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天文泰斗韩天芑愈后重生:一定能看到祖国更强大!
“我每天要努力吃饭,等到100岁时,一定能看到祖国更强大!”
98岁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韩天芑先生已完成第三阶段隔离。如今,他精神矍铄、中气十足。
韩天芑先生是我国著名大地天文学和天文地球动力学家,我国天文大地测量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2020年2月,韩老和夫人双双感染新冠肺炎,后经治疗均已康复出院。
转绿码后,最想去东湖边走走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天文学泰斗韩天芑接受采访
5月1日,韩老结束第三阶段隔离,手机上的“健康码”转为绿色,这让他兴奋不已。平日里的午觉也不睡了,非吵着要孙女韩时珺带他去东湖边走走。
大病初愈,韩老每走几步就要坐在轮椅上休息一会儿,但心情十分愉悦。时隔两个多月,终于又看到了武汉的蓝天碧水,听到了鸟叫蛙鸣。
六十年一甲子,韩老和武汉相伴大半辈子,已经与这片土地密不可分了。
1943年,20岁的韩天芑上大学读的是大地测量专业,毕业后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任助理员和助理研究员。1957年,中科院地理所迁来武汉,并改建为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韩天芑作为研究员和室主任一直负责天文大地测量方面的工作。
脚下的土地是韩老深沉热爱的地方。他在武汉建设的测地所武昌时辰站,用于研究地球经纬度变化、测定地球自转参数,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获得国际认可,是韩老事业的里程碑。韩老不少成果的获得都与武汉有关。
没想到的是,他会因为疫情和武汉产生另一种交集。对于住院期间的痛苦,韩老的记忆有些模糊。实际上,他曾两次被下病危通知。韩时珺介绍,第一次是2月23日,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告知,韩老器官衰竭,情急之下,韩时珺通过网络寻求匹配的康复者血浆。第二次是3月25日,韩老在协和西院突发消化道出血,被广东和黑龙江医疗队“抢”了回来。
血浆疗法是中国治疗新冠肺炎的首创,插管治疗、上ECMO都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神器,但这些在韩老身上都没有用上,医护人员根据韩老的年龄,避免损伤太大,精准施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选择适合药物,居然帮助他挺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对治疗过程,韩老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毫无胃口,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ICU,收治他的浙江省医疗队得知他是浙江宁波人,特地为他准备了宁波口味的食物,耐心劝他进食。
“为了这些费尽心思照顾我的医务人员,我也要好好吃饭。”韩老这样想着,强迫自己多吃一些。
病愈后更珍惜和家人的时光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韩老喜欢用微信聊天
韩老喜欢用微信聊天,住院期间,精神好的时候,他一天能给孙女韩时珺发二三十条微信。
韩老的女儿韩锡超介绍,父母年轻时工作都忙,对他们兄妹仨管得很少。父亲工作特殊,夜晚测星、白天补觉,和孩子们的作息颠倒,一年还有一半时间在外地搞测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韩天芑为建设西藏、治理淮河和黄河,奔走于全国各地,在西北、中原、黄河、海河和淮河流域,直到西藏边境,测定了大量的天文点。
在韩老眼中,搞科研就是为了国家强盛。他在上世纪50年代初搞天文大地测量,连计算机都没有,为了算卫星的位置,用算盘和本子“人工计算”,一天一夜都算不出一个位置,算出来后还要花一整天时间核对。我国的大地天文学就是这样从0到1,从无到有。
韩老在用放大镜看书
天文大地测量,对于韩老来说是一辈子的事业。1986年退休后他仍坚持工作,67岁时还联合我国七个天文台和两个测绘局的40余人,共同编制了“中国大地测量星表”。星表的准确度越高,大地测量的位置就越准,此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韩天芑是牵头人。
只要还能干得动,韩老就想为天文大地测量事业尽一份力。这次生病,反而给了父女俩难得的相处机会,两人经常坐在一起聊起往事。
坚持锻炼,希望继续做科普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韩老在阳台上远眺
现在,韩老一天要在阳台上慢走三五次,锻炼下肢力量。
虽然从2005年就正式告别了科研工作,但聊起天文大地测量、天文地球动力学,韩老仍可以滔滔不绝。
当年,他和我国天体测量学另一位奠基人叶叔华一起创立了北京时间,他们两人在测绘和天文之间搭起一架桥梁。
最近几年,韩老对量子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常通过网络了解相关研究。
因在相关领域功勋卓著,去年,韩老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韩老是湖北省天文学会的创始人,在他的发展带动下,学会发展了会员173人,其中有3名院士。生病前,他一直以学会为平台,向民众做天文科普工作,科普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以及天文爱好者。
孙女韩时珺陪韩老吃饭
“等我恢复了,还能继续做科普!”韩老说。
韩时珺说:“爷爷有一个心愿,私下里跟我提过,他要努力吃饭,活过100岁,到那时,就可以亲眼看到祖国更强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