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改革:让老百姓打官司不再难
【法治中国行】
7个兄弟姐妹,价值810万元的房产分配。只用3天时间,老李一家人就拿到了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还省下了近7万元诉讼费。走出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老李非常感慨。
北京西城法院通过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百姓打官司难,是全国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各地法院攻坚克难、推进改革,司法为民的理念不断彰显和落实。
北京西城法院:多元解纷形成合力编辑本段
随着立案登记制的全面推行,全国法院收案量显著增长。作为北京的收案大户之一,2016年上半年西城法院收案27839件。
面对海量案件,西城法院的法官们认为,不是每一起案件都要走诉讼程序,而应该繁简分流,实现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决。
2016年5月5日,西城法院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达成协议,携手推进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根据协议,西城法院通过委派调解、委托调解和特邀调解等三种方式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开展对接。对于涉房地产领域的纠纷,当事人可自行申请或由法院委托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调解中心进行调解。
近年来,西城法院相继牵手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等社会组织,形成了合力化解纠纷的大格局。
“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是落实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司法为民服务水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在法治框架下继续锐意创新。”西城法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李艳红说。
合肥蜀山法院:智慧法院便民利民编辑本段
“欢迎光临蜀山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我是您的虚拟导诉员,如果您有什么需求,由我为您解答。”
不久前,律师陈伟来到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办事。宽敞的诉讼服务中心里,一位真人大小的虚拟导诉员吸引了他的目光。简单试用后,陈伟兴奋地说:“真没想到,咱们合肥的法院会有这么高科技的机器。”
虚拟导诉员是将虚拟影像技术与诉讼服务中心导诉服务相结合,模仿真人与来访公众进行语音、形体上的互动。通过简单的人机互答,当事人和律师可以直观了解到法院各项基本职能,还能迅速找到自己想去的区域和窗口,推出以后好评不断。
以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法院留给不少群众的印象。司法体制改革启动后,蜀山法院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第一步就是建设一个真正服务群众的诉讼服务中心。
2015年6月,蜀山法院完成了对诉讼服务中心的改造。新的诉讼服务中心深度运用了信息技术,力求打造成一家“智慧法院”。
除了虚拟导诉员,蜀山法院还安装了最新的3D寻路系统,通过电脑屏幕就能看到各区域的行走路线;在智能查询机上,当事人刷一下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了解案件的全部流程节点信息;他们还与新浪网法院频道合作开办了“e调解”工作室,当事人可以登录e调解平台进行预约调解,实现足不出户化解矛盾。
“实践证明,以‘互联网+’思维打造阳光、智慧、便民的诉讼服务中心,能够大大方便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从而更好地回应社会和百姓对司法的需求和期待。”蜀山法院院长江华说。
贵州高院:用大数据解决执行难编辑本段
一块30平方米的高清指挥演示屏上跳动着贵州各级法院的各类执行信息。2016年7月12日,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来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刚刚落成的执行指挥中心观摩“执行阿尔法GO”的操作演练。
“执行阿尔法GO”由执行智库、资深法官智库、机器人自主学习功能组成,遇到需要会商的执行案件,“执行阿尔法GO”自动从数据库调用类似案例和专家指导意见,生成执行解决方案推送给法官,帮助法官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执行阿尔法GO”智慧执行系统,贵州高院还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化优势,利用信息化成果破解执行难,与贵州银监局共同制定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人民法院对存款账户进行诉讼保全的纪要》,规定法院可直接到贵州省各金融机构的省一级分行、联社办理银行账户的查封、冻结工作。利用这一网络查控系统,法院通过查询账户余额、冻结被执行人账户存款、申请执行人领走全部案款等几个简单步骤,就执结完了多起案件。
贵州省高院民二庭庭长段建桦说,法院通过大数据方式积极创新诉讼保全查扣划机制,有效解决了执行难问题,为债权人特别是各企业实现债权提振了信心。今后一段时期,贵州各级法院还将大力推进网络执行查控等执行信息化建设,实现对被执行财产的“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