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边疆好军医”李良:情洒中越边关

他,没有激情万丈的豪言,扎根边防一线15年,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挥洒在了漫漫边境线。他已经5次放弃可调回省会城市工作的机会,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翻山越岭为边民义务巡诊、免费送药,累计行程近7万公里,成为当地边民贴心的“特约医生”。

CgrZE10mqdSAWL9JAAC5mkZLBLc18.jpg

他,没有激情万丈的豪言,扎根边防一线15年,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挥洒在了漫漫边境线。他已经5次放弃可调回省会城市工作的机会,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翻山越岭为边民义务巡诊、免费送药,累计行程近7万公里,成为当地边民贴心的“特约医生”。

目录

巡诊边关 送医送药十五载编辑本段

“呀,李军医,可把您盼来了!”2015年4月2日,在紧邻中越边境的广西大新县下雷镇新丰村天等屯,乡亲们看到熟悉的李军医又来巡诊了,从自家门口呼啦一下都围了上来。老乡们有的忙着倒水,有的拉着他去家里坐坐。

边民口中的李军医名叫李良,是中越边境某边防团的连队军医。中越边境上有很多地方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看病难”一直是困扰当地边民生活的难题。

从1999年到边境一线开始,李良在跟随连队巡逻的同时,挤出时间为当地边民巡诊看病、免费送药。戍边15年间,每个月外出巡诊4次,已成为李良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其为“边疆好军医”。

“您这个症状多久了?”“前段时间就有了,此前没当回事,最近严重了……”在天等屯,75岁的阿婆赵莲英告诉李良,自己最近感觉喘不过气来,不时咳嗽。听罢,李良熟练地从药箱里拿出听诊器给赵阿婆听诊。“你这是慢性支气管炎,来,我给你开点药。”李良从药箱里找出相应药物,免费送给了赵阿婆。担心阿婆记性不好,他从口袋里掏出笔,细心地在药盒上写明药的用法用量。

4月的南疆,烈日炎炎,记者跟随李良走在山间小路上很快便汗如雨下。在硕龙镇硕龙村吸屯,65岁的赵德财看到李良背着药箱前来巡诊,赶紧招呼老伴搬凳子出来给他坐。赵德财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李良当年把边民从“鬼门关”抢救回来的故事。

2005年8月,李良随连队在界碑附近巡逻时,得知附近一村民刚刚被毒蛇咬伤,来不及送医抢救。李良二话不说,立即前往救治,冒着生命危险,一口一口地将毒血从伤口中吸出来,并给该村民绑上止血带。完成紧急处理后,李良和战友将受伤的边民轮流背着跑了十几里山路,送上了医院派来的救护车。由于救治及时,这位当时已经昏迷的村民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15年来,李良先后为边民送医送药近2000人次。由于常年在边境一线行走,李良对一些“老病号”的病情了如指掌。“生病了,就找李军医”这是在当地边民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老乡们把他当成了自家的“特约医生”。

心系民忧 爱洒边疆情义浓编辑本段

“我们两口子的眼睛都看不见,生活很困难,小女儿梁华读小学三年级时,因为拖欠半年学费还差点辍学。”谈起李良,硕龙镇70岁的失明老人梁志学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幸亏有李军医,梁华才能继续读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是他资助的。”

1999年3月,在从边境一线巡逻回来的路上,李良看到驻地一对盲人夫妇正在破旧的小屋前摸索着劈柴。在征得连队同意后,李良跑到农贸市场买了30斤大米和10斤花生油,送到了这对盲人夫妇家。后来他打听得知,梁志学夫妇有两个女儿,因为家里生活困难,小女儿梁华眼看就要辍学了。

平时就是热心肠的李良,拿出自己半个月的工资,为梁华垫付了下半年的学杂费。随后他又找到驻地小学和中学,与校方签定协议,承诺自己将承担梁华初中毕业前的一切费用。没了后顾之忧的梁华学习更加刻苦,成绩优异。受李良影响,梁华两姐妹最后都走上了学医道路。

十多年来,李良先后资助5名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资助4名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李良的行动带动了全连官兵一起扶贫帮困。2006年以来,该连官兵自发以班为单位与驻地硕龙小学贫困学生结对子,先后帮助27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排忧解难 助边民安居乐业编辑本段

2009年8月的一天,李良上街办事时正好碰到驻地附近村民宋某、李某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纠纷,双方针锋相对,冲突一触即发。李良了解情况后,主动上前劝说,取得国家司法考试资格证书的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引导双方依法解决问题。在其后一个月里,李良多次跑到双方家中调解,最终促成了两家和解。

15年来,李良不仅经常向边民传授各种法律知识,还先后协调解决群众矛盾纠纷30多起,为300多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帮助7名群众成功维权。

在2007年当选大新县人大代表后,李良努力通过议案反映边民疾苦,呼吁加强对边民扶持。其后一年里,李良翻山越岭,走村访寨,查贫问苦,先后走访了800多户边民,行程600多公里,最终形成长达32页的文字材料,把当地边民的生活疾苦反映给了有关部门,并很快引起重视。

2009年9月,原本交通闭塞又十分贫困的天等屯实现整体异地搬迁,村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过上好日子的村民们将感恩之心化为朴实行动,平时上山劳作都会义务协助连队看护界碑、管理边境。

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如今,当地边民建房有了专项补助,驻地厂矿企业、旅游景区优先录用当地边民……一条条富民政策使得当地边民安居乐业,边境稳固安宁。

患难之际,方显大爱;点滴之间,更见真情。15年戍边生涯,从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到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李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官兵,而自己却像一棵木棉树,把根深深地扎进了这块边疆热土,用真情谱写了一曲爱民之歌。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相国故里剑霞村有位能人书记    下一篇 他是一颗行走的螺丝钉,每年要在工地上走八百多公里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