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史实昭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重温历史瞬间 找寻前行力量
80年前,红军跨过赣南于都河,踏上了一段载入史册的征程。据不完全统计,长征中四川参加红军的各族青年达4.5万多人,被誉为长征的“输血机”。
在长征出发80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走进四川各地的一个个档案馆、纪念馆,触摸这段尘封的历史,找寻长征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时代意义。
彝海结盟:民族团结谱新曲编辑本段
红军长征进入四川不久,巧渡金沙江后面对的即是凉山——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昔日的大小凉山交通闭塞、疫病横行,是地瘠人贫的深山“死角”,当时追击红军的军阀部队都视其为不可穿越的畏途。
然而正是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发布,“红军万里长征”一词被首次提出。基于布告所奠定的良好群众基础,1935年5月3日,红军长征先遣部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当地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而后红军先遣队在小叶丹的陪同下向彝区进发,沿途没有受到阻拦,直达安顺场。
如今的彝海边,刘伯承与小叶丹结盟处的三块石头,仍保留着原来的样子,1985年兴建了“彝海结盟纪念碑”,碑座背面用彝、汉、英三种文字刻写的碑文,结束语写道:“彝海结盟是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胜利,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
“一方面如果不结盟,三天后蒋介石的重兵就会赶到,就有可能是石达开的下场。”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所长杨先农分析说,“从另一方面说,彝海结盟,是红军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生动实践,新中国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在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要想顺利推进,民族团结是基石之一。”
飞夺泸定桥:攻坚克难我为先编辑本段
长征途中,红军多次绝处逢生,而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役。泸定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泸定县全境,汹涌的大渡河水和悬空悠荡的铁索已足以使人望而却步,更何况迎面还有弹雨横飞、桥头上烈焰熊熊。“太不可思议!”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解说员介绍说,几乎所有来参观的人都会发出这种感叹。
1935年5月29日早晨,红四团决定从二连抽出22名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夺桥突击队,去爬那被抽掉了桥板的13根铁索,“没有共产党员克服不了的困难,更没有革命者过不去的桥。”当年红二连机枪手赵长发报名当上突击队员后当即说出这句气壮山河的豪言。
长征史专家、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王庭科说:“据不完全统计,现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区域内参加红军的少数民族青年就有5000多名,飞夺泸定桥这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如今在以毕世祥、聚美多吉等 最美基层干部 为代表的藏区干部身上得到传承。面对困难,就是要冲锋在前。”
爬雪山:“长征精神”是强大动力编辑本段
“爬雪山过草地”是有关长征最耳熟能详的故事之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史研究室的资料显示,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非战斗减员至少在万人以上,雪山草地堪称是红军长征中走过的最艰难的路段。
而主峰海拔4950多米的夹金山,正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这座山被当地人视为“连鸟儿也难以飞过”的神山。
“即使是现在,吃饱穿暖翻雪山都不容易,更别提当年缺少足够的冬衣和御寒的烧酒,加上红军战士绝大部分都是湘、闽、赣、粤籍,从未经历过严寒气候,也没有翻越雪山的经验,其困难可想而知。”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馆长舒敏说。
杨先农说:“长征已是尘封的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历久弥新,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所经历的正是一个新的长征。打破利益藩篱,依然需要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