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西藏军区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200多个“第一”

藏语“金珠玛米”就是汉语的解放军。其实,“金珠”为“菩萨”,“玛米”为“兵”,合起来就是“菩萨兵”。 “菩萨兵”的称呼,源自子弟兵对藏族同胞的满腔赤诚。

Img261452616.jpg

漫天的风雪淹没了大地和天空。 

2008年10月26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突袭藏南,当地许多农牧民被深达数米的积雪围困。 
西藏军区官兵昼夜奋战,在茫茫雪野中开辟出一条条生命通道。绝境逢生的藏族同胞纷纷向亲人献上哈达,嘴里不停地念叨:“金珠玛米,金珠玛米……” 

进藏至今,西藏军区官兵不断巩固和发展与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民关系,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200多个“第一”:修建了第一条公路、第一所学校、第一座机场、第一座电站…… 

大爱——用赤诚的感情构筑民族团结的磐石

很多人都以为,藏语“金珠玛米”就是汉语的解放军。其实,“金珠”为“菩萨”,“玛米”为“兵”,合起来就是“菩萨兵”。 

“菩萨兵”的称呼,源自子弟兵对藏族同胞的满腔赤诚。 

色拉寺的僧侣们长期被严重的高原疾病所困扰,老住持江白卧床不起。西藏军区总医院得知后,派出医疗队免费上门服务,并定期为僧侣们体检。 

如今,健康有了保障的色拉寺僧侣们每天都要虔诚祈愿,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藏汉民族团结坚如磐石。近年来,西藏军区总医院先后派出500余批次医疗队到多个寺庙巡诊,诊治僧尼15万余人次。 

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门巴将军”的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总医院院长李素芝说:“藏汉一家,军民一家。要真正做到一家,首先感情上要融为一家。你闻不惯酥油味、喝不来青稞酒、说不好藏族话,群众就不把你当自家人。” 

西藏军区官兵的衣兜里总是装着3件“宝”:一本《藏族民情风俗常识》、一本《民族宗教政策100问》和一本《常用藏语300句》。 

2008年6月,驻藏某独立汽车运输团训练途经海拔4000多米的某高地时,发现狭窄的山顶公路边新堆放了玛尼堆,这是当地群众祈祷幸福的吉祥物。为了防止车辆挂倒玛尼堆,官兵们在路边组成人墙,引导车辆缓缓通过。 

这个团的政委秦杰说:“尊重民族群众、尊重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文化,这是所有驻藏官兵雷打不动的原则。跟藏族群众打交道,我们都要说藏语、唱藏歌,和群众一起喝酥油茶、吃糌粑面、饮青稞酒、跳锅庄舞。” 

几年来,西藏军区采取营帮乡、连帮村的办法,建立了2100多个共建点和对口扶贫点,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每年,驻扎在高原各地的部队都要开展助民劳动,修建“连心桥”“爱心路”和“幸福井”等工程。 

仅2008年,西藏军区就出动官兵6万多人次、车辆机具1800余台次,设立便民服务点1384个,为10余万名群众提供了免费医疗、电器维修、法律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进取——用无私的援助建设地球屋脊的小康生活

一大早,牧民扎西习惯性地来到村头,把一块“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的匾额擦得锃亮。 

2年前,在山南军分区官兵的帮助下,扎西办起了“藏家乐”,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所以,他每天都要到村头擦拭这块匾额,以感谢党的好政策和部队的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军区部队积极协助地方群众发展高原特色经济。他们采取分片帮建的办法,每个连以上单位都建立了一个科技扶贫点,并总结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扶贫帮困经验。 

在藏南谷地,军民共同开发出千亩优质花椒林;在林芝峡谷,驻军免费为农牧民培训驾驶员,让西藏出现了第一个汽车村;在拉萨河畔,警备区和某工兵团官兵引导群众办起了“藏家乐”“牧家乐”“休闲林卡(帐篷)”…… 

现在,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已走进农牧民家;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成为藏区新景观;许多村子的农牧民还买了电脑,装了宽带,跨入了“E”时代。 

在西藏,有军营的地方就有学校,有官兵的地方就有课堂。多年来,西藏军区共捐资筹建“鱼水小学”“爱民学校”152所,使数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同时,兴办“文化夜校”109所,使数千名藏族青年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与改革开放同岁的驻藏某部营长江勇西绕,他的奶奶和父亲泽仁巴登就是当年解放军进藏时,在昌都牧区解救的一对行乞农奴母子。 

在部队和政府的资助下,泽仁巴登的4个子女都上了学。长子江勇西绕考上了陆军学院,毕业后曾代表我军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并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江勇西绕的弟妹也都大学毕业,一人成为武警警官,两人当了藏区教师。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曾动情地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当代西藏发展史,就是一部西藏军区部队的援藏史。 

礼赞——用坚韧的意志建构生命禁区里的和谐生态

“用色大胆奔放,技法古朴新颖。”2008年拉萨雪顿节期间,首次来拉萨的藏族青年次仁群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青年民兵之家”学来的哗叽绘画手艺,会赢得众多专家和中外游客的赞许。 

哗叽是与唐卡齐名的西藏传统工艺。乃东县人武部利用“青年民兵之家”开办了“西藏传统画暨首届哗叽培训班”,向广大群众传授这一绘画技术。 

培养哗叽工艺传人,协助地方传承格萨尔王唱技,参加布达拉宫维修……一大批藏族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部队的帮助下得到了有效保护。 

生态脆弱曾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一大阻碍。为攻克这一难题,西藏军区抽组生态攻关小组,七上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与铁道专家一道破解了20多项世界性高原冻土施工难题,保证了青藏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同时,西藏军区首创“草皮、树苗低海拔低温种植、高海拔实地移植”技术。利用这一技术,西藏军区部队在青藏铁路沿线植树10余万亩,种草皮2000多亩,建立动物保护区11个。 

不久前,欧洲一个环保组织派员骑着自行车跑完青藏铁路沿线后得出结论:铁路沿线生态与修路前几乎没有改变,这是人类生态恢复史上的一大奇迹! 

2000年至今,西藏军区共出动兵力25万人次,机械车辆8万台次,参加了“一江两河”治理、布达拉宫广场扩建、日喀则大桥修建、兰西拉光缆施工和青藏铁路建设等100多项重点工程,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西藏高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震、洪水、泥石流、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解放军! 

2008年8月25日,西藏仲巴县发生6.1级地震…… 

震后10分钟,仲巴县人武部官兵出现在受灾现场; 

震后10小时,西藏军区首批救灾物资运抵仲巴县; 

震后14小时,西藏军区大批部队抵达灾区…… 

10年来,西藏军区先后参与了1997年藏北特大雪灾、2000年波密县易贡乡特大山体滑坡、2003年唐古拉山洪灾以及2008年10月拉萨当雄地震灾害和山南特大雪灾等1500多次抢险救灾行动,为灾区和贫困群众捐款捐物6000余万元,解救遇难群众45000余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0多亿元。 

爱,如汲汲生息的雅鲁藏布江水,灌注生命禁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湖南:高老汉的小扫帚    下一篇 施凤英:“雷锋”在南京站有了“常住户口”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