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一片丹心暖人心
刘亚
忙完夏收夏种,安徽省涡阳县大陈镇满园红采摘家庭农场的主人张洪敏依然很忙,忙着把成筐的水蜜桃、油桃装车外运——5年前,通过土地流转建成的农场,如今到了收获时节。
虽然是一脸丰收的喜悦,但说起当年扶持农场发展的“刘书记”,张洪敏便不禁哽咽:“这么好的桃子,他一口也没有尝就走了!”让张洪敏不禁动容的“刘书记”,是涡阳县高公镇原党委副书记、镇长刘亚。今年3月12日,年仅48岁的刘亚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干部,要带群众脱贫致富编辑本段
翻开刘亚的履历,通篇离不开一个“农”字:1989年7月,21岁的他从芜湖农校毕业进入农技推广中心工作,1996年到临湖镇挂职科技副镇长。接下来的20年,他先后任职5个乡镇,担任乡镇长、党委书记11年,一直工作在“三农”工作的第一线。
涡阳是全国贫困县,发展地方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压力巨大。每到一处工作,刘亚都把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遇到张洪敏时,时任大陈镇党委书记的刘亚,正在探索通过土地流转,组建农业合作社以提高群众收入。所以,张洪敏的家庭农场一遇到困难,刘亚就会赶到现场解决问题。
周翔,是涡阳县义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说起刘亚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事,打心里服气。义门有个“穆老荒”,一万亩左右的农田基本“靠天收”。2014年8月,刘亚带着周翔等人,前往“穆老荒”现场办公。周翔记得,刘亚随身带着皮尺,为保证准确,哪块地如何治理、道路修多长、沟挖多深,都用皮尺量。尺子不够长,刘亚就迈开步子一步一步丈量,现场拿出方案。如今的“穆老荒”,夏秋两季旱涝保收,成为远近闻名的万亩吨粮田。
党员,组织上咋安排就咋办编辑本段
2015年5月,涡阳县委调时任义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亚任高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义门是全县条件最好的镇,而高公是有名的落后镇。
“是我找他谈的话。”当时,县委书记胡明文正在邻县参加市里会议,任职谈话就安排在胡明文的房间里。高公镇位于两市三县一区的交界之地,人员成分复杂,治安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滞后。“派他去,最能让人放心。”常委会上大家一致推荐刘亚。从标里镇到大陈镇、义门镇,从来不跟组织谈条件的刘亚,这次也不例外。这边谈话一结束,那边就到高公镇报到任职。“共产党员,组织上怎么安排就这么办。”刘亚这样解释。
高公的同事们至今清楚记得,刘亚在第一次干部会议上铿锵有力的话语:“党把高公镇和49000名人民群众交给我们,如果年复一年,落后面貌依旧,我们如何对得起党?如何面对这里的群众?”上任一个星期,刘亚就把全镇11个村跑了一遍,对高公的民情、自然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了然于胸。辛苦付出换来的是面貌大变,到2015年年底,不到8个月的时间,高公镇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进步,综合考核排名在全县晋升了6个位次。
群众,无论如何都不能慢待编辑本段
2016年3月4日,是刘亚离任高公镇的前一天——县委选任的新书记已经完成公示程序,而刘亚也将调回县城工作。就在那天,刘亚却还在接待来访的村民,认真地谈3个多小时。
“群众,无论如何都不能慢待。”这是刘亚担任乡镇干部的座右铭。为了不慢待贫困户于小元老人,刘亚在端午节陪父亲在外地看病的情况下,在医院里给村支书于涛打电话,请他代自己给老人送上500元过节费。刚刚回到家,刘亚就赶到于楼村把钱还给于涛,然后去了于小元的家。
“没想到,这些东西成了刘亚同志的‘遗书’。”现任高公镇镇长张心乾,看到刘亚留给自己的一叠材料,泪流满面。临别当天,刘亚走进他的办公室:“临走了,也没什么送你,这是我写的一些工作心得,留给你看是否用得着。”这一叠8份32页的材料,内容既涉及秸秆禁烧、生产技术,又有低保审核等,都是他根据镇里实际和群众口味总结的心得。张心乾说,农村工作难度大任务重,每次中心工作来了,刘书记跟群众交流的效果都很好。“他不慢待群众,总能把工作做进群众心窝里。”
最美基层干部编辑本段
“这么好的书记,我再也见不着他了……”得知刘亚去世的消息,高公镇宗营村村民王桂民不禁大哭起来。
69岁的王桂民,是一位让镇村干部挠头的老上访户——因为与邻居的宅基地纠纷,两次打官司两次败诉,但依然奔走上访。2015年5月,刘亚接访了解情况后,多次去王桂民家里看望,并通过危房改造项目,把他家四处透亮漏风的土坯房改建成新瓦房。刘亚对镇里的干部说,他的诉求不一定合理,但他的困难一定要帮助解决。
老人,就要吃好一点住好一点编辑本段
“俺们敬老院的伙食标准,比镇政府的高!”涡阳县陈大镇敬老院院长吴建标说起敬老院的事,总是很自豪——在刘亚主政陈大镇期间,敬老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熟悉刘亚的人都知道,不管在哪里工作,只要有时间,他便会去当地的敬老院看看,跟老人们聊聊天,了解一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由于财力有限,皖北乡镇的敬老院往往标准偏低,刘亚总是想方设法改善条件。原来的敬老院面积小,刘亚就挤出资金进行改扩建,不仅敬老院的床位增加了几十个,而且还给老人们添置了大屏幕的电视机,安装了健身器材。为了让老人们雨天出门不淋雨,刘亚自己设计给敬老院修建了贯穿到每个房间的走廊。过去,敬老院的伙食标准与镇政府食堂差不多。为了老人们的营养,刘亚让把原来每周两次加餐改为两天一次,而镇里的食堂还是坚持每人每顿午餐五元钱的标准。刘亚经常叮嘱:“老人,就要吃好一点儿住好一点儿。”
孩子,从小就让他们感受社会温暖编辑本段
义门镇回民小学的学生马威,最喜欢叫“刘伯伯”到家里来。每次去,刘亚不仅会给他家带油带米,而且都会给马威带一个装着各种学习用品的“大礼包”。
马威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家里生活比较艰难。2014年初,在义门镇当镇长的刘亚倡议镇里干部要与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马威就成了刘亚的帮扶“对子”。与困难户、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是刘亚在乡镇工作一直坚持的做法,走到哪里便做到哪里。在陈大镇工作时,刘亚就带着班子成员每年每人拿出800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在高公镇,刘亚也有自己的“对子”。他经常对同事说:“拿出一些钱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但对贫困学生就是雪中送炭,就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就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家庭,父母妻子悲痛中为之骄傲编辑本段
“刘亚做的事,我百分之百满意。不管怎么样,我算是培养了一个好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刘亚父母,啜泣中说起儿子来,总是为之骄傲。
虽然常常连周末、节假日都不能回家,但刘亚只要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系上围裙,下厨给父母妻子炒两个菜。晚上,总要陪父母聊聊天,为他们捶背、洗脚。2010年,母亲患上了格林巴利综合征,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刘亚坚持要求治疗。然而,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仅靠刘亚那点工资,如何给母亲治病?刘亚与妻子商议后,拿自家的房产证到银行办理了抵押手续,为母亲凑齐了医药费。直到去年,刘亚才还清了所有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