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航天员天宫一号24小时:人间一昼夜,“天宫”16天

与地面的昼夜更替不同,这短短的24小时中,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已经经历了16次日出日落。

“感觉良好!”2012年6月18日17时07分,当顺利从飞船进入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景海鹏向地面发出报告时,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组成的组合体已平稳飞行近3个小时。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景海鹏、刘旺、刘洋仿佛灵活的鱼,先后顺利通过对接通道“游”进天宫一号。这舱门间的穿越,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2012年6月18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王永卓

截至2012年6月19日17时07分,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度过了24小时。至此,他们的“天宫”生活度过了完整的一天。  

与地面的昼夜更替不同,这短短的24小时中,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已经经历了16次日出日落。这是因为天宫一号每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飞行一圈,航天员每90分钟就经历一“昼夜”。  

尽管如此,航天员在“天宫”中的作息,依旧按照北京时间进行。“进入组合体运行阶段后,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将按照天地同步原则安排。”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说,在昼夜更替频繁的太空按天地同步原则安排任务,白天进行工作,夜晚以休息为主,有助于航天员保持健康。  

刘伟波介绍,航天员在太空的作息问题,早在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时就引发了探讨。“太空一个‘昼夜’90分钟,人的作息时间是一次循环好还是多次循环好?研究表明,在近地轨道的飞行中,保持人固有的生物钟效率最高、健康状况最好。”  

未来几天,航天员还将在“天宫”开展载人环境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性试验等工作,这些工作也同样按照天地同步原则安排进行。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珠峰故事:一名测绘队员眼中的两次高程测量    下一篇 他们是医生背后的医生 你远比想象中的更强大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