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当家人”周红波:“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青秀山畔,邕江之滨。当清晨的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高楼林立的南宁市五象新区迎来了朝阳——这片曾经的荒山野岭,正渐次绽放着绚丽的都市新姿。
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红波,是五象新区建设的推动者。自2011年上任以来,他改革创新、克难攻坚、担当作为,推动南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将建设新区、工业强市、生态宜居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再造一个“新南宁”编辑本段
2006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的决策,拉开了南宁市五象新区建设的序幕。
2013年,周红波兼任五象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扎实推进新区建设,他厉行“一线工作法”,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按照“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的要求,将新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一提再提。
“每个月,红波同志都会深入新区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五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农冰说。新区道路、楼宇、绿化等规划和施工进度,周红波都了然于心。“有问题找市长,马上就能解决”成了大家的共识。
新区建设如何规避“空城”风险?周红波给出的方案是:“产城融合”,即“新区建设到哪里,产业就集聚到哪里,功能配套就覆盖到哪里”。为此,他力促五象新区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行政审批不过江”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推出了“房票”及“房票+统建房”安置模式等经验。
“将公司总部搬进五象新区,是周市长说服我们的。公司进驻第三天,政府就送证上门了。”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韦立平说。企业入驻新区,立即享受到政策福利和资金扶持,这引得各类企业纷至沓来。
“要明确定位,把五象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借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平台和载体,周红波多次率队赴上海、深圳等地宣传推介五象新区,不遗余力招商引资,促成南宁启迪东盟科技城等一批项目落户新区。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随着多所医院和学校相继投入使用或在建,五象新区功能不断完善。48家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19家境外上市公司、21家金融机构的聚集,使五象新区从一纸蓝图逐渐转化为美好现实,成为广西乃至北部湾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区。
挺直工业强市“脊梁”编辑本段
作为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工业基础薄弱,一度令执政者备受困扰。“工业是城市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无工不强。”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周红波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南宁的“脊梁骨”挺起来!
如何补齐工业短板?周红波成竹在胸:统筹推进发展壮大重点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各类产业协同互促发展,积极探索具有首府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加快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公司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离不开周市长的大力支持。”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玉林说。周红波支持启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航空交通铝合金新材料项目建设,坚持让管理模式先进、拥有全国一大半铝业高端人才的郑玉林团队管理该项目,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在此基础上,他着力强链、延链,引进了南宁中车铝材精密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2018年,瞄准最新铝加工技术,力促与东北大学签约共建广西先进铝加工技术创新中心,与华中数控签约共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研究院,培育壮大铝加工产业。经过不懈努力,南南铝技术装备水平进入世界同行业前5位,成为国内第3家具有硬铝合金生产能力的企业。
“要让南宁的工业发展壮大,只能靠自己去大胆探索。”南宁市政府秘书长黄宗成说,周红波不光有激情,更有办法。他决定以铝加工产业发展为样板,重点抓好全市产业发展,先后引进申龙新能源汽车、科天水性等一批重大项目,聚集了富士康、中烟、桂芯等一批工业龙头企业。
“从企业选址到产品销售,周市长每件事都过问、协调、解决。”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仁介绍说,公司2015年1月开工建设,当年底即建成投产,这样的速度离不开周红波每月一次来到公司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如今,南宁中车正以年产150辆的速度生产现代有轨电车,实现“南宁地铁南宁造”。
“我们要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努力从‘南宁制造’向‘南宁智造’跨越。”周红波说。几年间,南宁工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时速400公里CR400AF中国标准动车组用7系铝合金型材”、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西大学等联合研究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逐步涌现,为南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绿水青山是最大的民生编辑本段
秋日的南宁街头,不时可见高举手机“拍天”的仰望者;点开朋友圈,一幅幅蓝天白云照片又在刷屏……近年来,南宁市通过扬尘污染治理、工业燃煤锅炉煤改气、淘汰黄标车等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南宁蓝”保持常态。今年1至9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8%。
“城市建设要不忘初心,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周红波说。他力推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双赢,主动扛起“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责任。
国庆期间,南宁市那考河湿地公园内,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游人如织。而在2015年以前,这条污水横流的“墨水河”,人人避之不及。
“生态治理要‘不等雨水靠汗水,不等大风靠作风’。”周红波提出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南宁城市建设,强化全流域治理,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成为全国首个水流域治理PPP项目。经过治理的那考河,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成为全国生态治理环境改善的典范。2016年,“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繁花簇城”的南宁,成为全国首批七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之一,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省会城市。
妥善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周红波的为政理念。他高度重视民生建设,把财政资金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2015—2017年,南宁市每年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均在73%以上。南宁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和“中国十大幸福城市”等荣誉。
“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善于解决问题的周红波,从不回避群众的问题。2012年至今,南宁市年均受理人民网网友给市长的留言870多条,周红波坚持审改每条留言回复,为群众排忧解难。南宁市连续7年被评为人民网网友留言受理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