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13年,她做了110多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郁雪群老师(中)与阅读点儿童在一起。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却当起了110多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她先后在村里创办了7个“向日葵阅读点”,让留守儿童能够在每个周末、每个寒暑假徜徉在书的海洋;她工作13年,是留守儿童的“好妈妈”,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
她就是江苏省邳州市邢楼镇耿庄小学教师郁雪群。
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下午四点半,伴着清脆悠扬的铃声,学生、老师陆续走出校门。这时,郁雪群新的工作又开始了:给班里28个留守儿童辅导功课,跟他们交流谈心……她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也是这28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而这样的“代理家长”,郁雪群已经做了13年。
2000年,郁雪群中师毕业后,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来到偏僻落后的邢楼镇思田小学。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是让郁雪群吃了一惊:校舍低矮破败,一块坑坑洼洼的泥地就是操场。学校缺少老师,刚参加工作的郁雪群既当班主任,同时还教四年级的语文、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一周21节课。班里65名学生学习基础大都很差,在镇里的学科素质测查中连年倒数。郁雪群家访后发现,班里23个孩子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着,老人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根本无法督促他们的功课。从此,郁雪群当起了“代理家长”,每天放学后用40分钟辅导留守儿童,让他们做完作业再回家。
“我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上小学后父母就顾不上我了,所以我特别能理解留守儿童需要什么。”郁雪群说,“我很庆幸当年能遇到黄之山、郁仁鸿老师,他们像家人一样陪伴在我身边,我也决心像他们一样,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郁雪群的精心辅导下,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喜欢上了学习,举止也文明了许多……在全镇28个平行班级学科素质测查中,郁雪群带的班排名第三。
从教13年来,郁雪群先后主动调往范墩小学、大固小学等5所更偏远的小学,而“代理家长”的工作从未间断,累计110多名留守儿童接受了她的课后辅导。
假期阅读的引路人
谈起郁雪群,学生家长无不竖起大拇指。采访中,学生张旭开心地向记者展示他家的“向日葵阅读点”: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摆着一张天蓝色方桌,四周几张小凳,一个三层简易书架上排满了书;雪白的墙上,一张粉红的纸上写着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假期,我家附近的孩子都可以过来读书,老师带着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张旭的爸爸赞不绝口,“一个读书点让孩子收了心,让家长省了心。”
从2005年起,郁雪群筹集了4000多本图书,先后在耿庄、范墩、李庄创办了7个“向日葵阅读点”。每周她都会到每个阅读点指导两小时,每个暑假都会举行30天的读书活动。8年中,800多个周末,16个寒暑假,郁雪群风雨无阻,从未缺席。在郁雪群和家长的努力下,“向日葵阅读点”办得有声有色,先后有350多个孩子成为阅读点的会员。
为了让学生的暑假生活丰富起来,郁雪群还邀请著名的邳州籍“轮椅英雄”尹小星、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南京五星控股集团职工等志愿者走进阅读点,开展“红信封”“走近孩子走近爱”“乡村娃的多彩暑假”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阿姨,上次您送的航空母舰模型我很喜欢,班里的同学夸我是‘军事通’,我很自豪。”李庄阅读点会员李振生在给志愿者张媛的信中这样写道。小小的阅读点打开了留守儿童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
学生最亲近的人
2009年10月,学生李倩连续请假,郁雪群很不放心,赶到学生家里时,眼前的情景让她忍不住落泪:李倩的爸爸刚刚病故,因为贫困,妈妈离家出走,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更不幸的是李倩还患上了肌肉萎缩症。郁雪群随即向社会募集了2万多元善款,联系医院给孩子治病。
“妈妈全身心地扑在留守儿童身上,我都很少见到她。”郁雪群的女儿李依诺时常“鸣不平”,“给我买的书,常常送到阅读点去了;给我买的新衣服,最后也穿到了别的姐姐身上。”谈起家人,郁雪群总是愧疚:家务由丈夫全包了,年近8旬的母亲也无暇照顾。“每次生病,母亲都是自己强撑着,掩饰着,尽量不让我看出来。”郁雪群叹了口气,“她总跟我讲,‘你干的是正事,我不耽误你’。”
无私的付出换来了无尽的爱。郁雪群的“百宝箱”里珍存着好多信笺和手工小礼物,那都是孩子们的真情感恩。每一次布置以“老师”为主题的作文,孩子们都无一例外写着:“我有一位好老师——郁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