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肠的丁记者:义务助学16年
初见丁莲,是2015年12月11日。在曾因极度贫困被称为“乞讨乡”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垤玛乡,她正在给中小学生送助学款。她那慈祥温和的眼睛、嘶哑而又热情的声音,洋溢着一股爱的力量。
丁莲是红河州《红河日报》的资深记者,山区贫困学生叫她“丁妈妈”,爱心人士和贫困山区的老师们称她为“丁大姐”,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她“2015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
“母子”相逢垤玛乡编辑本段
11日下午,在垤玛乡中学教师办公室里,丁莲正在看望4个受资助的学生。她边说边拿出爱心人士的捐助款,分发给受资助学生朱孟培、李海峰、李健风和张沙衣,让学生们在收据上签字时,她熟练地用手机给学生拍照,并将照片发给捐款的爱心人士。然后她拨通了爱心人士的电话,让受资助学生与爱心人士通话。
“孩子们,别人帮助你们,你们要感恩,也要帮助别人。”通完电话,丁莲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每次给受资助学生送捐助款,丁莲都要给学生们讲感恩,讲做人的道理。
“来,孩子们,我们拥抱一下!”丁莲伸开双臂,将三个学生紧紧抱在怀里,就像拥抱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样“母子”相逢的场景,近来几乎每天都要重现几次。每年9月至12月,丁莲都要到红河州的许多山区学校给孩子们送捐助款,走访受捐助者家庭。在离县城100多公里的垤玛乡,已有230名中学生受到丁莲和爱心人士们的资助。
爱流泪的丁大姐编辑本段
在爱心人士和山区学校的老师们眼中,丁莲是一个坚强的大姐,也是一个爱流泪的多愁善感的女人。
正是泪水让丁莲9年前开始资助贫困学子,每一次流泪都意味着一次捐助行动。据垤玛小学的李金陆老师回忆,2011年冬天,丁莲来到垤玛乡所属学校送助学款时,她惊讶地发现许多中午不回家的孩子用塑料袋装着冷饭,蹲在墙角,用脏乎乎的小手抓冷饭吃。丁莲的眼泪夺眶而出,将这一幕默默记在心里。不久,丁莲又一次来到垤玛,她带来了开远市爱心人士购买的700个带盖儿的不锈钢饭缸,从此垤玛乡再也没有学生用塑料袋装冷饭了。哈尼族女孩朱约依就是这一次记住了丁妈妈,她领到的饭缸至今还珍藏在家里。
2012年10月16日凌晨5点,丁莲打着手电筒去看望红河县架车乡大浪施村的67个留守儿童,走到浪施河边,远远地看到去上学的大浪施村孩子们走到八根竹子连成的“桥”上,摇摇晃晃的竹桥几乎要将孩子们摔下去。丁莲不由得流下泪水:“孩子们上学实在不易,我一定要帮帮他们。”回到家,丁莲立即发出倡议并带头捐款,全国多个省市的爱心人士积极响应。2014年2月,长32米的人行铁索“爱心桥”建成。从此孩子们上学出行不再害怕过浪施河了。
侠骨柔肠的丁记者编辑本段
丁莲曾是地质队的工程师,后来成为《红河日报》的一名记者。当记者16年,她扶贫助困16年。
2007年,个旧市保和乡发生“6·03”特大车祸,丁莲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媒体记者。惨烈的车祸场景及死者亲属的困境让她心情非常沉重。她发起了资助当地梨花寨小学因车祸致贫的特困生的倡议,17名特困学生得到了资助,其中丁莲自己资助了5名。
2009年,丁莲到红河县垤玛乡采访洪灾时发现,哈尼族占多数的垤玛乡非常贫困,许多孩子很难上完小学。回到报社,她便发起了对垤玛贫困小学生的资助,当年便有96名哈尼族小学生得到资助,从此开始了对垤玛乡孩子持续7年的捐助。
丁莲自嘲说她不是一个好记者,因为采访生涯中经常会遇到许多贫困孩子和受灾遇险的人,她无法冷静地旁观,总是想去帮助这些弱势人群。
但在大家看来,丁莲是个好人,是个侠骨柔肠的好记者!省内外的许多爱心人士都非常信任她,只要她发出扶贫助学倡议,许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都会把捐赠款项和物资寄给她,委托她派送助学款或扶贫物资。红河州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经常主动开车帮她运送扶贫助学物资。在丁莲和爱心人士的努力下,红河州山区有上千名贫困学生得到长期捐助,她自己捐助的近30名学生大多读完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