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优秀就是一种习惯 这个90后女兵是个“黏人”的“新兵妈妈”

当新兵时,参加全军话务员网上考核荣立三等功;当学员时,综合成绩一直排名专业第一;当排长时,所在排从所有男兵排脱颖而出被评为军事训练“优胜排”……对于王志秀来说,优秀就是一种习惯,就像她对自己名字的解释——志在优秀。

春寒料峭,斜阳刺容。

驻香港部队某团军官体能技能考核刚刚拉开序幕:射击场上,百步穿杨;器械场上,游刃有余;跑道上,呐喊不断……

3000米跑遥遥领先的女兵连指导员王志秀突然停了下来,她低下头,一手按住腹部,一手撑着膝盖,艰难地调整呼吸,苍白的脸颊上汗珠涟涟。

“指导员胃病又犯了!”旁边的拉拉队女兵显得有些着急。

跑步犯胃病,对王志秀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中停”10来秒,她还和往常一样,咬紧牙关,攥紧拳头,继续大步向前。夕阳西下,跑道上留下一个狭长的身影。

目录

性格泼辣,血性十足,她是军中“花木兰”——编辑本段

“军中女汉子”编辑本段

勇当排头(王志秀为图中左一)

王志秀今年27岁,从列兵到中尉,跨度10年,先后在战士、学员、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6个岗位上任过职。在基层摔打磨练,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走得踏实,干得实在。在每一个岗位,她的成绩都为人津津乐道。

当新兵时,参加全军话务员网上考核荣立三等功;当学员时,综合成绩一直排名专业第一;当排长时,所在排从所有男兵排脱颖而出被评为军事训练“优胜排”……对于王志秀来说,优秀就是一种习惯,就像她对自己名字的解释——志在优秀。

优秀的原因在哪里?“大胆泼辣,敢管敢抓,干一行爱一行才能精一行。”该营副营长胡欣欣这样说。2015年7月,王志秀被任命为女兵连连长,“女演员”当了“男主角”。编辑本段

上任之初,现实给了她一个“下马威”:指导员怀孕休假,老兵退伍、新兵入营、士官选改、任务转换,重重大山顷刻间全部压在王志秀这双“嫩肩膀”上。

“刚开始连续两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回忆往事,王志秀仍然有些激动,“但消极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问题永远不会同情你。”面对千头万绪,王志秀沉下心来理思路,她天天跑营部取经、学先进连队,找到好方法后就带着排长、班长一起研究方案。半个月下来,问题迎刃而解,王志秀却被晒黑了,整个人瘦了12斤。

2016年1月,王志秀走上指导员岗位,血性不减反增。这一年,基地组织高强度野营拉练,全程42公里要求“一口气”完成。当时突发胃病的王志秀原本可以留队休整,她硬是主动请缨,全副武装上阵。

严的不止训练,还有作风。

今年年初,大部分女兵报名参加团队新兵“达人秀”活动,为确保大家人身安全,王志秀要求带队班长必须严格落实好请示报告制度。一天晚上,节目排练持续到很晚,为避免打扰指导员休息,班长黄哲没有报告。没想到第二天却被王志秀狠批一顿:“时间再晚,制度落实都不能挂空挡!”

凭着大胆泼辣的性格,王志秀先后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团干部,所带连队连续两年获评“先进基层党支部”“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以柔性人格聚兵心,她是无微不至的知心“大姐姐”——编辑本段

“带兵人当如盐溶于水,而绝不能油浮于水”编辑本段

指挥合唱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生活中的王志秀是个“大姐姐”,有的战士甚至说她是个“好妈妈”。的确,王志秀很“爱兵”,甚至有些“黏人”。球场、电脑房、排房,只要是战士在的地方,就总能见到她的身影;打扑克、玩游戏、唱歌,只要是战士喜欢的东西,王志秀也都有“两把刷子”。

“教育要走心入脑,带兵人必须首先走进战士身边,当如盐溶于水,而绝不能油浮于水。”作为连队指导员,王志秀将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战士生病了,她主动外出帮忙买药;战士家庭有困难,她自己掏钱垫付;战士有思想疙瘩,她见缝插针安排文体活动,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指导员不能总把自己视作一个管理者,只要不牵扯工作大家都是好姐妹。”对于自己的岗位,王志秀有着独特的认识。女兵站夜岗时,王志秀每岗必查,除了完成查“履职尽责”这一规定动作外,她还主动凑上去查战士手心凉不凉、身上衣服暖不暖,穿得不够就让战士回去取衣服,自己穿戴好一身“行头”坚守岗位。一次驻军组织新兵队列考核,女兵连按编制序列排在最后,当时气温很低,室外还不到6摄氏度。大家心疼王志秀,都劝她先回去休息,但王志秀倔得像头牛一样,坚持和战士站在一起,三个小时下来,手脚冻得冰冷。考核结束后,她还打趣地说:“手脚凉了,心里倒是暖暖的。”

2014年以来,女兵连在驻军“理论学习之星”评选表彰中先后涌现出6名理论学习先进个人,排名团队第一。成绩的取得与王志秀的努力密不可分。王志秀学理论可谓“老司机”,担任排长期间参加驻军条令条例知识竞赛就已小有名气,当时团队只有4个人优秀,她是最拔尖的一个。连长颜惠敏说,王志秀就是一个“传家宝”,每逢战士参加考试,她都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大家找素材,后来甚至还编成了册子。

王志秀对战士的关心远不止这些,对于入党考学、技术送学、评功评奖等她都竭尽全力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做到让群众满意。近两年,先后有2名战士提干,8名战士考取军官士官学校,她还与10名少数民族女兵建立了深厚感情,每次分兵前大多数女兵都抱着王志秀哭鼻子。

战友情深

以奉献品格干事业,她是扎根一线的无悔“老黄牛”——编辑本段

“我是‘90后’,还年轻,年轻就得多拼一拼”编辑本段

很多战士调侃说:“听指导员上课最不容易打瞌睡,大家都爱听她自己的故事。”

王志秀是个有故事的人,但她总嫌自己的故事不够多、不够好,“我是‘90后’,还年轻,年轻就得多拼一拼,唯此老了才有好故事可以讲。”

这几年,和王志秀一起毕业的女同学陆续调离,有的成了机关人员,有的走上业务岗位,有的早已结婚生子,过上了相对舒适安逸的生活,但她始终不为所动,坚持把自己铆在基层。营长吴伦辉介绍,王志秀本来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去基地任职,但她总感觉基层的生活更适合她也更有意义。

面对身边成双结对的同事,要说王志秀一点不羡慕,那不可能,也不现实。“遇到大项任务,也想有人为我分担,遇到困难挫折,也想有人听我倾诉。”王志秀坦露心声。去年7月,家里传来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王志秀打了一个电话问候了一声又旋即投入紧张忙碌的工作,夜里休息却一个人在被窝里哭泣。

“世事无艰,何来人杰?”王志秀军旅笔记本的扉页上,这八个字显得格外醒目。在王志秀的带领下,女兵连展现出特有的凝聚力战斗力,先后培育了全军首支女子特战排,输送了400余名驻港女精兵,其中53名已成长为特战、话务等专业的骨干。

“未来有什么打算?”“未来无法预测,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不断积蓄能量,应对未来挑战才能‘其发必速’。”面对笔者的疑问,王志秀轻抚着战士的照片,眼神中满是坚定。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走过近千个车站的瑞士籍专家:中国铁路让人震撼    下一篇 吉林一名残疾青年的创业奉献之路:“这5年,我实现了人生的新跨越”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