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之力,守护国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
不仅有抗“疫”战士
还有抗“疫”家庭
夫妻档、父子兵甚至全家齐上阵……
他们以“家”的力量
守护着国
2020年5月15日
全国妇联揭晓
660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北京曹杰家庭编辑本段
“我们都是编辑本段
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编辑本段
丈夫曹杰
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石榴庄站派出所所长
妻子阮征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代理护士长
大年初三
宣武医院组织医疗队赴湖北疫区
阮征主动请缨,驰援武汉
丈夫曹杰坚守在防疫工作一线
确保辖区治安秩序稳定
同事们得知曹杰的爱人奔赴武汉后
都十分关心
他说:
“平常妻子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
关键时刻,我也挺她
我们都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
新闻工作者张鹏军家庭编辑本段
用镜头记录抗疫故事编辑本段
丈夫张鹏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
妻子李璟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视前卫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记者
大年初一
张鹏军和李璟慧分别奔赴武汉
张鹏军重点报道武汉隔离病区情况
记录重症患者救治过程
2月18日,跟拍的医生出现发热症状
张鹏军作为密切接触者也接受了检查
那一天,他甚至动了写遗书的念头
很幸运,经过检查
采访对象只是一次普通感冒
妻子李璟慧最多的时候
一天要呈现五场直播报道
因为要抓紧时间赶到下一个直播现场
中午饭就是在工地上泡一碗方便面
疫情之下,他们共坚守武汉92天
50余次挺进隔离区
用300多条新闻报道
记录着中国抗疫故事
黑龙江徐克艺家庭编辑本段
用快板宣传抗“疫”知识编辑本段
丈夫徐克艺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政协副主席
妻子柴翠华
乌翠区物业办工人
儿子徐承欢
乌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科员
徐克艺根据疫情变化自己写稿
再用自己纯正的东北方言
录制小喇叭宣传语音
不仅有严肃的提醒
还有幽默风趣的广播剧、快板书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
他在家一遍一遍地找感觉、录制
有时嗓子都喊哑了
儿子徐承欢受父亲的启发
通过视频剪辑软件
将声音用文字弹幕、手绘等方式可视化
共剪辑制作防控宣传短视频26个
在物业办工作的柴翠华
每天要走十多栋楼
回到家脱下棉衣,浑身都是汗渍
本身气管就不好的她
被84消毒液的气味熏得上不来气
四川赵登祥家庭编辑本段
祖孙三代守护山村编辑本段
爷爷赵登祥
四川省槽渔滩镇村医,75岁
儿媳赵秀琼
槽渔滩中心卫生院医疗救治组组长
孙女赵晨白慧
槽渔滩中心卫生院实习生
古稀之年的退休老医生赵登祥
本该在家安享晚年
却主动担起了村医的重任
面对疫情,他更是像当年在部队一样
冲锋在一线
除了返乡、发热病人的摸排
他还负责村子里16位居家隔离观察者
每日早晚的体温和健康监测
由于住户分散
每天他都要走漫长的崎岖山路
儿媳赵秀琼担任医疗救治组组长
共处理发热病人18例,排查返乡人员11人
毕业才不到一年的孙女赵晨白慧
连续坚守工作岗位40余天
当问及是否害怕来势汹汹的病毒时
小赵感慨道:
“17年前
爷爷领着母亲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
为我们遮风挡雨
如今,能为抗击新冠病毒出一份力
我深感自豪!”
湖北张定宇家庭编辑本段
丈夫日夜奋战,妻子捐献血浆编辑本段
丈夫张定宇
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
妻子程琳
武汉市第四医院工作主管护师
疫情发生以来
张定宇就日以继夜扑在一线
鲜为人知的是
他2018年已确诊为渐冻症
双腿已开始萎缩
他说:“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
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
行走不太方便的他
经常快步穿梭在医院中
风风火火地指挥调度
大嗓门地喊:“搞快点,搞快点
这个事情一哈都等不得,马上就搞!”
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程琳
在工作中感染新冠肺炎
虽然夫妻相距仅十多公里
但直到三天后的晚上
张定宇才挤出半小时的时间探望妻子
程琳经治疗痊愈出院后
听说治愈者的血浆
可以帮助救治其他病患后
迅速报名,捐献了400毫升血浆
湖北邱贝文家庭编辑本段
“全家总动员,一份盒饭也送”编辑本段
妻子邱贝文和丈夫万路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个体户
大年初一
在武汉经营饭馆的邱贝文和丈夫
就开始了繁忙的送餐之旅
“只要医院医护人员需要吃饭
提前半小时打我电话,24小时在线”
一份盒饭,定价15元,也不挣钱
驱车20公里,哪怕一份也送
他们说:
“不能让冲在最前面的人寒心
连个饭都吃不上!”
饭馆墙上用红笔写着一行字: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国是千万家编辑本段
举国抗“疫”编辑本段
离不开每个家庭的付出编辑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