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希望钟南山爷爷能为我写一句话” 她说,武汉48天改变了我的一生!

3月20日,杨亚茹回到了家乡河北,在隔离病房里,她说,“回家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大家能够平安、健康的归来,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在最需要的时刻,没有一丝犹豫,河北省中医院护师杨亚茹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河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成为了第一批到达武汉的河北重症组护理人员。

大年初二,刚下夜班的她便踏上了前往武汉的火车,连夜到达武汉。奋战48天后,杨亚茹光荣的完成了使命。

1.png

如今,平安归来的她,得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燕赵都市报发起的“共圆英雄梦”行动,说出了埋藏在心中的一个心愿,“我希望钟南山爷爷能够亲笔写一句话送给我,作为我一生的珍藏!”

目录

“前往一线,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本能” 编辑本段

3月26日,这是杨亚茹平安归来,隔离的第七天,周围安静和一周前大不相同,这让她内心十分踏实。

杨亚茹是河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师,大年初二刚下夜班的她得知了支援湖北的消息,想也没想就报了名。“这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本能,当时真的没有考虑太多。”杨亚茹说,就在大年夜吃团圆饭时,家里人还曾问过她如果有机会会不会去武汉,她的答案就是肯定的,“家里人表示理解,十分支持我。”

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当天晚上8点半,作为第一批支援武汉的河北医疗队队员杨亚茹坐上了前往武汉的火车。她笑着回想,“到那时,爸爸开始有点舍不得我了,我向他保证一定会平安归来。”

1_??.png

坐在列车中,看着外面的夜景,杨亚茹开始细细琢磨自己会遇到的困难,“虽然刚下夜班,但我没有什么困意,想着自己到了武汉要做什么、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对一些未知问题该怎么应对。”

凌晨五点半,杨亚茹和其他同仁一块到达了武汉,被安排支援武汉市第七医院。“当天上午,我们做了岗前培训,下午到医院熟悉环境、排班,为第二天上班做准备。”杨亚茹说,到了医院,了解到武汉的老师们真的是太辛苦,“心里就想,我们来了,快把他们轮换下来休息休息。”

1_??1.png

“最艰难时 吃饭就是做任务” 编辑本段

“到了之后,才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要严重,工作量之大,也超出了我的想象。”杨亚茹说道,医疗队达到武汉第七医院后,接管了医院4个病区以及工作强度大、感染风险高的重症监护室、检验科的医疗救治和临床检验工作。

“入住医院后,我们就开始整治病房环境、抓患者的基础护理、规范科室规章制度、展开业务培训、开展俯卧位、CRRT床旁血滤治疗。最多时给10个病人同时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三台血滤机器连轴转同时使用。基本上,就是接管了整个医院。”

2.png

杨亚茹称,重症工作强度大、感染风险高,工作时间长。因此队员的班次都很密集,每班次工作时间最短6小时,最长达到12小时。“举个例子,俯卧位通气治疗需要几个人把病人从平躺到趴下,中间还有其他配合治疗,这一圈下来就要三四个小时。身上像洗了个澡,防护服贴在身上,护目镜里全是水汽,什么也看不见。”

下病房后,杨亚茹还要和其他成员一起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治疗情况、参与物资分发等工作,“来到医院的医务人员水平不等,我们还有一些学习、了解、磨合的过程。”杨亚茹说,工作十年,这是第一次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3.png

杨亚茹面对的都是重症、危重症病人,甚至直面死亡。“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去救治他们。”从熟悉环境、人员、治疗方案,杨亚茹用了大概20天,“面对疫情和这么多病人,说没有压力是假的。前期,工作上我虽然没有掉队,但我知道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状况。很多同事也是如此,这个过程是必然的。”

最累的时候,杨亚茹甚至出现了失眠的情况,“累得不想说话,吃饭就是做任务。那段时间,不敢和家人视频。如果视频,我就让自己尽量开心些,让家人们放心。”回忆这些时,杨亚茹说的十分轻松,但旁人还是能够感受到当时的不容易和艰难。

约20天后,病人的治疗各个流程渐渐通常,杨亚茹逐步适应了在武汉的工作地。

“胜利凯旋 回家的感觉太好了”  编辑本段

3月14日,武汉市第七医院重症医学科举行了封仓仪式,随着那句“我们清仓了,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同时这也标志着负责医院救治工作的河北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圆满完成了阶段性支援工作。回想当时,杨亚茹高兴地说“我们胜利了!”

3_??.png

经过48个日夜的坚守与精心救治,杨亚茹所在的团队累计收治患者429人,其中重症患者119人,危重症患者78人,已治愈患者314人,累计检验核酸样本8144人份,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四个零”,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

在离别之时,杨亚茹在日记中写道:“分别的时刻正在倒计时。雀跃的同时我们有太多的不舍。不舍我们的病人,我们看到你们身体康复,与家人幸福团聚;不舍我们的战友,或许我们明天的每日一歌就是《送战友》了吧;不舍我们的经历,这段援鄂抗疫经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不舍我们的身份,我们的身上镌刻着河北援鄂医疗队精神,这是一种力量,一种鼓舞;不舍这座城市,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亦是英雄的人民,我们一起并肩作战。”

3月20日,杨亚茹回到了家乡河北,在隔离病房里,她说,“回家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大家能够平安、健康的归来,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最艰难的时刻 有一种精神指引着她  编辑本段

“其实,我只是普通抗疫一线的一员,我的战友们比我更加伟大,他们有的为此错过了自己的婚礼、错过了自己孩子的出生、错过了亲人的去世。”说起这些,杨亚茹有些哽咽,“即便我们曾出生入死,却从未曾看过彼此的面庞,估计现在面对面走过也不会认识。我们已经约定等到疫情结束后,要一同去武汉相聚。”

战友情,在杨亚茹心里最是难忘,除此之外,她的心里还有一个愿望,期盼着能够实现。在杨亚茹最艰难的时刻,钟南山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她前行的方向。“以前,我对钟南山教授没有太多了解,只知道他带领团队打败非典。这次,我是真切感受到了他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4.png

在武汉工作的前20天里,每每疲惫不堪时,杨亚茹就想起钟南山,“他那么大岁数了,却依然坚持奋战在一线,让我倍感鼓舞。工作时,会更努力,更有干劲儿。”

说起钟南山,杨亚茹激动无比,“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能够明白他的压力和工作量比我们都大。全国的医护工作者就像是一个在打仗的部队,我们是战士,他就是将军,我们只需要做好目前的工作,而他还要考虑很多。但他依然坚持为大家服务,我十分敬佩。”

每天一有时间,杨亚茹就会打开手机,看看钟南山教授又讲了什么,搜一搜钟教授以前的视频。“教授专业领域十分优秀,而且淡泊名利,了解的越多,我就越佩服他,心理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杨亚茹称,在抗击疫情时,这种精神的鼓励,对自己影响特别大。

3月初,通过朋友,杨亚茹知道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燕赵都市报发起“共圆英雄梦”行动,于是,她把自己内心的心愿表达了出来。在心愿里,她写道,“自从疫情发生,有一个名字像一座山一样耸立在了我的心中!他就是钟南山爷爷!正因为有南山爷爷带领我们抗疫杀敌,我才这么的义无反顾、不惧生死!等疫情结束,我希望南山爷爷能够亲笔写一句话送给我,作为一生的珍藏!”

“即便是没有达到钟南山教授的高度,但我仍希望自己朝着他的方向去努力,做一个像他一样的医者。如果我的愿望能够被实现,那便是人生最大的鼓励。”杨亚茹笑着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疫情时期的爱情:“90后”男护士从武汉返乡后与女友订婚    下一篇 这一幕,揪心又暖心!医生凯旋后脱下白衣,走进一直记挂的残疾母子家里…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