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村支书自办书院 ,把更多农民请进书院
“读书还有用吗?咱们农家娃,出门求学,不如外出务工。这样更实在。”
“读书没用。现在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到处都是。读完中学能认路牌能汇款就行,早挣钱早养家。”
每当听到这些对话,对“知识改变命运”深信不疑的刘深灵,总想做点什么来驳斥。因此,4年前他卸任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蓬莱村村支书后,自掏腰包创办了“蓬莱书院”。4年坚持下来,书院越来越火,这坚定了刘深灵的想法:欲得“黄金屋”,欲遂平生志,农家子弟更需“六经勤向窗前读”。
不信读书无用,扩建新房办书院编辑本段
蓬莱村名副其实,水秀山清,农舍精美。夏季,田间瓜果飘香,里外树木葱郁,鸡鸣犬吠,美丽如“仙境”。驶过村头一座新建寨门,沿着干净的连户水泥路,穿过川黔铁路地下通道,再行200米即到刘深灵家。“蓬莱书院”匾额高悬小院门头,字迹坚毅,是贵州省委宣传部颁授的,院落占地千余平方米。院中一座三层洋楼,正门上挂“教育世家”和“蓬莱书院”两个匾额。门前两棵大桂花树,呈伞状散开,枝繁叶茂。靠里修有假山水池,边旁立一野杨梅树,紫红的果实挂满枝头。许多盆景点缀窗台、走廊,环境优美、清幽。
教书育人,是刘家祖训。刘深灵说,他们家族自清代开始传播文化,现已连续五代人从事教师职业。自己4个儿女,其中老二是小学校长,老四是计算机老师。“家人爱学好学,崇尚教育。”父亲的“尚教”深深影响他,刘深灵回忆,儿时村里无学堂,父亲不忍孩子们无书可读,浪费时间,便自开私塾,大树下摆起露天学堂。没钱的也收,只需一两斗米作学费。条件异常艰苦,教学严厉。父亲穿着长衫,戴着小帽,一把竹片,来回踱步,不认真读的学生,经常被打手心。
“人只有好好读书,一辈子才有出息。”摸着手心,刘深灵似乎还感到曾被抽打的痛。不过,和很多学生的感受一样,父亲的这句话让大家受益终身,很多人改变了命运。“不过,父亲曾说过,改变他们命运的不是我,是知识,是读书。”
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变好,刘深灵发现,原来校舍条件差,但读书的孩子多,人人想读书跳龙门。现在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很多娃却不愿上学,宁愿去城里务工。大学生就业难,对农村教育影响很大。刘深灵说,这导致很多家庭认为读书无用,村民失去了砸锅卖铁供读书的动力。
怎么能扭转村民的观念,刘深灵常在思考。2010年,卸任村支书后,受父亲开私塾启发,趁家里盖新房,他增加成本12万,多修了两大间房办书院,共120平方米,取名“蓬莱书院”。农民办书院,村民很稀奇。刘深灵说,就想证明读书管用,有知识就有力量。“我想让一些人重拾对读书的信心。”
重视实用技能,村民学会拜书为师编辑本段
“蓬莱书院”开办伊始,新鲜之余,更多村民是不解,觉得老支书有点“吃饱了撑的”。城里图书馆多好,人都去得少。农家书院,肯定无人问津。刘深灵却不信邪,“倡导多读书,要从自己做起,慢慢带动全村爱学、好学。”
刘深灵个人办书院的想法得到乡里、区里的支持,很快就获得批准,尽管鲜有个人申请。不仅如此,区里的文明办、图书馆等单位还不定时送些书给书院。
踏进“蓬莱书院”,刘深灵的客厅是阅读室,有一方桌,还有一摞摞叠起的塑料凳,供坐着读书。里面一间藏书室,三面靠墙的书架古色古香,系文化部门赠予,架上书籍基本摆满,室内也配有桌椅。
刘深灵介绍,“蓬莱书院”目前共有藏书4000册,涉及文化、科技、政经、少儿、综合等,分门别类排列。其中,800册为明清古书,均是家里祖辈传承下来,有些虽破烂不堪,但弥足珍贵,读来另是一番滋味。“这里的书老少皆宜,学习、消遣均可。”
开张头一两年,村里来看书的人的确少。村民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打麻将。学生们放学放假想着玩,看电视。主动请人来读,很多给点面子应付,下次便不再来。
瞅准村里正在建“白云区农业现代示范园”的时机,刘深灵第一个在村里创办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老刘农家乐”,他用家里类似的藏书指导院落、厨房、饭厅建设,自种绿色蔬菜,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每年轻松赚十余万元,“眼红”了很多村民,纷纷来刘深灵家取经。老刘毫不保留传授经验,慢慢地村里建起十余家农家乐,很多发展起辣椒种植,碰到困难,拜书籍为师找答案,实在不行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书院成了一个讲堂,成了一个议事之地。
渐渐地,“蓬莱书院”有了些人气,甚至个别村民主动找书读。从被动去请到主动要读,进了一小步。刘深灵非常感慨,“不能死读书,学以致用,管用是硬道理,管用才觉得不可或缺。”
改善阅读环境,把更多人请进书院编辑本段
“怎么把书院办好,刘深灵真的很用心。”白云区委宣传部任萍部长很佩服刘深灵这股坚持劲儿。这几年,刘深灵不断投入去创造和改善环境。现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电脑、手机等给人阅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怎样把更多的人请进书院静读?“这个光靠改善环境肯定不行。”刘深灵说,“时代在前进,技术在进步,谁也阻挡不了。但是,只要纸没消失,相信还是有人愿读纸质的书。”
书院隔壁一间娱乐室,墙壁挂满了书法作品,其中甚至有当地名家之作,让人不免惊讶。“这些都是来吃饭的客人写的,我没请他们写,都是他们主动要写,说是对我办书院的一种支持。”
一些客人开始来老刘家,主要是为吃吃农家饭、打打麻将,现在更多是来书院静静看看书,带着孩子体会阅读的乐趣,翻阅一张张含着墨香的纸,比玩手机看电脑有意思。同村村民班应群说,自家的孩子以前只知道逛街、玩游戏,现在受氛围的影响,也常来书院读书。刘深灵自己统计,现在一年有3000多人次光顾书院。周末的时候人最多,登记、整理、照看的事很多,一个人忙不过来,刘深灵就喊老伴和子女来帮忙。虽无报酬,但家人亦无怨言。
人到七十,刘深灵还很有干劲儿。他把农家乐交给大孩子操持,自己专心办书院。想引入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管理书院。另外,还想针对残疾人,专门送书上门供其阅读。刘深灵最近逛书店,看到《康熙字典》和莫言的小说,觉得非常好,可对他而言有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