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 这个“80后”院士的“斗毒”一生
侯云德1929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他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
H5N1、H7N9、H1N1、MERS……凶险的新发病毒在近10年来从未停止过对人类的侵袭,我国织就的一张传染病综合防控体系大网,抵挡住了病毒一轮轮攻击,才得以让瘟疫消弭于无形。侯云德正是那个参与编织大网的功臣。
中国“干扰素之父”编辑本段
1955年,侯云德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58年至1962年,他在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期间,首次发现Ⅰ型副流感(仙台)病毒存在着两个亚型,并澄清了仙台病毒是否对人有致病性这个当时尚未解决的问题,被原苏联医学科学院破格越过副博士学位授予博士学位。回国后,侯云德一直在病毒学研究所工作,从事中国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的研究。
1982年,53岁的侯云德首次克隆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中国人抗病毒反应优势的人α1b 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Ι类新药产品重组α1b 型干扰素,临床证明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毛细胞性白血病等有明显的疗效,且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副作用小得多。他因此被称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随后的10多年里,侯云德带领团队利用基因技术先后研制出8种基因药物,并全部实现了技术转让,α1b 型干扰素拿到批文后,由深圳一家公司规模化生产,仅短短两年就夺回由国外产品占领的60%的市场份额。
如今,我国90%以上的干扰素药品实现国产,α1b型干扰素在我国已经使用数千万剂,用于数百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并每年为国家创汇上亿元。
侯云德不仅开创引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研制,推动了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还引领构筑了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
2003年的SARS之痛,促使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体系发生了重大转变。2008年,79岁的侯云德被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他领导全体专家组,提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思想,顶层设计了2008—2020年重大专项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升级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实现了我国能够在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和未知病原,成功应对近10年来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
“我不要锦上添花!我要快,要救人”编辑本段
2009年甲流来袭,侯云德作为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组长,亲自带队加班加点研发疫苗,他找来国内十几家制药企业的老总,要求各家企业按他提供的方法尽快生产疫苗。传统的疫苗研发投产,少则半年,多则10年,见好几位企业家面有难色,这位80岁的老人激动地直拍桌子,“这是做疫苗,我不要锦上添花!我要快,要救人!”
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侯云德提出不加佐剂、仅需注射1剂,推翻了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2剂”的专家共识。第三方评估表明,得益于正确的甲流应对措施,中国减少2.5亿人发病和7万人住院,减少经济损失逾2000亿元人民币。
身为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创者,侯云德早早地预见到生物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性。1987年至1996年,侯云德连任三届我国“863”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顶层指导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布局,大力助推生物技术发展。在此期间,我国生物技术研发机构成十数倍增加,8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生物医药技术产品销售额增加百倍。
“病毒时刻在变异,旧的还没退去,新的又变异出来,那可是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一刻都不能放松!”侯云德说。
进入人生第89个年头,侯云德体力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仍然每天7点就开始工作,并且不吃早饭。据说,这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因为要抓紧一切时间做实验。侯云德每天坚持上网收集全球最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编制生物信息数据库,提供给重大专项和所里同事参考。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我只是做了点实实在在的事,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谈及自己的获奖心情,侯云德语调平和,“传染病防控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而降低艾滋病、乙肝和肺结核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是我的心愿,更是我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