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从退伍军人到扶贫尖兵

  曾经,人们提起武鸣区太平镇庆乐村,都摇头叹气,这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多年为零,是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如今,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再提及庆乐村,大家都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2018年,庆乐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黄谦是庆乐村党总支部书记,为了庆乐村的脱贫摘帽工作,他俯下身子扎根在这片乡土大地,结穷亲、解民忧、帮民富,成为贫困群众的“贴心人”和家乡脱贫奔小康的“领路人”。今年,黄谦被评为广西壮...

  曾经,人们提起武鸣区太平镇庆乐村,都摇头叹气,这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多年为零,是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如今,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再提及庆乐村,大家都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2018年,庆乐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黄谦是庆乐村党总支部书记,为了庆乐村的脱贫摘帽工作,他俯下身子扎根在这片乡土大地,结穷亲、解民忧、帮民富,成为贫困群众的“贴心人”和家乡脱贫奔小康的“领路人”。今年,黄谦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我很庆幸我的青春岁月里有过一抹‘橄榄绿’,之后的人生岁月里又能为庆乐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这也是我的幸运。”从一片热土到另一片热土,黄谦不仅完成了事业上的“华丽转身”,更在脱贫攻坚战中实现着“生命增值”。

  返家乡

  脱下戎装着农装

  7月的庆乐村,到处生机勃勃:村委会大院白墙黛瓦,人民戏台和灯光篮球场干净整洁,民居房前屋后种满鲜花绿树;池塘边的榕树下,老人悠闲地聊着家常,孩子们嬉戏玩闹,传来笑声阵阵。

  “这几年,我们村的村容村貌、村道村舍都有很大改善。赶上了好时代,现在村民的日子比瓜还甜。”在村民黄寿金的家中,他笑容满面地向记者介绍庆乐村这几年的变化,谈到村支书黄谦,他更是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1995年,黄谦怀着从军报国的青春梦想,参军入伍。2001年,黄谦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担任村干部,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夜奔忙。村里的“断头路”被打通了,新建了6条共9.3公里道路;健身广场硬化了,太阳能路灯亮起来;村里的戏台得到改造,还建成了党员、村民活动室,村民在铁棚里开会的历史正式结束了……庆乐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作表率

  攻坚克难大胆“闯”

  “面对庆乐村的困难形势,我作为一名党员,又是村里的党总支部书记,必须作表率,攻最难的‘山头’、拔最紧的‘钉子’,带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庆乐村的发展重担我来担,这个‘闯将’由我来当。”黄谦毅然投身脱贫攻坚一线。

  有干劲、有拼劲、责任心强、行动干练有效率,这是全村人对黄谦的评价。这样的性格与他在部队的历练是分不开的。黄谦坦言:“在部队6年,我变得更勇敢、更有毅力,特别有责任心,接到任何工作,我都会把它当作任务坚决完成,就像士兵打仗一样。军旅生涯不仅历练了我的身体,更历练了我的精气神。”

  担任庆乐村党总支部书记后,黄谦紧扣“党建提质、支部聚力、脱贫增效”,带领庆乐村加快了强村富民的步伐,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组织推动、产业支撑的脱贫之路。2018年,庆乐村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全村通屯路全部完成硬化,客运班车通到村口,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9万元,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了华丽蜕变。

  为群众

  倾心倾力解民忧

  扶贫担在肩,群众放在心。黄谦认为,作为一名贫困村的村党总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是第一要务,为此再苦再累都值得。黄谦主动带领村“两委”班子走遍村中每一组、每一户,听民声、汇民意、转民风、解民忧。从一丝不苟的精准识别到群策群力的脱贫致富,庆乐村的光景越来越好,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了庆乐村早日实现脱贫摘帽,黄谦以身作则,整整一年,他每天坚守工作岗位,哪家有问题要解决,哪户有困难要帮助,他都倾力解决,决不以周末、节假日休息为由推脱。正是黄谦这股子“走在前 作表率”的工作韧劲,极大地影响了村“两委”和扶贫干部们,使基层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逐渐发挥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了乡亲们的广泛好评。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志愿司机王利:把汶川地震时得到的爱传递下去    下一篇 上阵父女兵:海南“00后”护士请缨抗疫 其父曾参加湖北抗洪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