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拾遗”路:6年间他进出200余个村屯抢救出119个非遗项目
在2007年4月公布的吉林省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马头琴音乐榜上有名。
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
6年间,在没有经验、缺少经费,甚至连时间都不充足的情况下,他反复进出200余个村屯,抢救出119个国、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用寻回来的、散落在民间的无价瑰宝,证明了一个人的力量也可以无穷大。
他就是吉林省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亿力齐。对于充满艰辛的非遗抢救和保护工作,亿力齐这样总结:“我深爱我所从事的工作,它就像小时候帮妈妈翻柜子找东西一样,令人感到高兴与满足。那些深藏在‘柜子’底下的东西就是我们的‘传家宝’,我要让我的兄弟姐妹们知道我们的宝贝,再带着对先辈的爱去保护它、传承它。”
在紧迫时受命
在吃了几次“闭门羹”后,记者终于在亿力齐简陋的办公室里找到了他。“我不怎么在办公室呆着,从当记者到干这一行,都是靠脚底板儿‘吃饭的’,不跑不行。”面前黝黑的蒙古族汉子亿力齐,少了几分文化工作者的儒雅,多了几分朴实。
2006年,各级地方政府响应中央号召,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前郭县文化新闻出版局的领导找到亿力齐说:“这项工作最适合你干,但局里现在没有经费,不过有钱没钱就交给你干了。”
只带着这一句话,亿力齐开始了一项在全国文化领域里尚属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循,他就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没有经费,他就调动自己做记者时积累的人脉关系;没有头绪,他就奔走在城市乡村间,寻找蛛丝马迹。
一次偶然的机会,亿力齐在松花江附近的村屯中,找到了一位亲历过捕鳇鱼的九旬关姓老汉。在为其申报项目后没多久,老人就去世了,一些对捕鳇鱼感兴趣的专家也没来得及一见。亿力齐说:“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在缺乏经验和资金时受命,更是在与时间赛跑,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消失的紧迫时刻,承担着这份重要的工作。”
在消亡前抢救
亿力齐说:“开始时是新鲜感把我领进这一行,现在则是神圣感与使命感带着我跑。”普查的几年里,亿力齐时时像一根弓弦上的箭,听到哪里有消息,就“射”向哪里。
在一次踏查中,亿力齐听说前郭县西部村屯有位70多岁的包老汉,会一种蒙古族说唱曲艺形式——乌力格尔。亿力齐非常兴奋,第一时间赶到,可无论怎么说,老人和他的家人都一口咬定不会。
“我先后去了3次都没有结果,后来通过朋友打听,才知道老人在‘文革’时遭到过迫害,发誓终生不再说一句乌力格尔。”亿力齐说。他找了个晚上,买了好多水果,热情的蒙古族人邀请他一起喝酒,亿力齐趁机给老人讲国家政策,还讲了几个“人亡艺绝”的实例。
在亿力齐的劝说下,老人流下了眼泪,唱起了久违的乌力格尔。当晚老人唱到半夜,一个个历史故事也在说唱中鲜活起来。第二天,老人又唱了近一天。
在传承中保护
6年多的时间里,亿力齐搜集整理了200多个项目,最后合并成119个,其中国家级项目9个,省级项目42个。守着这些宝贝,亿力齐非但没有觉得高枕无忧,反而觉得越发紧迫:“这些遗产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传承才是最大的挑战。”
在搜集的过程中,亿力齐同时注重对传承人的认定与扶持。前郭县168个传承人,都是他逐一走访认定的。在亿力齐的手机里,这168个人的联系方式一个不落。只要说到一个项目,他就能说出传承人是谁,家在哪儿,家庭情况如何。“对我来说,这些人都是‘熊猫’,要给他们创造好的传承环境。”亿力齐说。
为了让传承人主动展示并传承技艺,亿力齐募集资金给传承人发奖金,并从2008年起,在没有借鉴资料的情况下,制定传承人管理制度,走在了全国前列。
目前,前郭县已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承人脉络。亿力齐也成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QQ群的群主,哪里需要演出,他就联系传承人。不仅使传承人赚了演出费,还更广泛地展示了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