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夫妻蚕同居 种桑养蚕致富路
本网凌云讯(郁再传)百色市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的杨巧、刘正芬夫妇都是聋哑人。今年43岁的杨巧、刘正芬夫妇,先天聋哑,出生在“九分石头一分地”的大石山区磨贤村西必屯,是“十三五”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踏实肯干的杨巧、刘正芬夫妇干起活来从不含糊,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据了解,杨巧、刘正芬夫妇2018年已成功养了5批蚕,每批4.5张,全年共养22.5张。每张蚕茧120斤左右,每张3000余元。卖茧总收入达6.75万元。杨巧、刘正芬夫妇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脱贫致富经。
17年前,杨巧和邻村同是聋哑人的刘正芬经人介绍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踏入婚姻殿堂,婚后他们共生育了三个孩子,大女儿刘春茶,二女儿刘秋茶,小男孩刘佑涛。从此两个残疾人携手同心,开始寻找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之路。刘正芬想方设法挣钱养家,杨巧则勤劳持家,日子过得平静安稳,随后儿女相继出生,压力倍增,这也激发了他们的干劲。
原本杨巧、刘正芬夫妇家的土地只是种点玉米,大部分都丢荒了。从好几年前开始,整个磨贤村都发展种桑养蚕了。“可是爸爸不想种桑蚕,妈妈却没有闲下来,又要把这些荒地挖成了桑园”大女儿刘春茶说。其实当时他们家的意见是不统一的,因为这些地丢荒久,全部长满草,地已经很荒很荒了,如果用来种桑需要深深的翻一遍土,甚至翻两遍以上,而且因为地块不是很大,没有办法用拖拉机来翻地,如果用人工来翻的话,那绝对算是一个大工程。
磨贤村很早就有人种桑养蚕,杨巧、刘正芬是一个勤快的人,几年前他们也开始种桑养蚕。家庭支出仅靠卖蚕茧所得,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多年来,因为蚕房、技术受限,种养没有形成规模,勉强能维持家庭开支。前几年,他向亲戚、邻里借钱起了现在的两层砖混房,他们住在一楼,二楼则养蚕,过上了与蚕‘同居’的日子,经过养蚕技术人员的指导和他多年的经验,去年他扩大了养蚕规模,收入过万。磨贤村村支书谭远昌介绍说。
杨巧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吃苦耐劳是她最大的优秀品质,她仿佛永远都不知道累似的,总是忙活在田间地头和家里的琐事,有的时候闲下来脑子也不闲着,也总是想着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农事了。“妈妈虽然不会讲话,平时交流都是手势。我有时候也挺心疼她的,但是她却其乐融融,估计是已经习惯了吧!”杨巧、刘正芬夫妇的11岁的儿子刘佑涛说。
从建蚕房,种桑树,养蚕如何消毒,如何防虫,如何防病,养小蚕要注意什么,比起别人,刘正芬的种桑养蚕之路充满了坎坷。“刘正芬夫妻俩都是聋哑人,沟通起来很困难,但是他头脑灵活,爱学习,好钻研,语言无法沟通的,就到别人家去实地看,现场学,村里人也都乐于帮助他,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的蚕养得越来越好。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农忙干农活,农闲时,别人看他做工踏实,都喜欢喊他去帮打零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难能可贵。他的劲头很足,今年他肯定可以脱贫出列。”驻磨贤村“第一书记”黎丁菱说。
“其实爸爸和弟弟都比较懒,可是妈妈总是觉得地闲着长草就说明不是庄稼人,让别人看见就丢人。而且妈妈还示意现在蚕茧又贵,是个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最后在妈妈的坚持下桑园成型了”二女儿刘秋茶笑着说。 在问到姐弟们读书有什么打算时,弟弟刘佑涛现就读于凌云二中七年级了,弟弟最想考上重点高中。今年刘秋茶第一年就读于百色市财经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姐姐刘春茶就读于百色卫生学校专业已是第三年,她已经出来实习了,实习了之后再回去报考大专。
前几天刘春茶从百色卫生学校放假回老家的时候,她还特意去参观了一下整个磨贤村的桑园,看到爸爸妈妈就在自家建的地头水柜里抽水浇桑园,桑园里还种有红薯,都长得特别的绿,临走的时候妈妈还给她包了一大袋红薯。刘春茶说,现在我们都爱上了我家这个小桑园,放假回来我们也会帮打桑叶和喂蚕,不过还是妈妈最厉害,因为她的坚持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也给了我们一个开心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