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司机王利:把汶川地震时得到的爱传递下去
每天晨出暮归驱车100公里,工作11个小时以上,午饭通常以泡面凑合一下,带着患慢性病的老人去医院做透析、化疗、拿药,或帮社区运输防护物资、帮居民团购生活物资……成了王利每天的日常。
这位90后绵竹妹子,是武汉的一名专职滴滴司机。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武汉即将封城时,她却放弃回家乡过年的机会,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挥下,加入应急车队,成了一名志愿者。
此时的武汉像是一部默片,悄无声息却蕴含着繁杂冗乱的情绪,它们时刻交织、跌宕与翻滚,企图吞没人们的勇气和信心。
但在与王利的交谈中,《中国青年》杂志记者总能感受到她平和语气后的坚定,温暖着人心。
“自己所能改变的事情太少了。唯有开好每一次车,送达每一件物,顾好每一个力所能及的当下。”
这无数个“当下”是辛苦、危险,是时刻经受着考验。每日追着早霞出门,深夜肩洒着星光而回,这样的日子,从封城至今,她一日未曾中断。
“奶奶七十多岁高龄尚且如此顽强,作为青年人,有什么理由偷懒呢?”
王利从什么时候决定留在武汉不走,和这个城市共进退的呢?
王利还记得是1月23日凌晨三点,得知了武汉市即将封城的消息。当天,远在四川绵阳的母亲打来电话,急切地希望女儿远离这场灾难。
“说实话,出于恐惧,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收拾东西离开武汉,但是一瞬间,我觉得自己不能走,因为我经历过汶川大地震。此时疫情严重,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我平日就是一名滴滴司机,我留下,或许还能有机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转瞬间的思考,王利便将自己的安危与母亲的牵挂,放在这座危难的城市之后了。两天后就是春节,王利瞒着妈妈悄悄向公司报了名,成为滴滴武汉“社区保障车队”的一员。
作为社区抗疫志愿者,王利的服务对象,包括患有慢性病的老人。
她跟《中国青年》记者提起一位74岁的吴奶奶,患有重度肾衰竭,每周要到湖北省人民医院做3次透析。
当时,定点医院的非新冠肺炎病人被清空,一些慢性病人只得在家服药。这是不得已的战略手段,也是对抵抗力不足的慢性病人的一种保护。
在武汉封城禁车的特殊时期,吴奶奶每逢需要透析时,无需召唤,王利就会定时出现,送奶奶去那家综合医院。
“到了医院,我想要送奶奶进去,但奶奶摇摇头拒绝了,坚持要在医院门口下车。奶奶说,医院现在是危险的地方,不能让我冒感染的风险,她一定要自己进去。”
说到这里,王利有些哽咽。
“奶奶说,每周三次透析,她已经坚持6年了……每次与奶奶接触,我都能感受到她与病魔抗争的那股劲头,心疼的同时我也觉得震撼。奶奶七十多岁高龄尚且如此顽强,作为青年人,有什么理由偷懒呢?”
“奉献精神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在深夜的朋友圈,王利曾这样写道:“凌晨四点出门,晚上十点到家,再晚还是要把明天的午饭备好,不然又要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谈到那天的情形,王利的声音,却在疲惫中透着笑意。
当天有一位老人出现了心梗,急需一味中药,老人的家属和志愿者在武汉找了几天都买不到,只有托人在外地买药寄往武汉。在这期间,老人病情突然加重,接连抢救了三次。
由于发往武汉的快递太多,顺丰中转站在分拣出这个快递之后第一时间通知了王利,其时才刚凌晨4点,她却没有一刻耽搁,迅速起身出了门。
“我送到药之后,老人的家属跟我说:‘老爷子差点过去,三点的时候刚经历一次抢救,还好你把药送到了!’我听了很开心,累不累都不要紧,人没事,就是最好的。”
每日,王利都需要开车跑一百多公里,午餐难得正常,晚饭更不靠谱。为了节省防护服,她每日不敢饮水,实在渴得受不了,也只敢小小地抿一口,逢上生理期更觉痛苦。为了节省防护服资源,她每次都疯狂给车子消毒。
但她在朋友圈,从未有过抱怨,也未曾喊过辛苦。面对记者心疼的询问,不善言辞的王利只是笑着说:“我能做的虽然不多,但我能帮他们买点药、给他们送些物资、载他们一段路,就很开心,奉献精神是需要一代一代传承的嘛。”
人间烟火,最抚凡心
“我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这位绵阳女孩谈到了永生无法忘记的汶川地震:“记得回家的路上,一批批血淋淋的伤员从我身边经过。路裂开了,路边的房子也塌了,连不远处的山看着都比往日矮了一截,当时,我觉得天都塌了下来。”
那次大地震,将她所在的学校变为废墟,还夺走了240名同学的生命。从此,王利没有再上学,连一张毕业照也没有,便提前参加了实习。
2018年,她来到武汉,找到了一份工作。此前,王利曾两次以游客的身份近距离体会过它的美。她被武汉的大江大河所征服,一来便不想再走了。
此次疫情肆虐,留住她的,除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更多的,是她的不忍。
“汶川地震后,暴雨倾盆,曾一度没吃没喝。我和妈妈因为坐不到车,有次硬是走了近十公里的路……那种无助,我至今没办法忘记。但好在救援人员和各地的志愿者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与帮助。现在武汉有难,面对与当时的我们一样无助、恐惧的人,我想把自己当年得到的爱和帮助传递下去。我不想再有人经历那种无助的感觉了,我能为武汉做的,唯有竭尽所能。”
命运或许不公,90后的王利已是“历经世事”的姑娘。
“经历了两次大灾难,看多了生死,但给我最多的却是感动。每次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来援’这八个字,我便忍不住想哭。在灾难中,我懂得了感恩,更懂得了灾难不会压垮我们。因为,14亿人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这是民族的凝聚力,也是强大的中国心。灾难只是暂时的,中国心却是永恒的!我是中国的14亿分之一,我有义务,有责任,也更应该有这个担当。”
王利总是这样默默而坚定地奉献,但提到家人时,她十分温柔。
“我妈知道我的工作后,虽然担心却依然支持,只是再三叮嘱我做好防护、注意安全。等疫情过去了,我想第一时间回绵竹好好陪陪她。爸爸去世后,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了。等春天来了,我想把妈妈接到武汉一起生活。这里的大江大河、三月樱花、朝霞中的黄鹤楼、晨昏时分的长江大桥……我都想带她看一看。”
采访之后,记者思考良久这个90后姑娘带来的感受。
无法简单地说她是“汶川地震的亲历者”,因为柔软又平和的她,有着坚韧、善良、足以传递希望的力量。(记者
王镭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