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他徒步40多万公里,日投递邮件25公斤以上
28年,每周出班6天,日投递邮件25公斤以上。几个馒头,一瓶凉水,就是他全部的午餐和晚餐;
28年,徒步行程40多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32回,环绕地球10圈;
28年,投递邮件超过50万件,从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
一个人,一条邮路。万水千山,矢志不渝。这,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镇邮递员黄宁伟数十年如一日的人生轨迹。
从一种绿走入另一种绿
那隆镇,是崇左市江州区最边远的山区乡镇,也是崇左著名的“绿镇”。3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65%。
从小生活在这里的黄宁伟,对“绿”有种特殊的情结。1986年4月,年仅24岁的他,啥都没想,欣然服从组织安排,调到了那隆镇邮电所工作。
山难越,水难蹚,路难走。52个自然屯,6487口人,地理偏僻,群众居住分散。这就是黄宁伟所要投递报刊信件的拾义村、发明村、那内村、仁里村的真实写照。
黄宁伟没有犹豫。背着邮包的绿色背影,几乎成了山中移动的树。为了准确及时地送出邮件,他根据4个村的人口分布,充分调查、了解全部人员情况并建立户口台账,以屯为单位,做好编排,系统管理。村民笑言,黄宁伟成了活地图,成了户口管理干部。
有一次,他在送包裹的途中,从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流浪狗,将他咬伤。黄宁伟强忍着疼痛,经过简单包扎后继续上路,直到把包裹送到村民手中后,才返回镇里的卫生所进行伤口处理。此时,已过了24小时伤口最佳处理时间。
有人问:这么做,值不值得?“我本人没多大价值,可我手里这些东西的价值无法估量,每次看到乡亲们拿到邮件时那股高兴劲儿,我觉得啥都值得。”黄宁伟淡淡地说。
“邮政服务,就是做好事,就是把好事做好”
望到屋,走到哭。那隆镇的山路,多半如此。乡亲们要办业务,只能到几十里的山外去办,特别是去取钱、汇款,更是不方便。
黄宁伟借开办专递送汇业务之机,愿意为乡亲们送汇到家,送款到户。起初,大伙儿都不相信。他也不争辩,只是主动向大家作出承诺,签订送汇协议。自此以后,风雨无阻,不折不扣地履行承诺。随着一张张汇款单及时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大家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一传十,十传百。黄宁伟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送汇量越来越多。自2005年开办送汇业务以来,他每月送汇量由原来的二三十单,上升到现在的160多单。一年下来,就为老百姓节省了几万元费用。
不光替人省钱,还要为人“生”钱,黄宁伟爱干分外活:自己编写通俗易懂的邮政支农产品宣传材料,每年印制上千份,送到农民手中;针对农民想早致富、快致富的特点,他把《农民日报》《农村大众》《广西科技报》等信息量大的、对农民增收有指导意义的报刊进行分类,向大家推荐介绍。
黄宁伟常说,“邮政服务,就是做好事,就是把好事做好”。
投递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的快乐和寄托
走过一村又一屯,翻过一山又一坎。长长的邮路,大多时候,黄宁伟是个孤独的行者。
“苦吗?”记者问。
黄宁伟憨厚地一笑:“习惯了。”
生活是艰辛的,工作是劳累的,但抱有希望的人永远豁达乐观。黄宁伟说,干工作必须要像干自己的事一样,才会全身心投入。
山里的孩子考上大学,是一件大喜事。因此,在每年的大中专院校发放录取通知书时,为了不耽误学生入学,不管天气有多恶劣,路途有多艰难,黄宁伟都会快速、准时地将录取通知书送到学生手中。
在一次投递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数日雨后初停,路上又湿又滑,部分山体滑坡,有些地段河水涨得比人还高。黄宁伟冒着危险扛着邮包,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后来索性脱下外套、鞋子,将邮件来来回回艰难游运过河。乡亲们见了,劝说他晚一两天投递,大家会理解的。“咱们山里人出个大学生不容易,早一天得到通知,他们就能早一天准备,早一点凑齐学费。”黄宁伟说。
把生死置之度外,把方便给予别人,把快乐带给大家,黄宁伟在这漫长的“人生苦旅”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