浩不是把衣服送给了村里的困难户,就是压在箱底忘了穿,整天套在身上的就那么几件。他总喜欢穿一件不起眼的土黄色衬衫,汪静静曾经劝他把这件土不拉叽的衬衫换掉,可他毫不在意。2008年胡锦涛来小岗村视察,沈浩刚刚从北京坐火车连夜赶回,来不及换一件像样的衣服,就穿着这件旧衬衫一路陪同视察了小岗。
沈浩为人随和,给人的感觉有点粗枝大叶,但是相处时间长了汪静静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尤其是他的抠门更是非常有名。一天,汪静静和同事在办公室里打印资料,随手把打印坏的资料揉了揉扔进垃圾篓里。没想到沈浩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他弯腰捡起垃圾篓里的纸团,先把纸团解开,放在桌上摊平,然后,非常严厉地说:“年轻人不知道节约,反面不是还能用吗?”当时汪静静心想:不就一张纸吗?沈书记也太抠门了!可是,沈浩对群众却大方得很,一点也不抠门。有一次,一个村民到办公室复印东西,因为页数比较多,汪静静就没给他复印,结果汪静静又挨了沈浩一顿批评:“你们为什么不给他复印?”汪静静说:“他的材料多,浪费纸。”沈浩正言道:“为群众办事能叫浪费吗?你们以后注意了,凡是群众要办的事,马上就要办,还要尽量办好!”
一声诺编辑本段
小岗面业是来小岗村落户的第一家企业,也是沈浩来小岗以后招来的第一个规模企业。老总张玉奇原本经营着一家日加工250吨粮食的面粉企业,销路和效益都很好,生产出的产品根本不愁卖。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沈浩认识了他。在当天的饭桌上,沈浩就瞅着空子跟他谈自己关于小岗村的未来规划,谈他发展小岗村农业产业化的宏伟蓝图,并诚恳地邀请张玉奇来小岗村投资。后来经过多次洽谈,张玉奇与小岗村达成了以小岗村入股的方式合资建设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协议。协议签订后,沈浩就为小岗面业的早日落户投产奔忙。张总说:“我是被他感动了,小岗面业能最终落户并投产,沈书记出了很大的力。为了小岗面业,沈浩协调解决了20亩的建设用地;从立项、设计到开工建设,县发改委、土地、房管等部门都是他亲自带着我跑,为我一路争取了绿灯:在资金紧张的时候,他前后跑了省财政厅五六趟,为企业争取到四五十万元的扶持资金,钱虽不多,但实在让我感动。”
2009年初,小岗面业的厂房建设及机器安装已经完成,在正式生产前,就等供电部门供电。按照正常程序,为企业供电需要走一系列程序,还要等一段时间,沈浩得知情况后,亲自到供电部门协调,让小岗面业得以提前开工生产。一说到沈浩,张玉奇叹息之余是连声称赞:“沈书记对来小岗的企业非常关心,在企业有困难的时候,只要你提出来,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从没有打退堂鼓的。在小岗面业建成后,沈书记还多次到省城想为我们把省级龙头企业跑下来。他曾经和我说过,企业是他招来的,当时有过承诺,要搞好服务的。如果因为投资环境或者是服务跟不上而影响了企业在小岗村的发展,他感觉对不起人。”
GLG生命科技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甜叶菊生产和销售企业。2009年3月20日,总投资达15亿元的“小岗村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产业园”项目经过洽谈和筹备终于在小岗村落户,这是落户小岗村最大的项目。谈到这个项目,2017年11月23日晚,时任凤阳县委书记马占文在安徽省盐业总公司办公室说:
美国GLG公司,专门生产甜叶菊糖的,最初是到明光市投资的,它在那儿提取的甜叶菊糖是粗糖。负责人叫张永博士,他拥有甜叶菊糖的深加工技术。沈浩希望把这样的现代农业产品生产引到小岗村来。他经过调查,认为小岗土地的禀赋非常适合种植甜叶菊,他的理想的模式是,本地农户利用这个技术来种植甜叶菊,提高经济收入,同时,甜叶菊的深加工再拿到小岗村来。
为了吸引住这家公司,沈浩千方百计,不断找各式各样的关系,说服张永博士。甚至还找到当时安徽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赵树丛,他和张永博士是山东大学校友。最后,在沈浩的努力下,张永博士终于同意到小岗来,建甜菊糖的深加工基地。同时还准备把甜叶菊的种苗繁育基地放到小岗村。种植环节里面,最赚钱的是种苗。加工环节最赚钱的是最终的高端产品。这是小岗有史以来第一个农业产业化项目,也是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工业项目。按当时的规划,这个厂光雇佣小岗村村民,就达两百多人,准备流转的土地要达到上万亩。小岗村周边的村子都要受益。村里面为了支持GLG公司,也流转了500多亩土地。村民们对这个项目能落地小岗村也是欢欣鼓舞,充满激情。
在GLG土地征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件事——祖坟的搬迁问题。农民对于动祖坟这件事非常忌讳。那里面有的祖坟,他们家有人是在外面事业有成的,也是知名人士,怕坏了风水,更不愿意动。沈浩为了让大家支持这个项目,挨家挨户做工作,白天不行,晚上再去。拿着酒,拿着菜去。按照咱们农民方式,在家里喝着酒,和村民聊天。一户一户地喝。同时为了安顿好那些搬迁的坟墓,在村子东头,专门规划了一块墓地,栽上松柏,环境打造得幽美,来安抚村民情绪,引导大家去迁坟。在迁坟的当天,沈浩率领全村干部,到现场,向迁坟的那些农户鞠躬表示感谢。那个场景非常感人,对沈浩来说,他仿佛看到一个未来新小岗正在向他走来。沈浩虽然非常疲惫,但内心充满希望。
一座桥编辑本段
以前,从小岗到凤阳县城要绕过小溪河镇走上40多千米,且道路年久失修很不好走。为解决小岗的“出行难”,沈浩大胆提出修一条北通省道307线、南达国道101线贯穿小岗村的“快速通道”。他先到县里汇报,又到市里汇报。县、市当然都支持。他又找到时任安徽省交通厅厅长,汇报修建“快速通道”的意义。交通厅厅长被他的真诚与执着感动,亲自来到小岗实地考察,认为沈浩提出的建议对于促进小岗的发展非常有意义,同意省交通厅拨款支持。这条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牵涉到要跨京沪铁路修一座桥,这要上海铁路局和铁道部批准。为一个村子修路,架桥时要让繁忙的京沪线列车短暂停运,很多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沈浩全然不顾,到上海铁路局、铁道部等一次次地奔走求助,终以诚心赢得支持。
在高架桥合拢的时候,以秒计算的京沪铁路,为小岗村快速通道桥准时对接停运了45分钟。在高架桥合拢那一刻,现场的小岗人民沸腾了,人们涌上高架桥欢呼雀跃。2008年6月底,村民出行比原先缩短20多千米的小岗快速通道正式通车!这也标志着红手印留下的村支书,把小岗带入发展的快车道。如今,这条路被命名为改革大道。
马占文说:“京沪铁路上架桥,是沈浩为改变小岗村道路设施而做的一件超乎寻常的事。这件事做成以后,对小岗村村民起到了很大的震动。感觉到,小岗村是有希望的。这条路是小岗村的希望之路、康庄大道。”
一扇门编辑本段
最先发现沈浩离世的是村民杜永兰。她是2009年11月6日清晨6点多去找沈浩的。杜永兰家人前段时间出了车祸,医药费花了3万多元。老伴长年有病,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买药,那天早晨是找沈浩拿他已经答应的借款。推门进去,1万元钱整整齐齐放在桌子上,但沈浩已经去了。
6年来,只要人在宿舍里,沈浩就不锁门,他的房间,村民们随时可以进去,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和他敞开心扉谈。有村干部看他太辛苦,就让人在他的房门外安装了一扇铁门,想让他多休息一会儿。他看到后很不高兴,说:“我知道农民的难处,他们找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从此,这扇铁门就再也没有锁过。
6年里,沈浩敞开的不是门,而是一颗炽热的爱民之心。
2006年年底,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即将结束。3年时间,沈浩向党组织、向小岗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就要回省城了。按说,任期届满回机关工作很正常,而且从家庭考虑,他也应该尽快回去。他对“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我真的想回家了。来小岗这3年,我与老母亲没有见过几次面,女儿送老家读书了,长什么样都快想不起来了。还有呀,我有些工作没有做到家,觉得对不起群众。”严金昌也对他掏出了心里话:“我知道,这些年,你为我们把心都操碎了。现在小岗正在大变样,你要是真走了,我们怎么办?我们都想好了,一定要把你留下来!”
回忆那段时光,马占文说:“第一个3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沈浩已经开始谋划小岗村如何加快发展的系统思路。他的第一个任期即将到期的时候,很多村民有焦虑感,觉得这么好的带头人,来这3年给小岗村打下这么好的基础,正是大家甩开膀子要加油干的时候,带头人要走了。沈浩那个时候也非常矛盾。我曾经问沈浩:沈浩,你这3年不容易,已经创造了小岗的历史。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他说,这3年也就打打基础,如果要真正改变面貌的话,还要再干几年。他对能不能留下来,自己也是矛盾的。”
11月小岗人开始行动了,以他们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孤注一掷的方式,向各级领导机关递交了一份请愿书,叙述了沈浩3年来在小岗村做出的10个方面的贡献,“现在群众听说他将要调离小岗,小岗人舍不得他走,小岗村需要他,也离不开他”。
于是,严宏昌、严金昌等98户农民像当年搞“大包干”那样,按下鲜红的手印,找到省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和省财政厅,要求沈浩继续留在小岗村工作,带领大家再干3年。28年前,小岗人按手印,是为了吃饱饭而要地;这次小岗人按手印,是为了致富而留人。面对小岗人庄重而珍贵的红手印,组织上征求沈浩的意见。沈浩十分矛盾,毕竟家里有很多困难,再抛家3年,愧对家人。但是,面对98个鲜红的手印,面对组织的殷切期望,特别是小岗村刚步入加快发展的轨道,他又实在难以割舍,便毅然决定留在小岗。他对村干部说:“在小岗待了3年,习惯了,我留下来和大伙再干几年,小岗未来发展的基础会更扎实!”
正是因为如此,面对沈浩的离世,64岁的杜永兰泣不成声地说:“我现在心里像刀挑了一样!我代表全家7口人向沈书记说声对不起!我们多‘扣’他3年,对不起他一家老小。我60多岁了,没见过他这样的好干部、好书记!他处处为小岗着想,没有他,我们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困难户生病了,他自己掏钱帮着治。全村从老到小,没人能说出他一点不好!”
文章选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于2018年9月推出的《小岗村40年》,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