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小山村的“好声音”:农民义务广播30年

杨万宗只上过初中,文化水平不高,他就找来字典,现学现播。他自费订阅多种报刊,看电视时专盯新闻和农业节目。前些年,他学会上网后,新闻通过他的大喇叭,让乡邻第一时间都知道。

6.jpg

       杨万宗在调试大喇叭。

 “下面播报一个最新消息……”

 2014年3月10日正午,广西容县容西镇祖立村立垌屯的大喇叭忽然响起。

“刚刚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中央领导表态了,农村补贴今后不光继续有,而且还会增加10%。大家放心吧!”

播音者杨万宗,63岁,一位普通的农民。

从1984年起,杨万宗就在家里义务办起了广播室。每天早晨6点半和傍晚7点,准时用当地方言播报新闻、宣传政策、传达通知,或者根据村民需求播放歌曲、戏曲等。

寒来暑往30年,在党组织支持下,杨万宗的声音一直在这片乡土上空回荡,奏响了一曲“乡村好声音”。

目录

30年“时间都去哪儿了?”——编辑本段

“天天广播,日日宣传,快乐一生”编辑本段

杨万宗的家在立垌屯的制高点。站在楼顶远眺,立垌及周边村屯尽收眼底。

“一眨眼就30年了!”说起自己的广播,杨万宗很感慨。

1984年冬,杨万宗和几位村民将1万多公斤石灰,运到数百公里外的广东高州、信宜等地,想卖个好价钱。岂料,辛辛苦苦运到后发现,当地的价格比家乡还低,费力又亏钱。

这次经历,让杨万宗深受触动:“信息不通,处处瞎蒙!”立垌山高路远,信息闭塞,怎样才能找准发展的路子?

他买来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收听相关信息。没想到,“小小一盒子,装着大学问,自己很快‘路子广’‘消息灵’了”。

“好东西就该拿来和大家分享!”杨万宗冒出个念头:何不自办一个广播室,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信息知识。

他的想法得到了村里的支持。杨万宗用家里的全部积蓄,买了碟机、扩音机,在村前村后的制高点分别装了高音喇叭,“杨氏广播室”宣告成立。

从此,每天早晚,杨万宗的方言广播总会准时响起。

广播开播不久,他家里便热闹起来。村民三三两两登门,有来助兴的,也有来提建议的——“你播报声太小了,好多都没听清”;“内容太单调,还可放点歌嘛,听着做工不累”……

妻子见广播如此受欢迎,也从反对变成了支持。杨万宗偶尔不在家的日子,她还会“客串”一把。随着家里经济逐渐宽裕,杨万宗购买了先进的功放机、扩音器等。30年间,先后换下的设备有数十套,堆满了一屋子。

杨万宗只上过初中,文化水平不高,他就找来字典,现学现播。他自费订阅多种报刊,看电视时专盯新闻和农业节目。前些年,他学会上网后,新闻通过他的大喇叭,让乡邻第一时间都知道。

每天,广播陪着村民出工,陪着孩子上下学。久而久之,杨万宗的广播成为村民的“依赖”。

“这么多年‘白打工’,你开心吗?”记者问。

杨万宗说:“开心啊!不开心怎么坚持这么多年?”

“这并不是你的责任啊!”记者说。

杨万宗说:“本来不是我的责任,但做着做着,就变成了责任。”

“天天广播,日日宣传,快乐一生!”杨万宗如此总结自己的“广播人生”。

小山村的“私人订制”——编辑本段

“它是翻译,是号角,我们一天都离不开”编辑本段

杨万宗的广播“居高声自远”,辐射立垌及周边几个村屯2000多人。每天清晨,家家“开门八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外加听听大喇叭。

“它是我们大伙的好翻译,是生产生活的号角,我们一天都离不开。”……几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对记者数起广播的好处。

现在农村多是留守老人,看电视听不懂普通话,杨万宗就用本地方言,把村民不懂的内容“翻译”成大白话播出来,大伙一听就明白了。

起初,新农合、养老保险等新事物,很多人不理解、不接受。杨万宗意识到,对“三农”政策缺乏了解,是村民生产生活缺乏“安全感”的根源所在。“只有了解政策,才能把握方向。”他自己吃透政策后,在广播里给大家“算账”:“新农合,你每年交几十块,生病住院可以报销几万块,划算不?养老保险,每年交一百块,60岁后每年就领一千多块,划算不?”

大家一听,觉得在理,欣然接受。

1996年,上级鼓励推广新型杂优水稻,但新稻种对天气很敏感,刚开始,大家照着土办法看云识天气,但老出纰漏,经常弄得措手不及。

“何不把每天收听到的天气预报播出来?”杨万宗灵机一动。从此,村里有了自己的“气象台”。

当地盛产荔枝。但荔枝如何护理、避免虫害?杨万宗通过钻研学习成了“专家”。在他的广播指导下,荔枝产量高、卖相好,远近闻名。

去年夏天,荔枝丰收了,如何卖个好价钱,又成了一个难题。杨万宗从新闻中获知,国家对农产品实施了“保护价”,又上网查询销售渠道,一个电话,就把千里之外的客商请进村来了。他将信息及时广播出去。一连10天,每天天未亮,附近5个村的村民,打着电筒上山摘荔枝,包装、冷冻、储运……200万公斤荔枝远销北京、天津、武汉等地,售价比往年高了近一倍。

在新农村建设中,容县确定立垌为兰花种植试点,并派来一名技术员。杨万宗赶紧把技术员请到“演播室”。

“上级有何新政策?市场前景怎样?如何种植?”杨万宗“现场采访”,技术员详细解答,村民一听,了然于心。

如今,立垌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仅此一项,村民人均年收入就增加5300多元。

时代在发展,立垌村民也开始使用数字电视、互联网,可是大伙对杨万宗广播的依赖丝毫没有减少。“现在,我们做什么都听广播的,感觉‘有组织、有纪律’,有主心骨。”村民杨换宗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如遇紧急事件,大喇叭就成为行动的“号角”。

2007年初,邻村山林发生火灾,发现者首先电话通知杨万宗。他在广播里一喊,几分钟时间,村民们骑车的、跑步的,齐赶到山头,迅速将火扑灭。“比119还快呢!”杨万宗说。

这次经历,让杨万宗受到启发,他上网学习消防法规和防火灭火知识,在广播里反复教大家。近年,邻村发生4起火灾,他的广播都发挥了报警召集功能。

过去每到春节,村民喜欢聚在一起打牌赌博。为了改变这种陋习,杨万宗每年组织开展“贺岁杯”篮球运动会,把大喇叭搬到球场,现场解说,加油鼓劲。

“贺岁杯”连续举办了17届,在当地打出了名气,附近乡镇、县城甚至北流市的群众也组队前来参加。

如今的祖立村,邻里关系融洽和谐,村民不迷信不赌博,多年来没发生一起治安案件。台商叶国斌在祖立村投资经营兰园快10年了,他告诉记者:“这里真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们很多贵重物件都是露天存放,从未丢失过。”

千人同唱“乡村好声音”——编辑本段

“这样的好声音,要一直传下去。”编辑本段

岁月流逝,杨万宗的声音由洪亮变得沙哑。往日和他一起做生意的,很多已经发家致富,腰缠万贯;而他痴迷于这个“赔本生意”,仍旧守着几间老屋。

30年,杨万宗成就一事。他把广播办得风生水起,在他的宣传带动下,周边村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异常浓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

“虽然没有赚到钱,但我还是很有成就感。”杨万宗说。

为不影响广播,杨万宗几乎从不远行。如需临时外出,就先把设备调好,让妻子代播,还反复叮嘱:“千万别误事呵!”

有一次,妻子生病到县城住院开刀,这可忙坏了杨万宗,每天凌晨4点就从县城往村里赶。这样两头来回跑,广播从未间断。

农村电流不太正常,有时还会遭遇雷电,设备经常被烧坏。为此,他特意买了一套备用设备。30年来,设备、器材花费不菲,对普通农家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但他乐此不疲:“大伙儿满意,我就觉得值了!”

令杨万宗没想到的是,当时自治区领导同志了解到他的事迹后,曾专门前来看望他,勉励他:“这样的‘乡村好声音’,要一直传下去!”并要求当地党委政府认真总结推广。随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还专程送来了一台电脑和一套广播设备,并帮他装上宽带——杨万宗的“土广播”,从此进入“网络时代”。

上级领导的关心鼓励,是动力,也是压力。毕竟岁月不饶人,63岁了,老杨担心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的广播有一天会没人接班。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欣慰起来:儿子杨家乐外出打工,会经常来电话问起广播的事,回家时还教他上网查资料,机器坏了也帮着修理。去年那次火灾,自己不在家,就是儿子用广播召集并带领村民扑灭的。

“兴许儿子能接过班来!”言语里有自豪,更多的是期许。

但他还没和儿子说起自己的心事。“我这身子骨,目前还可以!我要播到说不了话为止!”

“一个农民,就像一条纽带,将大山和外界连在一起;一个广播,就像一座桥梁,将各级精神贯彻到最基层。杨万宗和他的广播,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的成功典范,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容县县委书记葛国科动情地说。

令杨万宗格外开心的是,容县县委县政府向所有行政村赠送了广播设备,并遴选一批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乡土广播员”专门负责广播。

更多的“乡村好声音”,将在更加广袤的大地上空飘扬。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一线缉毒警:“如果有人回不来,那一定是我”    下一篇 农妇照顾同村两名聋哑失明老人 每天送饭两趟走四公里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