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誓言无声
春节刚过,刺骨的寒风呼啸着穿过寂静的村庄。
在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史馆,记者看到一台40多年前的破旧拖拉机。在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和村民心中,这台“铁牛”意义非凡。
“不让一户受穷!”40年前,面对村里的首台“铁牛”,付华廷默默许下的誓言。
“铁牛”机身斑驳,承诺依然清晰。
“铁牛”起步,带“牛”全村编辑本段
兴十四村是一个山东移民村,“住马架子茅草屋,吃的菜渣和糊糊”,是第一代垦荒人对早年生活最深刻的记忆。由于土地薄,种地产出十分有限,兴十四村成了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
1972年,23岁的付华廷被推选为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受过穷、挨过冻的他向父老乡亲们庄严承诺:“不让一户受穷!”
一诺千金。土地不改造不打粮,付华廷发动全村青壮劳力,带上干粮,奋战7个春秋,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硬是搬到了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
付华廷常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困难面前不能当‘孬种’!”为了搞农业机械化,他带着东凑西借的5千多元钱,背上一袋大煎饼,开始跑县里、跑市里、跑农场,连买带赊,连背带扛,弄回来1100多个拖拉机零部件。村里几个能工巧匠照着图纸,干了一个多月,硬是装成了兴十四村第一台拖拉机。
就这样由一台到两台,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台套大型农机,兴十四村粮食越打越多。后来,付华廷又带领村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搞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种植业和村办企事业搞得红红火火。如今,兴十四村已累计人工栽种松林1.3万亩,评估总价值达3亿元;占地4000亩的农业生态园成为远近闻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四十年血汗,铸成百姓心中“分量”编辑本段
付华廷在乡亲面前很是随和、没有架子,但对自己及家人要求却非常苛刻,从不搞特殊。
他对自己“约法三章”: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家属不搞特殊化。他每月从工资3000元里拿出1600元,交给村小学买书买本、买教学用具,只此一项,他已总计捐给村里30多万元。市、县几年来给付华廷的招商引资奖金达127万元,他一分没要,全都交给了村里。按条件,付华廷老伴可以在村里的集团上班,但他却不这样做。
付华廷的女儿付恒娟还记得,当别人家的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自己家的日子却始终未见起色,“那时候是村里发展的关键期,在家见到父亲太难了,别人家过年往回带钱,父亲只带回来了一张又一张的‘白条子’”。
多年来,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和双休日付华廷都未休息过,一天平均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过度劳累和艰辛拼搏使他积劳成疾,患上了糖尿病等多种严重疾病。他以实干和清正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连续40年,付华廷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总支书记。
“老百姓的心是杆秤,你干多少,在老百姓心里的分量就有多少。”付华廷说。
乡村巨变 承诺不变编辑本段
虽然年近七十,付华廷的思想却不僵化。他常说:乡村振兴要靠包容创新。
兴十四村地处偏僻,但村子的发展却紧跟时代:他们依托现代农业,组建了富华集团,形成了包括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在内的产业体系。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富裕,还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这个户籍人口仅有千余人的村子,流动人口已经近万人。
“我是外来户,老家在佳木斯桦南县,只要在兴十四村干得好,本村人有的福利,我们也能有。”在兴十四村从事花卉培育工作的90后年轻人沈文喜说。
大连农民孙淑梅已经在兴十四村生活7年,夫妻俩承租了村里的7个温室大棚种植草莓,“孩子在村里上学,我们和本村人的生活没啥两样,一个大棚能净赚两三万元。”
“兴十四村未来发展必须有‘新鲜血液’,融入新观念,新思想。外来户和村民绝不能搞差别待遇,必须一视同仁,这样全村才能拧成一股绳。”付华廷说。
2017年,兴十四村总资产达到了23.5亿元,总收入实现21.1亿元,人均收入达到了7.65万元,已从当年的“三靠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龙江第一村”。
不变的是,付华廷始终牢记当年对乡亲的庄严的承诺,还有兴十四村人对老书记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