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送10000个馒头,他还要送两个月!
小小馒头,并不起眼。可在疫情紧张时期,一个馒头却感动了不少人。
在武汉,一名叫曾少峰的中年男人,每天为社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人群等特殊群体免费赠送馒头,从初期的每天3000个,增加到5000个,再加码到每天1万个,他给市民送馒头已经60天,还将持续两个月。
初步统计,他亲手制作并捐赠的馒头总计逾100万个,覆盖上百个社区。
01编辑本段
“走也要走回武汉”编辑本段
4月19日凌晨4时,武昌杨园电力新村社区。天漆黑,持续了一夜的大雨丝毫没有收敛的迹象。
室外,雨声哗啦,社区入口处的道能幸福食堂内,灯火通明。和面、压面、发面、上蒸箱、摊凉、留样、打包装筐……戴着口罩,四五个身着白色厨师服红围裙的人在白炽灯下忙碌。
“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每天3点多就开始干活了。”工人们口中的他,就是曾少峰——道能义工组织的创始人、武汉幸福食堂的发起者,也是一名资深志愿者。
今年46岁的曾少峰,本来已经在老家孝感大悟过年。正月初二下午,微信朋友圈一条“汉口某发热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吃饭难”的消息让他坐立难安。
“我要上前线!”他提起行李就要走。70多岁的老母亲知道拗不过他,给他烤了两个饼揣着,懂事的儿子往他包里放了十几个口罩。
各地封路,车辆无法通行,“就是走也要走回武汉”,他说。
出发时是下午四时,走了两公里碰到一个和他一样独自背包行走的年轻人。
年轻人说,刚和三个朋友从武汉回来想进村,道路封闭不让进,打算走到镇上和朋友会合回武汉去。到了镇上,曾少峰央求他们顺他一脚,几个年轻人有些许顾虑:毕竟是疫情期间,彼此又不熟,万一感染新冠肺炎怎么办?
带着一线希望厚着脸皮攀谈,一聊之下才知道,开车的小伙子亲戚就是曾少峰一个村的,当得知曾少峰是武汉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要赶回武汉帮助医护人员时,几个年轻人最后不仅把他捎回武汉,“还把我送到了路口,还是好人多”,曾少峰感慨。
02编辑本段
“送馒头送上瘾”编辑本段
“嘀嘀嘀”,4:55,倒计时闹铃声响起。曾少峰打开发酵机,将一盘盘发酵好的面团放入蒸箱。
“醒面半个小时,蒸20分钟,酵母粉用什么牌子比例多少、放糖还是放米酒,我现在是专家,店长都给我打下手。”他得意地说道。5:15,第一批馒头出炉,漂亮光滑,散发着清香。
其实,在疫情之前,他从来没做过馒头。
做馒头,缘于社区80多岁的季奶奶一个电话。2月中旬,“她跟我说,吃米饭吃不下去了,想吃点包子馒头,问我有没有。但当时我也不敢答应啊。”
放下电话就给他自己食堂的店长打电话商量。
“做点馒头行不行?”
“又冷又难做,原材料也不好搞,做了谁要?”
“你不管,做出来就行。”
店长还没到,他一口气进了200袋1万斤面粉。“这是高筋面粉,做挂面的,不能做馒头。”店长一说他傻眼了。
面粉不能浪费!他打电话给十几个师傅请教,有的说要放糖,有的说要放米酒,有的说用温水,有的说要加泡打粉,有的说要老面。
“一开始做出来像麻将,又小又硬。”他睡不着了,晚上悄悄起来做,“无非是配方不对或者是比例不对”。分析出原因,他不眠不休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掌握好诀窍,“馒头漂亮又劲道,还有好闻的香味,我加了米酒的。”他说。
成就感和辛劳相伴。初期一台压面机一次只能压50斤的面粉,还得花一个小时。做3000个馒头,五六个人要不停不休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曾少峰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常常跟人说着话就睡着了。
2月21日,新鲜出炉的3000个馒头,就近在杨园街电力新村社区发。可是发完了还有人排队。于是他加到5000个,员工说“送馒头送上瘾了,你是个神经病”。曾少峰不管不顾,把汉口发展社区幸福食堂的一台压面机搬来。
得找人!他托人找到一个做老面馒头的熟手。“我原来以为自己很厉害了,没想到他一来我就服了。”曾少峰说,师傅一来,把压的面团厚度增加一倍,然后再一分为二,效率立马提升。
10天过后,他决定加码到1万个,可机器却开始撂挑子。他花了400元从原厂发回原装配件还是不行,最后干脆再花1000多元再买台新的。
03编辑本段
“要真想赚钱,至少可赚100万”编辑本段
从5:15,到11:50,间隔20分钟一批次,共33批次1.2万个馒头依次出炉,出来一批后,先摆在台面上摊凉,再用塑料袋10个一袋装好,放进统一的白色塑料筐。
“前期可没有这些塑料筐,脸盆、桶、筐子都有,有不锈钢的有塑料的,像唱戏的。后来能买到筐就统一了。白筐子一筐刚好装500个,红色筐600个,8个白筐两个红筐。”曾少峰解释,多准备200个以防有些袋子里装少了。
趁着摊凉的空当,曾少峰挑出几袋馒头贴上标签。4月18日第一批,4月19日第二批……记者看到,每个袋子上均记录着时间批次。
他解释:成品馒头都要留样5天,万一有问题可追溯。此外,在换面粉牌子或酵母牌子做试验时也会留样,而且要留5份样:放糖的、不放糖的、加米酒的、不加米酒的,还有一个是故意等霉变的,以测试面粉的性能。
“食品安全不能马虎,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记者看到,员工装上车后,还盖上一层粉色桌布。“各个社区搞消杀喷酒精,虽然用袋子装好的也怕弄到馒头上。所以每批次都会准备桌布盖好。”他说。
中午12时,看着面包车在雨中消失,曾少峰叹了一口气:“今天时间搞晚了!”
60天送出了40万个馒头,成本多少?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天要用掉1000斤面粉,五六袋酵母。“馒头成本低,关键在人工,我要赚钱的话这两个月至少可以赚100万。”他说。
正月初二到武汉后,曾少峰没有车也没有通行证,并没有完成给汉口某医院医护人员送餐的初衷。
但是他发现,附近某酒店驻扎有陕西支援武汉的部队官兵。于是,他主动上门游说,“我给你们免费做饭,做大盘鸡、肉夹馍、饺子。你们几个小时轮班,我24小时保证队员随时换班有热乎饭吃。”
队长说:“感谢老哥的好心,可是你不怕感染风险吗?”曾少峰说:“我给你签生死状,我不怕。你们帮助湖北,我是湖北人,我做点小事帮助你们。”
就这样,他把炉灶搬到酒店,变着花样给官兵们做地道陕西风味,在这期间,他每天还做450份盒饭,免费赠送给社区工作人员,也在这时,他借到了面包车拖货,社区帮忙办了通行证。
8天后,官兵转移到雷神山医院,曾少峰又闲下来。他发现一些小区蔬菜供应紧张,于是又拖来17万元的新鲜叶菜分几批捐赠到4个干休所。
汉口某社区书记给他打电话,让他在社区平台上供应蔬菜肉类。他一口拒绝。“有车有货又有证,我要想赚钱,一天赚三万块没问题。”在最困难时期,他毅然选择了坚持自己的公益之路。
04编辑本段
“别害了家里人”编辑本段
馒头送走,记者发现,两名老人仍然坐在小板凳上,给每个塑料袋贴上“道能义工幸福食堂捐赠”的标签。
“他一直在给我们老人做好事,我们老了别的干不了,这些小事没问题。”张思云老人今年80岁,自从2014年曾少峰的幸福食堂开进社区,她就成了最年长的志愿者,每天主动到食堂来打下手,另外一名老人叫邓春平,今年71岁。
“下雨下雪一天不落”,曾少峰感激地伸出大拇指。邓春平老人则回应:“你才辛苦,我们来得晚,你一个大老板每天三点多起来干活,两个月不回家。这几年你天天帮我们老年人,我们有数。”
“老人们给我的感动远远大于我的付出。”曾少峰说,疫情期间,第一次给社区80多岁的季奶奶送去馒头时,老人连作了五个揖。第二次再送,老人特地给他塞了一盒巧克力。
他身边,也有很多人在关键时刻二话不说过来帮忙。人手不够时,他打电话叫来了自己的外甥吴平。为这事,他的父亲差点跟他在电话里闹翻。
“你做公益自己疯倒算了,这个病这么厉害,你不要害了家里人。你表姐就这一个孩子,人家婚都没结,万一有个好歹,你这不是害人吗?”
说话间,送货回来的吴平告诉记者,他大学毕业才两年。“整个家族中我最敬佩舅舅,他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十几年赔钱做公益,这次他打电话我想都没想就过来了。反正在家窝着也是窝着,关键时候能出一分力是一分力。”
他从正月初四开始,每天早上4点多从汉口家中过来,开始有几天睡过头,后来定了闹钟。每天帮忙拖菜拖馒头送到社区,两个多月来,中间因天气不好才休息了两天。
05编辑本段
“18位爱心人士接力完成800公里的牵手”编辑本段
其实,送给武汉市民的馒头里,也有江苏人民的深情厚谊。
2月28日傍晚,得知酵母粉库存快要用完武汉难以采购的消息后,江苏邳州爱心人士耿万瑞立即联系当地志愿者。
29日一早,5名志愿者跑了4家超市,都没买到500克装的酵母粉。后来遇到路边一个卖煎饼的大姐,随口问了一句,得知有一家卖烘焙用品的小店有售,他们立即赶了过去,终于在早上8时左右买到了100斤不同品牌的酵母粉。
在乡镇工作的邮政工作人员28日连夜向上级请示,经多方协调,29日上午11时许,志愿者带着100斤酵母粉将货顺利发出。
“18位爱心人士,18个小时的努力,大家携手完成了800公里的牵手。”感慨万分的耿万瑞在微信里告诉曾少峰 ,“货已寄出。邮寄物品的重量上限是100斤,我们这次没敢多买。只要武汉需要,我们还会再寄。相信有全国、全世界大家庭的支持,英雄的武汉一定会再雄起!”
两天后,江苏又接连发了200斤酵母到武汉。爱需要发酵和传递,如今,曾少峰发面用的还是江苏寄过来的拼装酵母。
现在,曾少峰每天依然坚持送一万个馒头……